循环肿瘤细胞在胃癌临床分期判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0-12-21 08:12刘霞董丽娟张军鹏贺继东薛海兰王顺
海南医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分型外周血阴性

刘霞,董丽娟,张军鹏,贺继东,薛海兰,王顺

宝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检验科2,陕西 宝鸡 721000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95.1万例,死亡病例约72.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三位,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2]。据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胃癌新发病例约42.4 万例,死亡病例约29.8 万例,约占全世界的50%,疾病负担重[3]。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及方案,预后较差[4]。此外,转移复发亦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原因,血行转移是其主要方式,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相关,外周血中CTCs数量稀少,对检测方法有较高的要求,研究受限[5-6]。近年,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完善,CTCs检出率明显升高,其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在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中展现出巨大的价值[7-8]。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CTCs在胃癌临床分期判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30 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术前胃镜取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者;②入组前未给予任何抗肿瘤治疗者;③均行胃癌根治性手术者;④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孕期或哺乳期患者;②存在远处转移者;③合并其他任何恶性肿瘤者;④合并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者。胃癌组患者中男性90 例,女性40例;年龄22~80 岁,平均(49.24±10.46)岁;按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 7 版 TNM 分期标准[9],其中Ⅰ期 23 例,Ⅱ期39 例,Ⅲ期 68 例;T1~2期 51 例,T3~4期 51 例 79 例;N0期40 例,N1~3期 90 例。选取同期 4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 27 例,女性 13 例;年龄25~78 岁,平均(50.11±10.92)岁。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0 伦委会字第(001)号],所有受检者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采用EDTA抗凝采血管收集健康对照组和胃癌组(入组后第1 天和术后第3 天)外周血5 mL,颠倒混匀10 次(抗凝血),若不能及时进行后续实验,须在2℃~8℃保存。

1.2.2 外周血CTCs 富集[8]采用CanPatrolTMCTC-二代捕获技术完成外周血CTCs富集,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加红细胞裂解液,混匀,室温静置30 min,1 850 r/min 离心10 min,去上清;第二,加固定剂混匀静止8 min,后将其与纳米滤膜过滤器和真空泵连接,制备得到细胞滤膜,实现CTCs纳米技术截留及富集,最后用甲醛固定60 min。

1.2.3 RNA 多重原位杂交分析(RNA in situ hybridisation,RNA-ISH)[10]固定后,将细胞滤膜依次进行亲水-透化-消化-探针杂交-预扩增-扩增-显色7个步骤,后在样本上加抗淬灭剂(含DAPI),放置5 min后在自动识别系统上完成荧光信号识别(CTCs 类型不同,荧光信号不同),其仪器为FACS Canto Ⅱ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 公司)。其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基因探针包括EpCAM、CK8、CK18、CK19、Vimentin、Twist 和 CD45。参考RNAscope Multiplex Assay Kit 试剂盒(购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说明书进行判断,CTCs判断标准:CTCs 阳性-CTCs 数量≥2 个/5 mL,CTCs 阴性-CTCs数量<2个/5 mL;CTCs分型判断标准:上皮型CTCs显示为红色荧光信号点(CD45 表达阴性;EpCAM/CK8/CK18/CK19表达阳性),间质型CTCs显示为绿色荧光信号点(CD45表达阴性;Vimentin/Twist表达阳性),混合型CTCs同时显示红色和绿色荧光信号点。

1.3 随访 出院后对130 例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包括电话和门诊复诊,共随访3 年,截止日期为2020年7月,终点事件为复发和死亡,记录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和 总 生 存 期 (overall survival,O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CTCs 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Wilcoxon (W)检验分析CTCs 与胃癌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CTCs与胃癌预后的关系,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CTCs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受检者CTCs 检测均为阴性;胃癌组患者中,CTCs 阳性者117例(90.00%),其中CTCs均数为5(0~42):上皮型均数为1.8(0~20)、混合型均数为3.5(0~42)和间质型均数为1.5(0~8),见图1。

图1 CTCs分型(×400)

2.2 CTCs 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CTCs 检出率在不同T 分期、N 分期和AJCC 分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 分型在不同 N 分期和AJCC分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T分期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Cs 检出率和CTCs分型比较 术前、术后胃癌患者CTCs检出率和CTCs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CTCs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例(%)]

表2 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Cs检出率和CTCs分型比较[例(%)]

2.4 CTCs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截至随访终止日期,所有胃癌患者均未失访。117例CTCs阳性胃癌患者中,45 例进展,72 例未进展;40 例死亡,77 例生存;13例CTCs阴性胃癌患者中,2例进展,11例未进展;1例死亡,12例生存。CTCs阴性胃癌患者和CTCs阳性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85%(11/13)vs 62%(72/117)]和总生存率[92(12/13) vs 66%(77/1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CTCs阳性胃癌患者中,CTCs 上皮型、混合型和间质型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84%(26/31)vs 69%(34/49)vs 32%(12/37)]和总生存率[94%(29/31)vs 73%(36/49)vs 32%(12/3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2 CTCs检测与胃癌预后的生存曲线图

图3 CTCs分型与胃癌预后的生存曲线图

3 讨论

近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环境和国民生活方式均改变明显,胃癌发生率明显升高,但预后无明显改善,与复发转移有关[11]。1896年,ASHWORTH[12]从在研究转移性肿瘤时发现,患者血液中存在一种与肿瘤细胞极为相似的血细胞,并提出了CTCs的概念,表明外周血中检测到的CTCs 主要来源于原肿瘤灶,通过相关通路到达相应器官并形成转移灶。有文献报道,肿瘤患者在某些尚未形成能够被影像学所发现的转移灶之前,外周血中CTCs检测已存在阳性,提示CTCs检测对肿瘤转移复发意义重大[13-14]。

随后,越来越多研究提示,外周血CTCs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15]。但由于技术限制,CTCs在临床应用较少。目前,CTCs检测方法包括光导纤维阵列扫描(fiber-opticarray scanning technology,FAST)、激光扫描细胞计量技术(laser scanning cytometry,LSC)、CTC 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及 Cell-Search System等,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并用于临床的 CellSearch 系统[16-17]。与 CellSearch 一代不同,CanPatrolTMCTC-二代捕获技术不仅利用纳米滤膜快速富集CTCs,还以 EpCAM、CK、Vimentin、Twist、AKT 及Snail 等多种标志物mRNA 为靶标进行RNA原位杂交以进行CTCs分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及可重复性等优点[18]。

在本研究中,40 例健康体检者CTCs 检测均为阴性,130例胃癌患者中CTCs阳性者117例,检出率高达90.00%,与T 分期、N 分期和AJCC 分期相关,分期越晚,CTCs 检出率越高,提示CTCs 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与杨艳丽等[1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再次强调了CTCs在胃癌中的价值。随后,本研究还探讨了CTCs检出与胃癌手术治疗前后和预后的关系发现,术后CTCs 检出率明显低于术前,CTCs阳性者 PFS 和 OS 均低于 CTCs 阴性者,提示 CTCs 检测对胃癌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有一定价值,为本文重要创新点之一,为胃癌患者诊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细胞在从原发灶脱离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变,根据此特征可将CTCs可分为上皮型、间质型和混合型(上皮-间质),以间质型恶性程度最高[20]。在本研究117 例CTCs 阳性患者中,上皮型、混合型和间质型CTCs 分别为30 例、50 例和 37 例,T 分期、N 分期和 AJCC 分期越晚,间质型CTCs占比越大,与前述结论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CTCs分型与胃癌手术治疗前后和预后的关系发现,术前术后CTCs 分型差异明显,以间质型CTCs 减少为主;CTCs 分型不同,其 PFS 和 OS 比较差异明显,以间质型CTCs 患者PFS 和OS 生存率最低,生存时间最短,提示CTCs 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胃癌恶性程度,评估其疗效,预测其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可完善胃癌诊疗系统。

综上所述,CTCs 在胃癌中检出率高,且具有不同分型,与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综合CTCs总数和分型检测,为胃癌患者诊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方向。但本研究样本量和观察时间均相对有限,今后将通过扩大样本量和延长观察时间验证本研究结论,以便推广。

猜你喜欢
分型外周血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