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识字教学为例探究“悦活”课堂的构建

2020-12-21 03:41黄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低年级

黄斌

【摘要】本文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三部分探讨识字悦活课堂的构建。第一,游戏导入,调动教学氛围;第二,将字理学知识融入识字教学中,活跃学生思维;第三,將多媒体整合贯穿于识字教学过程,以此悦动课堂节奏。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悦活课堂构建

悦活课堂,是以师生间的高效互动为抓手,以悦纳学生思维、悦动学生灵性为方式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智慧课堂。它包容多样性,企盼创造性,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致力于开启师生间的和合共生。

一、游戏导入,活跃氛围

低年级学生具有积极活泼、热情好动的特点,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此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备直观形象的思维能力,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弱,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通透,需借助直观事物进行辅助理解。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有效思维的时间较短。结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游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游戏活动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游戏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能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课堂游戏的导入是教学任务的辅助,而非哗众取宠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需避免喧宾夺主。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为悦活课堂,教师可创设各种形式的游戏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例如,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可设置“幸运大转盘”,由转盘抽取学生的学号,被抽取的学生进行生字的拼读、组词、造句。再如,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设置小组竞赛类游戏,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高效完成识字任务。

除运用各种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生字本身作为游戏材料,进行想象与创作。例如,以猜字谜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在学习“告”“碧”这两个字时,可运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白大妈,王大妈,齐坐石头学文化”等。再如,可运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生字识记,以“喝”与“渴”二字的区别为例,可用顺口溜“渴了渴了找水喝,喝水喝水要张口”进行区别。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生字拆解小游戏。以“伤”字为例,学生可将其拆解为“人”(单人旁)与“力”,而剩下的两个笔画“撇”与“横”则可想象成人手持匕首,经过拆解,此生字的识记便可为“一人用匕首大力地刺伤了他人。”这种拆解识记的方式在生字识记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大部分生字可通过拆解进行识记,而将生字作为游戏的素材,也能降低学生学习生字的乏味感,活跃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二、字理融入,悦活思维

中国汉字历经千年历史的沉淀与洗礼,其音、形、义不断更新与丰富,这使得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汉字识记时出现难学、难记、难认的局面。故,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感受中华汉字之美,教师可从汉字字理出发,借助图画识记字义,联系汉字形旁识记字义,形义结合识记易混淆偏旁,形声结合辨析字音,将汉字转化为更生活化的具象事物,活跃学生思维,悦动学生心灵。而汉字的构形是不断发展的,现今许多汉字已经不能用字理来分析,故需要沿着这类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让汉字恢复到原来构意的字形。以《狐假虎威》一课中“假”字的学习为例,“假”在现代常用的意义为“不真实,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而“假”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字形为,即一个人用手借助石块攀登悬崖,由此知晓“狐假虎威”中的“假”有凭借之意。通过生字溯源,学生在理解多义词时思路更为清晰,识记更牢固,思维获得了更好的拓展。

结合低年段学生具象思维占主导的学习特点,可通过偏旁指引、追根溯源和造字法三种途径,将字理知识融入识字教学。具体而言,在偏旁指引方面,汉字是表意文字,大多数汉字的意义和偏旁的意义是一致的,通过偏旁指引识字教学能更好地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形声字“请、清、情、晴、蜻”和“幕、墓、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偏旁对应的不同内涵进行比较和归类,加以图片辅助,让此类形声字的区别更具象化,从而减少学生混淆生字的情况。当然,由于有些汉字的内涵古今变化大,所以在偏旁指引教学时,需要教师挖掘偏旁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将生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在追根溯源方面,则需要展示古文字形和演变过程,结合相应的图片、图形来讲解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如教学“男”字时,可以展示“男”字的演变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晓“男”字与农田与耕具有关,再结合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特点,可让学生理解“男”字的字形与内涵。在造字法方面,中国汉字大体可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几类,且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较有规律性,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玉”字,造字时根据一根绳子将三块玉佩串在一起而成,后来人们为了区分“王”字而在“玉”字旁边加点以示区别,故现今的王字旁也叫“斜玉旁”,表示与玉石有关,如“玲”字,则有玉佩碰撞发出的声响之意。这样,便搭建了生字之间进行了关系,联动学生识字思维,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三、多媒体整合,悦动节奏

为构建识字悦活课堂,让学生在充满跃动性的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教师需对多媒体运用进行整合,以此带动课堂节奏。其次,于识字教学课堂而言,多媒体的整合突出体现于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故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对识字教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深刻、具体的了解,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课件制作中去,注意课件容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思维发散的空间。并且,注意文字、色彩、图片及影音效果等的合理搭配,避免糅杂紊乱。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反馈,留意学生交流及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表现,进行及时进行整合。以“田”字教学为例,“田”字作为《日月水火》一课的重点生字,在课件制作时,教师可针对“田”字插入多媒体视频,呈现画面:从高空俯视的农田,每一块田地之间都有垄沟相互连接。然后,逐渐出现以红色线条沿田海勾画的“田”字,并展示其古今字形的演变。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看到“田”字,正确认知其字音、字形、字义。接着,可通过插入的生活图片,延伸到本课“日”“火”“山”等象形文字的学习。这样,便以直观的画面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使得文字叙述更为简约,凸显重点。这也变相扩充了课件容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随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观测学生“田”字的书写练习,数据化分析易错笔画(如“四口成田”的笔顺错误),并及时进行交流反馈。这样,便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识字需求,从而更好地把控课堂节奏。

此外,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故需纵观整体识字教学目标,以发展的眼光对多媒体运用进行整合。具体而言,需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跟踪学生识字量的变更,检测学生汉字把握度,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反馈与评价,建立每一位学生的专属识字档案。以“栽”“载”“裁”三个形近字的学习为例,通过数据化分析,可知其使用频率及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正误率,故在二年级学习生字“栽”时便可渗透三年级需学习的“载”与“裁”,以便辨析,并在低年段进行重点讲述,在高年段进行随机提点。着眼学生发展进行多媒体整合,便能更好地观察学生识字的动态过程,从而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合理预判,把控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节奏。

四、结语

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环节,是学生构建语文体系的砖石,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思维特点,将游戏导入、字理知识以及多媒体整合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构建悦活课堂,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及文字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英仙.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 2019(2):29-30.

[2]刘佳.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0):103-105.

[3]楼琦君.发现汉字之美 追寻文化之根——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策略谈[C].2017(3): 23.

[4]戴锦瑜.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课外语文教材教法,2019(16):37-38.

[5]杨正容.小学识字教学激趣艺术[J].大成美育,2013(4): 123-124.

猜你喜欢
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情感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教你一招上好低年级体育课
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