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为宗:小学高段表达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2020-12-23 04:39胡爱漂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小学高段研究策略

胡爱漂

摘 要:文章就小学高段如何解决学生立意不明、选材不精、思路不清、评价单一这几个现状入手,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确立中心,优化命题”“紧扣中心,寻找素材”“突显中心,注重技巧”“深化中心,多元评价”四个策略,对如何做到立意为宗,落实单元目标,对提升小学高段表达素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围绕中心;小学高段;习作单元;表达素养;研究策略

一、 引言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习作单元”,这是统编教材的编写创新之一。围绕写作能力及构成要素,列出八项小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分别编排在三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而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小学最后一年课本从人教版换成统编教材,学生对于统编教材不甚熟悉的情况下该如何整合、落实好“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素养无疑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重点。

二、 小学高段习作情况现状分析

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习作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教师普遍发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去写作文,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无从下手,丧失学习兴趣。此前通过对班级52名学生进行写作兴趣情况问卷调查,发现85%以上的孩子不喜欢写作,认为作文写不好,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立意不明,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

2. 选材不精,不知道作文能写什么;

3. 思路不清,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

4. 评价单一,不知道怎样算好作文。

细细想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首先,跟长久以来传统教育的模式一直是单纯以教师主导作为重点,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的讲解有关,因此对于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动性的发掘不足,学生对作文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不高。其次,由于现阶段的教师过分追求学生学习成绩上涨,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不够,学生难以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语文的魅力,从而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进而也使得教师的习作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最后,学生对现实生活体验的缺失,久而久之缺少了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文也渐渐变成了编作文。

三、 提升学生表达素养的研究策略

(一)确立中心,优化命题

六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内容。纵观这几个板块,都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写法:围绕中心意思写。

文章的“中心”就是立意,就是文章表达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写作目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观点就是:写文章要先确立中心,不然只顾搬弄词句,说得越多道理反而越乱。可见,确立文章的中心是多么重要。写作文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那么怎样来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立意呢?

例如,在学习统编教材六上“习作单元”中的《夏天里的成长》这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多进行几次默读,希望能在默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其次在学生自己进行带着问题第二次默读的过程中,重点解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问题。从“扶”到“放”,帮助学生自主体会文章的立意,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第一遍读下来,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是“长”。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吗?

生:因为生长的“长”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次数很多。

师:就只是因为这个字出现次数多吗?

生:不是。作者写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写的。

师:那你又是根据哪些方面来判断的呢?

生:课文开始写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句,然后分别用“植物生长快”“其他事物都在长”“人也在长”三个事例来写的。

师:你很会读书,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那么课文仅仅就是为了写夏天万物生长吗?它有没有想另外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我认为课文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来写,还想告诉我们“人也要珍惜时间,积累知识,努力学习”这一道理。

师:你说得很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像蜘蛛,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开始编织它的网一样。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人无灵魂,便是行尸走肉;文无中心,即是一盘散沙。可见,确立中心思想是写好文章关键的一步。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明白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并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写写生活中夏天里的成长,教师对学生自己写作的内容不设限,围绕这一中心随便学生自己去写作。此后,还进行一次习作训练,模仿写一写《春天的生机》,围绕中心句“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来写,很多学生能在中心句的基础上,从“花园草地里充满生机——山坡原野上充满生机——校园孩子们充满生机”几个方面进行分述。再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对学生自己写的东西进行赏析,让一些学生上台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对其中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要注意对写的较次一点的学生进行鼓励,进而使得学生都能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并学会切题的方法,举一反三说说如何写《秋天的收获》《冬天的乐趣》等,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二)紧扣中心,寻找素材

素材是学生写作文的核心部分,若是没有一定的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能写什么,这就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传统的素材积累方式主要是以背诵为主,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直接将这些作文素材讨论进行。这样的作文虽然语句比较优美,但是缺乏一定的灵魂,在这种的积累方式中,学生就如同是素材的搬运工。习作素材哪里来,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从生活中寻找

陶行知先生很早總结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素材。

在讲解统编教材六上“习作单元”中的《盼》这一篇课文前,我先下发作业单,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最“盼”的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五花八门的,比如盼过年、盼放假、盼长大、盼旅游、盼望一场雪、盼过生日、盼玩具、盼回老家、笼中鸟盼自由、毛毛虫盼蝶变、树上的叶子盼远行等。

这一课前作业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根据一个字,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写。进而明白习作的素材可以是写亲身经历的校园生活中体验的,可以的亲眼所见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也可以是亲耳所闻街道社区中传颂的。

2. 从文本中挖掘

再读课文《盼》,提出阅读要求:文章的主人公小姑娘为什么产生了“盼”的想法?她又是在“盼”什么呢?她最终“盼”到了吗?这样几个问题,使得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带着问题去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对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全班同学一起对同学所做出解答进行判别,是否完整,不完整的话又是哪里还有需要补充的呢。然后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来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教师做出解答后,同样也邀请全班同学来进行判别,看有没有不完整的地方,需要进行补充。这样就理清了文章脉络: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事情的起因:渴望穿上诱人的新雨衣;经过是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去——出不去盼雨停——夜里盼明天下雨;结果是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雨花绽放心花怒放。

这样一目了然地明白了课文是通过选择哪些素材来写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从美文经典文学作品、人物及故事、典型的作品描写中学习习作素材的选择和应用。教会学生将素材进行拆解,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教师要培养学生筛选素材和运用素材的能力,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合适的部分。其实生活才是学生写作的最大的素材库,学生能够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所感所想运用到作文中,才能够写出有温度的作文。

(三)突显中心,注重技巧

作文的内容来自学生自身生活的经历,学生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悟,并运用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写作能力对自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表述。而教师的教学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写作能力,将学生生活中平淡无奇的故事,通过语言的表达显得更加地吸引人。

在确定主题和素材之后,就像造房子设计理念有了,砖块木板材料也有了,接下来就看工人的实际操作技术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这个习作单元的教学中,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两篇例文。讲到《爸爸的计划》这一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去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爱订计划的爸爸这一人物的。由于父亲这一形象对学生而言是极其熟悉的,自读例文时让学生借助旁注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讨论,去告诉别的同学,自己的父亲是怎样一个角色呢,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认为父亲有什么事很值得自己感动,父亲什么方面有很值得自己进行学习呢。然后迁移到自己的爸爸,说说爸爸的特点,可以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说明爸爸的这一特点。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围绕中心来阐述观点的能力。

(四)深化中心,多元评价

孔子的《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这,其不善者而改之。”传统给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是分数,但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素养,所以教师也要改进评价方式、要体现习作评价的多元性。

分数呈现、星级呈现、全班传阅、好文上墙、誊抄在班级美文集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要相结合。除教师点评的方式外,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文的互评,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文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其他人的作文,还能够锻炼到自己的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借助家长的资源,请家长一起参与到给孩子的习作打打分这样的活动中来。

四、 结语

总之,很多时候,想得再多都不如实践一次,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不断地训练过程中才逐渐地提高的。一篇作文的篇幅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语文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如何在前期的作文训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何充分利用多个平台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习作兴趣和表达能力,落实“单元习作”“习作单元”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政玉.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9.

[2]黄惠荣.叶圣陶生活思想指导下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19.

[3]赵芳.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试谈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作者简介:

胡愛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小学高段研究策略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