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晷”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问题

2020-12-23 06:58林敏
关键词:日晷机智预设

林敏

摘 要:文章以尊重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为基础,运用教育机智审视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挖掘教学资源,重构生态课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地理教学;动态生成;教育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43-1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师生在智慧碰撞中会突发很多预设之外的生成性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充满差异性和动态的不确定性的。叶澜教授认为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对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尊重,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笔者课前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专题复习》进行了精心的预设,然而真实的课堂常出现新问题、新情境,教师该如何运用教育机智来应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加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预设引发生成问题

教学预设是教师对学生、教学文本的解读,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与封闭性[1]以及教师的主观性,必然与生本课堂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引发生成问题。

(一)预设与课堂实践

[预设片段]

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与应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判断影子的长短及方向;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计算楼间距是否合理。

[课堂实录片段]

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日晷。

(背景分析:日晷是旧校址中一处景观,有学生还拍了照片,张贴在教室环境布置内的“校园掠影”中。但大部分师生只是把它当做校园一景,它是什么,有什么用途都不知道。)

教师的处理:

1.对“日晷”简单讲评:①对该学生予以肯定,并将“日晷”两字写在黑板上;②引导学生们看照片,唤起对“日晷”的记忆;③追问该学生是否知道日晷的工作原理,学生回答不出;④教师画板画,讲解了赤道式日晷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回到教学预设,学习“楼间距”、“热水器安装角度”。

(二)生成与课后反思

对于课堂动态生成问题的处理是教师机智的试金石。当学生说出日晷的时候,声音细小,且超乎教师的预设,如果教师选择逃避这一生成性问题,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同时,回避会证明教师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当教师迅速地接过“日晷”这一问题,引领着学生们看照片,讲解日晷的设计原理时,那位学生满脸得意之色,其他学生也流露出佩服的目光。生成问题的积极应对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尊重,也凸显了课堂的开放与友好。

但教师对“日晷”的处理并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教育机智还不够,二是知识储备还不够,对相关知识无法信手拈来,也不敢再深入讲解或设计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生成重构预设生态

生成问题的处理恰当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向导,提升预设的生态性——开放、发展与有效。

(一)“日晷”生成问题分析

日晷,看似简单的物件蕴含着深奥的地球运行原理:(1)地球会自转,利用日晷来观察太阳影子的变化,可以知道当天的“时间”;(2)地球会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与黄道面有夹角,因此利用晷表来观察太阳的回归,可以知道当天的日期(节气);(3)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地球在冬天时离太阳比较近,且速率快一些,因此日晷需要“时差”的修正才会准确。

教师将其设计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抛砖引玉。

(二)重构预设及反思

[二次教学方案及实施片段]

1.旧校址中“日晷”的照片。

2.科普“日晷”。

3.学校的日晷是赤道式日晷,介绍该种日晷的放置方法与工作原理。

4.设计与日晷有关的练习。

5.小结与拓展:一轮石盘一根针巧妙地运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来记录时间与日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我们来整理一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看看生活中还能有什么样的应用。

以“日晷”这一生活题材导入,既亲切又具有挑戰性,容易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与教师进行智慧的碰撞与升华。“日晷”是一种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相互渗透的特殊器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内涵博大精深,如果教师能更进一步探究,深入浅出,进行创造性地与教材相结合,不仅仅作为导入,而是一条线索,串联起专题中的知识点,既能复习课本知识,又能引领学生畅游科学的海洋,领略中华的灿烂文明,将是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

总之,教师要树立直面“动态生成问题”的意识,将教育机智贯穿于课前预设与课堂教学之中,大胆预设,小心应对突发事件,积极追求课堂动态生成,让学习成为一种尊重学生精神发展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向华,赵精兵.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辩证关系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

[2]纪世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照下的深度学习探究[J].文学教育,2019(1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日晷机智预设
时间的雕塑
穿越时空的记忆
简易日晷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论明末清初日晷设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