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0-12-23 06:58杨倩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杨倩

摘 要:本文以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 5 reading 1为例,探究如何基于语篇研读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从主题情境、文体特征、逻辑结构、语言形式四方面分析、挖掘文本,设定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促进目标的达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篇研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73-2

语篇作为英语教学的介质和教学内容的依托,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课程要求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语篇研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语篇与教学设计的联系,从主题情境、文体特征、逻辑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挖掘文本,设定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递进式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基于语篇研读的教学目标预设

笔者从回答what,why,和how三个问题入手进行语篇研读,即关注语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以及“是怎样写的”,从而预设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

1.语篇研读

[what] 文章the story of Xi Wang以大熊猫“希望”的生长过程为例,从体重、外貌、能力、食物等方面详细说明了“希望”四个阶段的成长变化。文章还介绍了野外状态下,大熊猫面临着繁殖生育问题、食物短缺、栖息地减少等问题,探讨了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并呼吁人们用积极的心态为大熊猫创造更好的未来。

[why] 作者用“希望”作例子是因为名字特殊,所以文章的标题、第一段对名字的阐释以及最后一段中的“Where there is hope, there is Xi Wang”都是相互聯系的。另外“希望”之所以被赋予名字,是因为它在自然保护区人工养育,这与野外生存的大熊猫形成强烈对比。以此引起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关注,思考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以及如何身体力行地保护野生动物。

[how] 该文有六个段落:第一段点明题意,介绍主角熊猫的名字及意义;第二、三两段呈现大量数据、采用列举的方法介绍了“希望”的成长过程,体现说明文内容真实、结构严谨的文体特征,用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 at... months old/ ...later等短语交替表述,给学生提供一条清晰、可图表化的成长脉络;第四段运用过渡词,如sadly, for example, also, however, as a result等,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希望”转移到面临严峻生存考验的野生大熊猫身上;第五段通过寻找因果关系提出三个保护大熊猫的措施;第六段展现熊猫的未来,首尾呼应,并借助仿拟的修辞手法,将题眼“Xi Wang”融入谚语“where there is will, there is hope”,使之产生新的意义,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有机结合。

2.教学目标

本节课学习结束时,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

(1)获取大熊猫希望的成长信息,形成知识结构图,并介绍其成长过程。

(2)归纳总结大熊猫面临的困境,在表述过程中注意过渡词的使用。

(3)按“问题——归因——措施”制作思维导图,讨论更多保护大熊猫的举措。

(4)探讨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保护野生动物的海报。

二、基于语篇研读的教学过程

(一)感知于境,切入语篇主题

情境导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呈现CCTV animal world 招募小记者的通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报道后完成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性问答,检测是否胜任小记者工作。这一热身活动使学生在情境和主题的引领下快速用英语思维,产生对大熊猫的关爱,同时也激活了相关词汇,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二)赏析文本,细品文体特征

1.整体阅读:在学生初次阅读文本后,从语篇体裁角度出发,笔者提问What type of the text is it?因为初二学生对英文的语篇体裁术不熟悉,所以让学生在novel, advertisement, report, interview 这四个语篇形式中进行选择,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并从文体结构和语言特征角度归纳总结出本文的三个特点:a clear structure,top sentences,detailed numbers;接着通过问题“How many parts can this article be divided into?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并且概括段落大意。引领学生熟悉文体结构、学会寻找归纳主旨句。

2.重点研读:

聚焦二三两段重点段落,要求学生根据timeline找出“希望”不同的生长阶段。为了学生能抓住主线、理清脉络,笔者让学生在文中圈出关键词:Circle key phrases that can show different periods of Xi Wangs growth,并让学生排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纠正了一些理解偏差,明白了eight months later是建立在前一句at four months old的基础上,是at 12 months old 而不是at 8 months old...接着让学生讨论完成知识结构图,并选学生上台以小记者身份根据知识结构图,介绍“希望”的成长过程。

为加强衔接,自然过渡到四、五两段,笔者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rowth of Xi Wang? 学生答:They are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cuter and cuter/ fatter and fatter...接着再追问:Giant pandas grow quickly and are very big and strong, but why is their number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学生带着这样的深度思考找出原因和对应措施,寻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完成causes→ effects→actions的思维导图。

(三)内化于心,整合多元思维

以主题语境为主线、文体结构为支架,辅以思维导图,笔者将抽象的逻辑关系具象化、可视化,为学生搭建一个清晰、立体的思维模式。基于此,笔者继续通过以下提问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T: Can you think out more actions to protect pandas?

S1: Design products about pandas to make others care more about pandas.

S2: Donate money to help protect pandas.

T: What do you think of giant pandas future? How do know that according to the text?

S3: Where there is hope, there is Xi Wang.

T: Can you make sentences like that?

S4: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S5: Where there is a life, there is hope.

T: If giant pandas can talk, what would they like to say to humans?

S6: Thank you for helping us.

S7: We will be friends all the time.

T: What about other wild animals? Are they our friends too?

從以上课堂实录可见,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思考,既有主题的延伸,又有语言的运用。是学生理解语篇后,进行了分析、整合和运用,自然地语言输出。

(四)外化于行,实现迁移创新

大熊猫是国宝,人人都有保护的意识,但其他野生动物的处境呢?我们人类又该怎样处理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呢?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提炼了:be part of nature, be dangerous to humans, keep the food chain, be friends 等短语,接着让学生逆向思考:How will wild animals live without humans? 有学生基于课文得出结论:Some wild animals will be none left without humans help; 有些学生发表观点:They will live more happily and freely. 在这样的思辨中学生总结出:我们关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要为野生动物创造更广阔、更优质的自然环境,与他们和谐共处。并完成倡议海报,课后进一步修饰后展示在班级和校园的文化栏,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至此本节课的主题得到突显和提升,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的意识植根于心又外化于行,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三、基于语篇研读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恰当地把握了难度和深度的逐层递进,使语篇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引领学生逐步从学习理解语篇到应用实践类再到迁移创新。课堂互动效果较好,意义探究活动充分。本课对语篇挖掘的深度已颇有成效,但语篇研读的广度还有待提高,没有进行充分的延伸与拓展。要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角度出发,做好上下两节课之间的衔接,要将语篇的输入为整个单元输出作铺垫,要以课本为跳板,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课外主题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提高阅读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握教学的主线和重点,建构新知识和新认知。

研读语篇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重大挑战。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研读语篇能力,让英语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中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王蔷,钱小芳,周敏.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05).

[2]廖春风.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阅读教学目标,促进主题意义的达成[J].英语教师,2019(1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215200)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相关性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