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2020-12-23 04:38赵双飞
经营者 2020年22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赵双飞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也向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的非营利单位,应当发挥好自身的职能效用,帮助国家更好更快地完成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工作,本文以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当前内部控制现状的策略等角度对本文论题加以简单阐述,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一、引言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单位部门和机构高效有序运转,还能帮助单位领导落地实施相关规范标准,从而提升本单位的实际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各类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水平也应随之一同提升,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单位领导需要予以重视。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相关内容阐述

(一)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理论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理论认为,内部控制不仅是一个结构性框架,更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流程,在进行内控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所有制度措施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得到高效有序的执行。

(二)委托代理理论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行政主体,与我国国民之间存在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其优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制度与职能效用的发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措施能否落地实施与单位领导对其重视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在单位领导的强力推行下,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常都能得到保证。然而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受传统体制管理方式的影响,没有重视内部控制相关措施制度,认为其无法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导致许多内控措施都没有得到彻底落实,最终使内部控制活动流于表面,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1]。

(二)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不属于营利单位,自身运营以及活动经费都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不需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自身生存压力较小,但这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意识较弱。这一点不仅在单位领导身上有所体现,在基层工作人员身上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能提前识别各类风险,导致单位在预防风险和处理风险工作方面有所欠缺。

(三)组织架构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发挥离不开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各司其职,各岗位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单位内部资源,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要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就必须尽可能地完善单位内部的组织架构[2]。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业务执行过程中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进行规范,导致工作流程依照工作人员的个人习惯而随意变动,使各部门工作职责范围模糊。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但是却使员工分工不明确,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信息沟通效率低下

同企业运营一样,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深受过去体制制度的影响,在信息沟通尤其是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表面形式,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以及单位领导,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效率,数据信息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丧失了时效性,对执行人员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干扰。此外,信息沟通效率的低下还会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概率。

(五)监督管理力度不大

内部控制监督是指以内控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反馈结果确认监管效果和制度措施的合理性,进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在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职能薄弱,在实际审计监督工作中发挥的效用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监管监督制度标准尚未确立,内部审计部门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可供参考的依据,导致监督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四、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措施

(一)重视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就是单位领导的全力支持,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提供各类资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首先要提升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活动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在单位内部开展宣传学习活动,使各部门管理人员学习最新的内部控制知识理论,了解内部控制的运行原则和方法,进而保证内部控制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实施。

(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无须承担市场竞争的压力,但是依然要面對其他类型的风险。在应对措施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首先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进行,确保下达的各项措施都能得到高效的执行。其次,单位领导要着手做好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工作,并设立风险数据库,从而使信息管理系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出判断,并提出应对策略。最后,财务部门还可成立一支专业风险防控小组,专门负责风险分析以及预防措施制定研究工作,使风险评估防御机制不留死角。

(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应以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为依据,将关键岗位职责的管理工作视为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进行规划和明确工作职责的同时,还要监督其工作是否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3]。此外,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应当包括决策、执行以及监督反馈三个方面。在决策方面,要确保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执行方面,要严格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工作。在监督反馈方面,内控人员要全程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状况,并对实际结果进行分析考量,及时发现制度措施背后潜藏的风险。

(四)提升信息沟通效率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用其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共享能力来提升单位内部信息沟通的效率。此外,为了保证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向基层工作人员提供财务系统操作方法的培训教程,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

(五)加大内部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应当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方案。与此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各单位各项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评审,进而发现相关工作措施存在的缺陷,并督促负责该工作的部门开展改进和完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审计部门高效开展监督工作的前提是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单位领导要赋予其一定的权威,避免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扰。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自身的服务职能水平,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因此在完善工作方面的难度较小,但是也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深受体制制度的影响,在管理工作方面受传统思维的限制,部分制度措施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完善制度的工作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实际改进工作中,尽可能地规避旧有工作思维和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落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措施,力求使本单位的内部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为呼玛县自然资源局)

参考文献

[1] 吴倩,许彩玲.试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20(16):101-102.

[2] 杨夕.试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8):118-119.

[3] 宗序荷.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20(5):62-63.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