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聚落中的水文化意蕴

2020-12-23 01:59王锦坤
美与时代·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文化徽州意蕴

摘  要:徽州民居聚落,跟山行,跟水走。徽州先民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愫,有着高超的理水技艺,具有卓越的水文化智慧。物质形态的水车、水圳、水塘、水堰、水道,凝聚了徽州人生产生活的智慧;精神层面的水文化,折射出徽州人的风水意识、肥水不外流观念和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关键词:徽州;民居聚落;水文化;意蕴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2019年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问研修”(gxgnfx2019092);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徽派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17Y023);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研究项目“明清徽商在扬州的文化生态建构研究”(2020ZDH07)。

徽州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地处皖南山区,依山傍水,黄山、齐云山、天目山贯穿其间,新安江、练江蜿蜒流过,青山如黛,粉墙黑瓦,溪水长流,风景如画,风貌独特。徽州民居聚落,水环境要素众多,但在知网搜索关键词“徽州水文化”,只有9条结果,表明学术界对此有关注,但关注度不够。徽州先民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愫,理水技艺娴熟,具有卓越的水文化智慧。笔者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梳理徽州先民运用水文化的智慧,揭示其文化意蕴,品味徽州人对“水乃生命之源”的理解与践行。徽州先民对水的高度重视,是管窥中国人重视水文化的一个缩影。

泰勒《原始文化》(1871)指出: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7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在《文化论》中说:“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2]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即将文化看作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仅仅刊印在纸上的记载。

一、山水环绕的徽州民居聚落

人生天地之间,与周围环境融合,与自然融合,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思维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中华民族观念的精髓。徽州民居聚落,就是将民居建构于山水之间,与山水成为一体。徽州多山,山与山之间有水相通。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祁门县“山居十之八,水居十之二”。徽州古谚有云:“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3]

“徽州”古称“新安”,在历史上是个行政区域概念,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婺源所在的区域。“徽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为三大地域文化。2019年6月,住建部官网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至此,我国已发布五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6819个村落入选,黄山市以271个排全国地级市第二,歙县以148个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徽州民居现存较为完整的明代民居数以千计,清代民居数以万计,以青砖、黛瓦、马头墙等元素为风格代表,其中名气较大的有西递和宏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皖南古村落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徽州民居聚落“最主要的形态特征是:显山露水、淡雅简约、亲切宜人、装饰有机”[4]10-11。

水乃生命之源,福泽之源,财禄之源。对于居住环境中水的重要性,文献多有记载。“宁可食无鱼肉,不可居无好水。” 北宋地理名师、先贤杨公指出:“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裁。”风水之理中主张“得水为先,藏气次之。”[4]73《管子·度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管子·乘马》认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5]文献中多有理想的居住模式的记载。“山峦为溪水的骨架,溪水是聚落的血脉,聚落顺溪水走向展开布置,其支流或水圳在街巷中盘曲,连接着聚落里的家家户户。”[4]42

“水文化是全社会以水为载体共同创造与水有关的科学、艺术及制度、习俗等在内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6]“徽州水文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客观物质层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河流、水口、溪道,及在历史生活中人们所创造的相关于水的物质财富;另一个就是精神层面,以水为载体,通过人们的思考、提炼、加工所形成的理水技艺、精神气象和文化特征。”[7]

二、物质层面的水文化意蕴

物质文化就是“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5徽州民居聚落中,流经村落的溪流和人工开凿的水圳成为村落的重要命脉,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依靠,他们在与自然界相处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意蕴深远。

(一)水车水圳:生产生活必需品

徽州多山,山澗水流落差大,开凿水渠,抬高水位,可以为水车、水碾、水碓等提供动力,方便日常生活。《双溪李氏族谱》中就用诗歌的形式写下了水碓的工作妙境:“断水何劳掘地成,归流机巧走雷霆。玉粒每看云里捣,寒声偏于月中听。”水碓工作时的状态如在目前,形象生动。人们的创造力惊人,农耕时代,利用水的落差来推动水车、水碾和水碓的运转,可以节省人力,为生产生活增添便利。

流经村落的水圳,是人工开凿的水系,利用地势的高度差,从高处流向低处,九曲十八弯,如血脉穿行于村落中。如黟县宏村的水系,开凿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有近600年的历史,总长约1200米,穿村过巷,将清流送入百姓家。有清代胡成俊《宏村口占》之诗为证:“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村民的洗涤、饮用靠近水圳,或明或暗的水圳旁边建有踏石,便于浣衣洗涤、淘米浇花、动物饮水,生命之水与村民休戚相关。

(二)水塘水堰:灌溉用水不可缺

徽州地区坡陡流急,河流易盈易涸, 塘堰易于冲击、淤塞。面对这不利的自然条件,徽州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法:“体现在塘堰灌溉工程数量的增多、塘额的大幅度扩大、对旧有塘堰工程的修治、对水资源利用的扩大与改进等方面。”[8]水塘、水堰等大量灌溉工程的修建,既可以调节水量,保障植物的灌溉用水;也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保障农作物旱涝保收。

(三)水缸水池:消防用水必备品

徽州传统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楼居式砖木结构,柱、梁、枋、檩、斗拱都是木结构,干燥后的木头燃点低,容易发生火灾,消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考虑民居聚落的布局时,徽州先民重视室外水源,房屋临近水源;室内有太平池或太平缸,装有水,以备急需。

(四)三条水道:对外航运生财路

明清时期的陆路交通相对不便,徽州的水道,就成了徽商的发家崛起之道。民居聚落很多沿江而建,方便出行。古老的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中,新安江、青弋江、阊江,是对外的三条重要交通线:往东通过新安江可达浙江杭州;往北通过青弋江可达长江畔的芜湖、南京;往南通过阊江经鄱阳湖可达江西饶州。财运亨通的徽商,就是通过这三条水路,到达全国各地。“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渔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徽商创作的这首《路程歌》,描绘的就是徽商从渔梁经新安江顺流而下至杭州的行程图。

三、精神层面的水文化价值

叶显恩教授在《徽州文化全书》总序《徽州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大势》中说:“徽州文化既是地理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型。它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9]民居聚落的水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意蕴。

(一)风水意识

古代有一门处理方位与空间的实践学问——风水学,人们在考虑建筑时,必须先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与风水保持一致,借助风水的优势凸显建筑的价值,满足建筑的主人的需求与欲望。除去风水观念中的迷信成分和扭曲的神秘内容,其中还有传统的环境意识。比如,风水中的“藏风理论”和“得水理论”,要求选择宅基地时,既要避风,又要接近水源,结构上要背山面水,主张有水则兴,无水则衰。

徽人对人居环境的选择非常重视,避凶趋吉。认为风水“关系到家族的存亡、子孙的兴衰、财源的枯荣、命运的顺逆,尤其是人的吉凶祸福,与风水好坏,关系极大。”[10]“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11]42村民之间的纠纷,很多都是为了风水。当风水不佳时,则采取一些方法来回避或者祛除,如在门楣上悬挂镜子,在墙上贴符咒;建造隔离墙隔开不祥之物,立石敢当石碑等。

(二)肥水内流

风水学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水在五行中象征金钱与财富。“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之不竭。”[11]52天门要开,地户要闭,财富进得来,还要守得住。

徽州的民居中有个最活跃的元素——天井,空间界面之上单坡斜屋面的雨水全部流入到天井中,寓意为“四水归明堂”,房屋为聚财之地,财不外流。徽州人的“家”,是离不开“天”的,上天飘下的一切灵性的东西都在民居老宅中沉淀下来,外出经商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在天井中聚会,徽州民居的天井让“天”的理念走向了更深层次,“天人合一”走进了徽州的千家万户。

歙县渔梁坝的建造也是如此。练江穿越歙县,通往江浙,是明清徽商的一条重要通道。渔梁码头有个滚水古坝,徽商建造渔梁古坝就是为了留住财源。徽商认为,渔梁有水则盈,无水则亏。这里的水要留住,这里的坝就是起到蓄水的作用,留住了水就是留住了财,渔梁坝有了一层特殊的涵义。

(三)水口“灵魂”

水口,指村落的水源流出、流入的地方。徽州的村落水口,是徽州民居聚落重要的组成元素,从功能尚来看是村民进出村庄的必经之地;从位置上来看,是村落的咽喉和门面;从精神层面来看,更是徽州村落的“灵魂”。水口植有水口林,建有亭子或者塔之类的建筑,谓之“锁阴”,留住村落的财气。水口的建造,与民居及其它建筑和谐一致,如《园冶》所概括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歙县的唐模水口,借上游的筠溪和上川两条溪流开凿挖渠,形成了穿村而过的檀干溪,沿着溪流建有长约一公里的水街,村民沿着水街修建房屋和各种辅助设施,檀干园就是徽州水口园林的杰出代表。檀干园是徽州最大的私家园林,据说修建园子的主人许姓巨商,是在杭州从事典当业的徽商,因母亲年迈,无法到杭州游览西湖,就在村口仿照西湖开挖了“小西湖”,仿照西湖白堤,建有小桥和小岛,旁边植有紫荆和檀树,岛上碑刻有“宋四家”苏、黄、米、蔡等名家的书法墨迹,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浓郁典雅,供母亲颐养天年。那园中有一副名联:“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芬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瀑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

岩寺的水口,位于丰乐河畔,东边建有文峰塔,意为聚集文运,塔下建有凤山台。岩寺水口體现了徽商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呈现出贾而好儒的特点,推崇儒家的教化观念。

黟县西递村被誉为“小桃源”,有学者认为是晋代陶渊明名作《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地。民谚有云:东水西流,日升月斗;人财两旺,楼上加楼。东水西流,吃穿不愁;船形西递,风水宝地。清代的曹文埴《咏西递》:“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12]村中的走马楼和刺史牌楼,这是西递水口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西递的辉煌过去。

“村中的水塘多处于建筑密集的心脏地带,亲近祠堂等公共建筑。它们或方或圆,形状不一。水塘都是活水,因此一年四季清澈如镜,白天倒映蓝天白云,晚上映月成舟,灯火点点,成为村落的重要景观。这一景观清新淡雅,‘形朴而神远,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它还在拥挤的村落形成开阔的视野,因此常常是乡民休憩、观赏、交流的‘共享水空间。”[13]

(四)诗意栖居

徽州大多數古村落都有溪水环绕,如黟县西递的西溪、宏村的濉溪河、呈坎的滦川、豸峰的桃溪。婺源的思溪,背山面水,镶嵌在锦峰秀岭之中,村前思溪河碧水环绕,远山、近水、古村落,互为点缀,形成了这个南宋村落优美的意境。黟县的宏村,“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外有水,村中有泉,泉水流入家家户户。村后有雷岗山,村南有南湖,湖光山色,古木参天,粉墙黛瓦,美不胜收。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对此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14]意思是,人们在观照自然山水中,获得了对自身道德意志和人格力量的审美体验。知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动”,仁者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静”。中国美学中的“比德”理论,影响深远,客观的自然,由于人的精神性投射其间,便带有人的精神性的一面,就如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徽州先民大多从中原南迁而来,中原浓郁的儒家氛围和文化气息影响着他们南迁后的思想观念。在民居聚落的选址时,选在青山绿水之间,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从村落的走向、空间的联系,到建筑的布局、公共设施的建设,都将自然美感融入其间,自然形象的特征象征了徽州人高尚的道德品质。

李白晚年在黟县壁山村居所作《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水相依,身居其间,优美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产生悠远、冲淡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B·K·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转引自:李庆远.文化育人与学校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30.

[3]王世华.中国徽商小史[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2.

[4]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管子[G]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7,382.

[6]方翔咏.水文化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3(17):22.

[7]席景霞,贾昌娟.古徽州水文化的自然生态观解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6(6):11.

[8]梁诸英.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3.

[9]叶显恩.徽州文化全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3.

[10]王明居,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

[11]何晓昕.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12]李传玺主编:徽州古村落[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87.

[13]何颖,韦义洋.徽州古村落水环境空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1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90.

作者简介:王锦坤,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徽州文化。

猜你喜欢
水文化徽州意蕴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