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窗口期发生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

2020-12-24 06:05战激光张想旺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机械性滤器下腔

战激光 张想旺

随着各临床科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重视,越来越多的DVT病人被筛查出来,滤器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治疗,伴随的各种并发症相继发生,较为常见的包括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thrombosis,IVCFT)、滤器移位以及滤器穿透下腔静脉等。IVCF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3%~30%[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科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机械性血栓清除等腔内治疗的41例回收窗口期发生IVCFT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2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下肢DVT病人中,共植入可回收滤器943例,其中OptEase(美国强生)889例,Aegisy(中国先健)46例,Option(美国Argon)8例,筛选其中OptEase滤器在回收时造影明确合并IVCFT的病人41例(OptEaseIVCFT发生率约为4.6%),血栓最大径0.7~3.8 cm,平均(2.4±0.3)cm。见表1。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6.7±11.2)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至就诊时间1~7天,平均(3.4±0.6)天,其中左下肢27例(65.9%),右下肢14例(34.1%)。伴随疾病:2型糖尿病6例(14.6%),高血压12例(29.3%),肺癌1例(2.4%),下肢骨折21例(51.2%),其中骨折行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17例;膝关节韧带损伤6例,其中韧带损伤行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3例。 本组病例均符合DVT的诊断及治疗标准[2]。下肢深静脉血栓明确诊断后急诊行下列治疗:滤器保护下患肢深静脉CDT治疗32例(78%),左下肢19例,其中合并COCKETT综合征2例,CDT治疗同时给予左髂静脉支架成型术,右下肢13例;滤器保护下外周静脉溶栓9例(22%)。均于术后10天复查造影,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大部分溶解甚至消失,未溶解血栓稳定。回收时间选择在回收时间窗内(12~14天)。所有病人均有明确滤器植入与回收指征[3]。

二、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方式,以Seldinger技术顺行穿刺健侧股静脉。首先多角度造影明确滤器内血栓位置及最大径,若血栓超出滤器上方平面≥0.5 cm,为预防溶栓过程中继发医源性PE,经颈静脉在滤器上方预防性放置可回收滤器1枚(溶栓结束一并取出)。手术方式包括滤器取出术、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1.滤器取出术:血栓最大径≤1 cm 5例,采取一期滤器回收将血栓一并带出。

2.CDT:血栓最大径1~3 cm 30例,采取CDT治疗。选择合适长度溶栓导管(中国美创 Unifuse),导管近端超出血栓平面约1 cm,插入内芯后推入20万U尿激酶。术后抗凝、溶栓治疗:24小时持续泵入尿激酶60万U(经溶栓导管)、肝素1.25万U(经鞘管);生理盐水50 ml+尿激酶10万U,经溶栓导管脉冲推入(1/12 h)。溶栓期间监测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48h为1个周期,每周期结束后复查下腔静脉造影重新评估滤器内残余血栓大小,根据造影结果确定是否回收滤器或调整溶栓导管位置继续溶栓。

3.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血栓最大径>3 cm 6例,建立通道后应用AngioJet 血栓清除装置对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行机械性抽吸清除,清除完毕经血栓清除导管推入20万U尿激酶,复查造影评估残余血栓大小,若残余血栓最大径≤1 cm,给予滤器取出;最大径>1 cm,继续CDT治疗。

4.术后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 2.5 mg,每天1次,监测凝血,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维持在2~2.5;或利伐沙班前3周15 mg,每天2次,维持剂量20 mg 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

5.随访方法:出院后门诊随访,术后第1、6、12个月各随访1 次。随访内容包括下腔静脉彩超、凝血等,其中口服华法林病人出院后每周门诊复查凝血,根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用量。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血栓最大径≤1 cm 5例,滤器均成功取出,滤器顶端中央位置可见少量细条型血栓,考虑为拦截血栓。接受CDT治疗30例,手术操作时间0.7~1.1小时,平均(0.9±0.1)小时,溶栓治疗时间为48~144小时,平均(73.1±17.3)小时,溶栓结束复查造影滤器内血栓完全溶解21例,残余血栓最大径≤1 cm 7例,2例残余血栓最大径分别为1.7 cm、1.9 cm;滤器完整取出28例,残余血栓>1.5 cm 2例放弃回收。接受机械性血栓清除术6例,血栓抽吸时间110~460秒,平均(287.3±57.4)秒,其中单纯机械性血栓清除术3例,术毕复查造影残余血栓均≤1 cm,滤器均成功取出;辅助CDT治疗3例,溶栓结束复查造影残余血栓最大径≤1 cm 2例,滤器成功取出,血栓最大径1.7 cm 1例,放弃回收。见表1。

滤器取出率为92.7%(38/41),滤器取出情况见表2。所有病人在腔内治疗及滤器回收过程中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5]。

本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3±0.6)个月。38例滤器成功回收病人出院1、6、12个月复查下腔静脉彩超,均提示管腔通畅。3例滤器未取出病人在随访期间病情稳定。本组随访期间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表1 治疗前后血栓最大径变化情况(例)

表2 41例病人滤器取出情况

讨 论

回收窗口期发生IVCFT的原因比较复杂,与病人高凝状态、滤器拦截脱落血栓、滤器锚定结构损伤下腔静脉内膜进而诱发新的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蔓延至下腔静脉等有一定关系。预防IVCFT,首先要严格把握滤器植入指征,其次要尽量植入可变化滤器(包括可回收滤器和可转化滤器)。有研究表明,滤器植入后规范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VCFT的发生率。

目前,回收窗口期发生IVCFT的治疗包括传统的抗凝治疗,以及滤器取出、CD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腔内治疗。规范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IVCFT的关键因素。对直径≤1 cm的非致命性滤器内血栓,可以一期行滤器取出术,将滤器内血栓一并带出。因回收窗口期大多为急性或者亚急性血栓,对CDT治疗较为敏感,对血栓>1 cm的病人,CDT治疗更具优势,同时有了微量输液泵的辅助,可以使溶栓药物全程、全时作用于血栓内部,提高了溶栓效率,降低了外周静脉溶栓药物短时、大量应用所带来的出血风险[6]。在血栓负荷量较大的病人中,首先应用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行血栓清除术,快速减容,为CDT治疗提供有利血管条件[7],但操作过程应迅速高效,减少血容量的损失,对于术后残余血栓较多的病人再辅助CDT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血栓溶解效果。滤器留置时间也是决定滤器是否能够顺利回收的客观因素之一,可回收滤器(美国强生,OptEase)回收时间窗在12~14天内。滤器锚定部位的静脉内膜内皮化改变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严重,故滤器留置时间越久,锚定部位被包裹越紧密,回收难度越大。我们认为,在有明确回收指征的前提下,尽量按回收时间窗要求回收滤器,这样可以给IVCFT预留足够治疗时间。国外有中心报道使用EKOS系统进行超声辅助CDT(ultrasound-assisted catheter directional thrombolysis,UACDT),在512例病人的治疗中实现了77%~100%的血栓溶解率[8],这也为IVCFT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式。

回收窗口期发生IVCFT,在抗凝基础上采取滤器取出术、CDT、机械性血栓清除等腔内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提高滤器取出率,避免滤器长期存留体内而带来的各种严重并发症[9]。

猜你喜欢
机械性滤器下腔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回收成功情况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花粉过滤器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