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0-12-24 00:56姜苏蓉吴军王森闵笑颜洪牮
实用老年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血压维生素高血压

姜苏蓉 吴军 王森 闵笑颜 洪牮

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普遍老龄化,老年病人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与中青年病人相比,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诊疗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1-2]。在高血压的诸多致病因素中,现已证实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形成和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也可参与和促进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与发展[3]。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一种无创、间接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手段。HRV即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情况,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标志,而且低HRV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4]。

维生素D是调节人体钙磷代谢的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需要经过羟化转变成25-羟维生素D[25(OH)D]才可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相关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其中特别是与高血压的关系紧密[5]。大多数研究已表明25(OH)D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是高血压导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且老年人群中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因此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清25(OH)D水平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与HRV的关系,以期发现25(OH)D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机制,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病人116例,其中男76例,女40例,年龄60~96岁,平均(75.03±11.82)岁。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合并DM、CHD、脑卒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或相关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脑血管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系统性重大疾病;(4)精神障碍;(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6)服用糖皮质激素、降钙素、钙剂或维生素D等药物。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25(OH)D测定:抽取入组病人外周静脉血5 mL,自然静置20 min后离心15 min(3000 r/min),取上层血清置于EP管中,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根据病人25(OH)D水平将病人分为2组:25(OH)D<50 nmol/L为缺乏组,25(OH)D≥50 nmol/L为正常组。

1.2.2 血压相关指标测定:采用美国SPACELABS公司携带式无创动态血压检测设备对受检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将袖带捆绑于受检者左上臂。时间为8:00~次日8:00,昼间每20 min测定1次,夜间每30 min测定1次,当SBP<70 mmHg或>260 mmHg,DBP<40 mmHg或>150 mmHg时剔除数据,保证24 h动态血压有效参数在90%以上。中心动脉压(CAP)测定:采用日本Omron Healthcare公司的Omron HEM-9000脉波测量仪,将多点压力传感探头固定在手腕桡动脉处,探头自动寻找最强的桡动脉搏动点,采集压力波信号,通过桡动脉波形经数学函数转换计算出CAP。

1.2.3 HRV相关指标测定:使用美国DELMAR公司的Lifecard CF 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查期间受检者日常活动不变,连续监测24 h心电变化,检查结束后按常规应用机检与人工手检剔除干扰及伪差。HRV时域指标主要包括:5 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正常的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时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SDNNI)、2个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以及24 h内相邻2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数(PNN50)。

2 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缺乏组75例,平均25(OH)D浓度为(36.84±10.17)nmol/L;正常组41例,平均25(OH)D浓度为(67.08±16.83)nmol/L。2组间年龄、TC、LDL-C、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CA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性别、FPG、HbA1c、HDL-C、TG、BUN、肌酐(Cr)、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2组HRV相关指标比较 2组间SDNN、SDANN、RMSS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I、PNN5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HRV相关指标比较

2.3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25(OH)D与HRV相关指标的偏相关分析 在调整了年龄、血脂、血压等指标后,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25(OH)D水平与SDNN、SDANN、RMSSD呈显著正相关(r=0.394、0.191、0.186,均P<0.05)。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往往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功能的降低及交感神经活性的过度激活,其结果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如肾素增加、胰岛素抵抗等,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多种胶原纤维增殖并刺激血管平滑肌,造成血管顺应性下降,血管壁增厚,动脉僵硬度增加[6-7]。研究证实,维生素D不足容易出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直立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8-9]。但是,关于维生素D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对老年高血压人群的研究仍较为缺乏。

HRV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判断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及判断预后[10]。HRV检测具有定量性、可重复性、非侵入性等特点,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运用HRV相关指标进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对其病情评估和控制靶器官损害均有一定帮助。HRV时域指标中,SDNN代表总体的心率变异程度,用来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总的调控情况;SDANN和SDNNI主要反映交感神经的功能,当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时其数值降低;RMSSD和PNN50则为评价迷走神经功能的敏感参数,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时其数值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组和正常组的年龄、TC、LDL-C、24hSBP、CA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随着年龄增长,病人的25(OH)D水平有所降低,同时,25(OH)D水平低下可能与血脂、血压水平增高有关。随后,在调整了年龄、血脂、血压等指标后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25(OH)D水平与SDNN、SDANN、RMSSD呈显著正相关,提示25(OH)D缺乏与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前述研究结果一致。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维生素D缺乏高血压病人体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25(OH)D缺乏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仍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讨,未来有可能为临床老年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提供新靶点和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血压维生素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脱发、疲惫、常感冒、抑郁…… 或是缺维生素D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