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型社区健康养老护理人文关怀实施路径研究

2020-12-25 04:05宋梅刘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养老

宋梅,刘华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空巢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健康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国办发〔2015〕84号文件《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要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实现功能和服务的无缝对接。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1]。“健康中国” 作为一个创新型发展理念,为社区养老注入了新的元素,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人文关怀是护理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3],养老护理工作中必须融入人文关怀,营造高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理念,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养老需求。本文将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思想,探讨人文关怀与健康老龄化,提出以社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实现路径,旨在提高社区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健康水平,为完善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思路。

1 开展体现人文关怀特色的社区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公共卫生十大关键策略之一”[4]。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以基层为重点,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老年人是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对象,由于老年人听力、视力、记忆力下降以及反应速度慢,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健康需求差异性明显,因此要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展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以老年慢性病防治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如文化程度较低者,实行现场示范或观看电视录像的教育方法,文化程度高者举办健康讲座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如健康书屋、健步走、知识竞答、健康烹调大赛等;二是针对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特点,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说话清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语速快,语言通俗易懂,字体要大,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一次给予信息不宜太多,每次以30min为宜,注意采取互动模式加强记忆;三是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定期举办社区娱乐活动如太极拳、健身操、舞蹈、合唱、艺术团、老年大学等,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减少心理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孤独、恐惧等,促进人际和社会和谐;四是重视针对老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检测和防治活动,建立规范化的健康档案,做到老年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2 加强社区团队协作,重视社区弱势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形成“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人文氛围

弱势老年群体通常指的是失独、失能、失智、高龄、独居、残疾、低保等老年人[5],对于这种特殊人群社区要重点予以关注,坚持福利性、公益性相统一的原则,组织好弱势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首先要为他们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组织为他们免费健康查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医疗保健讲座,宣传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学会促进维护自身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防止形成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第二,组建帮扶团队如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老年人协会等进行弱势老年群体系统管理,发挥社区团队精神,落实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为弱势老年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充分享受社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公益性,通过社区敬老模范评选、标语宣传等形式营造“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人文氛围。第三,定期随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和困难,利用社区老年生活服务设施,为弱势老年人优先提供便利、优质、高效服务,如邻里关照、协议包户、亲情陪伴、自助互助等服务,真真切切的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充满自信,感受到生活的价值、意义。最后,社区应为弱势老年群体就医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固定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导医、医疗、上级医院专家预约服务,挂号、收费、取药等窗口张贴“特殊老年人优先”标志,实施弱势老年人优惠减免政策,配备轮椅、担架、老花镜等,对于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病人由护工陪送服务。

3 以社区老年家庭为中心,营造健康和谐家庭

社区医护人员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家庭病床、临终关怀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家庭对老人健康的影响,通过人文关怀的形式帮助老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活环境,是维护老人健康的重要途径[6]。首先,社区医护人员要详细准确评估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结构、功能、资源和应对能力现状,发现老人健康问题及家庭相关原因。一方面针对家庭原因做好老人和家属的沟通工作,重视预防性沟通,做好针对性沟通,从道德、亲情、伦理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家庭矛盾,保证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针对家庭出现种种实际困难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促进家庭成员互动,通过社区支持系统援助家庭成员协助其解决问题。其次,护理人员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发生疾病和意外,如室内的温湿度、采光、日照、通风、照明等要适合老人;地板防滑无障碍、卫生间扶手减少跌倒;独居老人家庭内要有健康监测和危急情况报警系统;失智老人要建立随身携带的健康卡防止走丢;远离热水瓶、锐器等危险物品;老年人用药风险预防等。最后,社区医护人员要加强家庭照顾人员的健康教育。社区部分居家老年人由于年龄过高或重大疾病等原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属或雇用保姆进行照顾,这些家庭照顾者往往缺乏专业相关的照顾知识、疾病知识、护理技能,照顾的标准不能达到老年患者的需求,缺乏合理性,且易产生不良的影响。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和观察,了解她们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给予她们情感和技术上的支持。

4 加强社区适老宜居环境建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外部条件,社区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老化衰退的特殊性,了解老年人的人性化环境需求,优化“住、行、医、养”等环境,创造整洁优美、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适老宜居环境体系[7]。健康养老社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社区应投入相应经费进行环境绿化、垃圾管理、车辆管理,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减少空气、水源污染和安全隐患,使老年人在绿色无污染的安全环境下养老;二是是建立适合社区老年人的娱乐休闲设施和场地,以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为载体,引导老年人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实现老有乐养;三是建设适老性的社区无障碍公共设施如旧房电梯改造、坡道、扶手、防滑地板、标识系统、紧急通道等,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实施救援;四是完善社区周边养老设施,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餐饮中心、便民网络、交通、超市、银行等,方便老人生活。

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质量,开展以健康为中心的养老人文关怀是大势所趋,也将会促进养老服务业的繁荣,对推动医养结合、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政府制定促进医养结合和人文关怀融合相关的政策,一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金开发投资,加强舆论媒体的正面宣传,呼吁全社会重视和积极开展老年人的人文关怀护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养老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养老生活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养老之要在于“安”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