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南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12-26 13:49张换成景丽亚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

张换成,景丽亚

(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36)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存在战略定位不高、顶层设计不具体、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等问题[1],其中,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创新的瓶颈。河南虽具有人口众多、文化根基深厚的优势,但创新研究起步较晚,高层次创新人才落户河南的人数与发达地区相比偏低,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面临诸多难题[2]。基于上述问题,学者们虽然提出过一些建议与参考,但是由于河南省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尚处于萌芽时期,总体研究水平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存在从研人数不多,成果数量不足,内容零碎,新观点鲜见等问题。本文将对现有研究之缺陷进行弥补和完善,重点研究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力争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为河南省人才“产出”质量的有效提升做铺路之石。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考察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9次,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举措,并特别强调要培养创新人才和加强创新团队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落实中央及河南省人才政策,助力河南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实现中原崛起的客观需求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核心,二者是同频共振、互驱互动的关系。所以,国家创新型人才优惠政策不断加码,再次释放出爱才、惜才、重才的信号。时下,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经济发展进入了转换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拔尖类人才为其添薪续力。只有牢牢牵住创新的“牛鼻子”,不断提升河南人才市场的创造力,才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河南大胆亮出勇于创新的“新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挺得直腰板,更加有骨气、有硬气、有底气地跑出中原崛起的加速度。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响应教育部号召,与时俱进优化人才供给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精神,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该《意见》中所提到的课程质量改革、改进实习运行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等无一不是创新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必要因素。可以说,它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的指南,是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GPS”。反过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地生根也会反向驱动该《意见》各项举措的有效执行。该《意见》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有力抓手。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实现育人机制改革,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成为孕育中小企业主“摇篮”的现实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日益壮大,已成为中原崛起的中坚力量。据统计,该类企业的主要就业群体是省内高校毕业生,且它们的负责人多是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了获取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他们在人才招聘中同样看重应聘者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4],对高校为当地企业输送专门的创新人才怀有较高的期待。基于此,高校必须积极响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加大创新因子的注入,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提高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创新熵”。

二、河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河南省“摸着石头过河”,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但是步伐还不够大,创新人才的极度匮乏依然是困扰河南省快速发展的突出短板。究其原因,培养目标不明确、重学而轻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与行业实际不同步、指导团队不到位等成为主要羁绊。

(一)人才培养理念认知落后

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为地方输送人才,能否完成这一使命,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杆。然而,部分省内院校办学规模求大、办学类型求全、办学层次攀高、人才培养模式趋同,致使办学特色逐渐流失[5]。在概念层面上,对创新人才认知模糊,重视度不够高,甚至将其等同于“精英教育”、创业教育等。理念认知的落后最终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这一矛盾现象的出现,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与社会的契合度提出了质疑。

(二)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调查发现省内不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实践训练较少,课程内容上交叉重复,理论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不大的现象并存等问题[6]。“创意-创新-创业”的教学环节并未真正纳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依然存在。同时,许多教师自身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十分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指导。说到底,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尚处于“两张皮”状态,实现二者的“耦合”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校企合作流于表面

近年来,在逐渐升温的校企合作中,经常出现校方一头热的现象,真正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的院校并不多见。很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于表面,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养成关联性不够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高校并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出于技术、成本等动因,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不愿把前沿技术与重大项目分享给院校;高校受制于各种管理制度,也没有为能工巧匠走上讲台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上述研究表明河南省的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被陈旧的框架模式所困,就是被亦步亦趋、谨小慎微的改革步伐所累。在研究抑制创新型人才产出质量的多种因子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人才培养、科教协同、平台构建三个方面提炼出能够满足时代进步与行业需求的育人机制。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反向倒逼机制

“倒逼机制”,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以组织或关系链的末端,通过变化来迫使前端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的发展模式。在此所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反向倒逼机制,相对于常规的人才养成来说就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它将学生从原来的“入学-教育-就业”旧模式逆向反转为“就业-入学-教育”的新模式[7]。

当然,在倒逼机制中所指的“就业”并非真正的就业,而是指在入学前,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准确定位,即你理想的工作岗位是什么,然后在家长和企业的配合下,带领学生走进岗位实际,继而对从事该岗位的工作者进行深度的考查与了解,再以岗位需求为终极导向,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受教育方式与方法。该机制逼迫学生在校期间始终以理想职业岗位需求为标杆,不断丈量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满足岗位的各项要求。

这种量体裁衣的倒逼型人才培养方式,迫使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逼迫学生树立长远的就业观念,促使他们走出教室,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在科研与企业需求上,形成“识岗-学习-上岗”,或“识岗-学习-上岗-再学习-再上岗”的高效创新人才产出模式。对于每一位求新求异的学生来讲,倒逼机制可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梦想和初心,对于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科教协同,指的是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即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相互协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践证明,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可有效拔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对办学机制改革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有裨益。

首先,与科研机构合作。目前,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不多、科研经费紧张、研究精力有限,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十分不利。而科研项目众多、任务繁重的研究机构,却面临人力资源紧张的现状。在这一背景下,相互协作是解决二者困境的共同出路[7]。它不仅能够缓解高校导师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的压力,也可利用研究机构雄厚的科研基底拔高创新人才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其次,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除教学外,科研是高校教师所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把研究任务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8],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中进行选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就创新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为学生解答疑难,还要发挥检查和鞭策的作用。在课题结项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与量化支持。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技竞赛是第二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多涉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学科前沿。如“互联网+”“创青春”“中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仅在选题阶段就对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且要在构思上巧妙新颖、技术上合理可行、应用上实用性强。若学校设立专项资金作为鼓励与资助,那将对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搭建政府、社会、高校三手联合长效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是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是教育界的义务,更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单打独斗,难以保证创新人才持续、有效地“产出”。

第一,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政府作为“掌舵人”,需要在制度支撑、资金保障、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政策法制方面,可借鉴美国《技术创新法》、法国《创新与研究法》等立法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把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给予更高的约束力[10]。在资金筹措上,依靠拓宽融资渠道、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在环境建设上,通过电视栏目、创新技能竞赛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

第二,社会提供实践实习基地。政府可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如补贴、减税等措施来激励社会各界提高社会责任感,参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基地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等模式提供多种形式的锻炼机会,确保学生的长短期实习借助企业、院校“双主体”的实践平台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

第三,高校做足基本功课。首先,更新教育观念。由传统的重知识转化成重创新,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其次,要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与专业拓展的整个环节,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第三,构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创新人才指导体系。既要呼吁高素质、负责任的教师到一线企业学习锻炼,又需诚邀创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学者到校开展讲座。最后,对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指导教师与学生颁发证书、奖金以资奖励,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激励体系。

综上所述,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质与量直接关系到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持久性和协调性。在企业人才难求与毕业生“伯乐难寻”的紧张态势下,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是时下的明智之举。高校必须按照专业建设“小逻辑”服从国家发展“大逻辑”的要求,加快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体系,着力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题解教育『三问』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