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020-12-26 22:29梁玉猛武鹏杨秀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量表

梁玉猛,武鹏,杨秀木

(1.淮北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安徽 淮北;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3.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0 引言

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保健事业,而护士作为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其主观幸福感近年来逐渐受到护理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表明,护士主观幸福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护理工作绩效,即幸福感较低的个体可能不会完成医院规定的护理工作,亦不能给患者提供保质保量的护理服务[1]。若护士长期处于低幸福感水平,较易产生职业倦怠、抑郁,甚至离职的发生[2-3]。在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热潮中,关注护士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牢固稳定护理队伍,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Diener E 提出的主观幸福感概念。美国心理学家Diener E 认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4]。有学者认为情感体验又包括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5]。国外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研究相对较早,国内研究相对滞后。2004 年,国内学者谢倩[6]调查了军队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首次将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引入护理领域。护士主观幸福感[7]是指护士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实现职业理想,发挥自身潜能,且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性快乐体验。主观幸福感[8]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主观性:评定标准依赖于评价者自己设定的自己主观方面的感受;稳定性: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测量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整体性:是对生活的总的满意感,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评价指标,除此之外,近年来研究发现还有外显性和波动性的特征[9]。

2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国外最初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是1976 年编制的D-T 量表(Delighted-Terrible Scale)。由于无法计算内部信度和效度,测量面狭窄等原因,在单题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发展编制了多题量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Bradburn 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ABS),它是通过判断被测者的情绪状态,进一步推测他们的幸福感状况。国外的心理学家逐渐意识到主观幸福感中认知成分的重要性,重新测量主观幸福感的维度[10]。Hills和Argyle 在Beck 的抑郁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牛津主观幸福感问卷[11](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OHQ),它将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合并评估个人总体主观幸福感。还有研究者从个体情绪状态的角度出发,编制了情绪幸福感量表(Emotional Well-Being Scale,EWBS),该量表用于测量护生和医学生群体,结果表明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12]。目前对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多用自评式测量问卷,国内使用最多的是Fazio 在1977 年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用于评价人们对幸福感的陈述。1996 年国内学者段建华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18 项作为测量,包括六个维度,9 个正向计分题目,其余为反向计分题项,幸福感越高,得分也越高。其次是Campbell 在1976 年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测试受访者目前可以体验到的幸福感程度。这些量表在我国大学生和护士群体进行测量的结果均显示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15]。

3 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

国外对护士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早,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其他工作群体,但提升空间较大[16]。Oates J 通过三种测量工具在线调查225 名英国心理健康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三种幸福感指标的结果较一致,均表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不高[17]。一项多国家的横断面调查显示,1190 名助产士的生活满意度得分(63.61±15.36)分,处于中等水平[18]。国内学者对不同工作领域和不同层次阶段的护士进行主观幸福感水平调查研究。李芳琳[19]调查的本科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83.28±13.11)分,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高。张璟、林伟等[20]对福建某高职院校护理专408 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0.29±12.19)分,略低于本科实习护生得分。孙岩[21]在其硕士论文中选取齐齐哈尔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09 名临床护士进行施测,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17±12.51)分,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低水平的占比为43.2%,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张梦冉[22]抽取湖北省武汉市5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81 名护士长作为研究对象,显示护士长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00±11.92)分,高于全国女性常模(71.00±18.00)分。研究施测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为(76.23±10.87)分,处于中等水平[23]。郝翠平[24]的研究显示,300 多名ICU 护士的工作幸福感得分为(85.91±13.94)分。张国文等[25]探究急诊专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急诊专科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38±11.86)分,处于中等水平。手术室护士群体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70.31±10.39)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26]。由此可见,护士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等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4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27-28]。

4.1 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客观因素

4.1.1 经济状况

美国心理学家Diener E[29]的跨文化研究表明经济水平在满足基本的生理社会需求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会很小。国内学者也证实,在一定范围内,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经济收入成正向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主观幸福感不再继续上升[8]。

4.1.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30]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所获得的一种外部客观工作资源,它能有效缓解精神紧张状态、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家庭、朋友和从科室里获得的支持帮助。国外一项实证研究表明,较强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显著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31]。国内学者朱月梅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指出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及通过中介因素心理健康水平间接正向影响普外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32]。

4.1.3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33]一词是在应激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衍生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突然发生的可以引起自身紧张反应的事件,一般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大多以负性事件为主。Gomez V 的调查研究显示积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正向预测,而消极的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4]。国内学者调查了3000 多名全日制医学本科生,相关分析显示正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主观幸福感与医学生的负性生活呈负向关系[35]。

4.2 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内部主观因素

4.2.1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部主观因素。土耳其学者Malkoc A[36]在其实证研究中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外倾性人格护士可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感体验,而神经质人格护士大大增加其主观幸福感的消极情感体验,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国内学者石荣光、董丽等[37]也证实了人格特质与护士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护士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负向相关,护士的内外倾向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正向相关。自我概念作为人格心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郭雪岭[38]施测锦州三甲医院的200 多名神经科护士发现,神经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4.2.2 情绪

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情绪体验,当然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国外研究显示[39],护生的情绪体验与护理专业表现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张娴等[40]对科室护士进行情绪管理的干预性实验研究,干预后发现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徐莉丽[41]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ICU 护士的情绪评价得分越高,护士感知的主观幸福感越高,护士情感控制越好,感知的主观幸福感越好。情绪智力是对他人和自己情绪控制的一种能力,有研究显示,情绪智力高的护士可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繁琐的护理工作而获得较高的幸福感体验[42]。

4.2.3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对护士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体验、心理健康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一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解释了护生心理弹性在同伴关怀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及调节效应[12]。孙霞[43]使用Bootstrap 检验了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和护士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心理资本高的护士,表现的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抗挫折能力强。自我效能是心理资本量表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所以这一积极心理品质能很好的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李瑞艳[44]调查了山西16 家医院急诊科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高的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高。近年来,一些学者聚焦正念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王婕[45]使用正念五因素量表施测了精神科的临床护士,结果显示,正念通过心理资本这一中介变量正向预测护士主观幸福感。正念训练可以凝聚护士的注意力、改善情绪体验,应对工作倦怠而增加积极情感。

5 展望

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外部因素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小于内部因素,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内部因素,并注意关注内部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客观条件、内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尝试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重要变量的中介效应或调节效应。随着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不断增强,学者们在研究护士主观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不断探讨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