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提升路径探析
——学习活动视角

2020-12-27 08:48屈社明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化学习者社区

王 薇,屈社明

(1.西安石油大学 外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一、翻转课堂实践社区

翻转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习者、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等诸要素交互而成的混合型教学结构[1]75。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形态由“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2],以此达成学习所有权从教师端转换到学生端的教育目标。国内外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强师生多元互动[3-4],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5]。

实践社区的最初概念是解决发生在面对面情况下的学习问题,是一种支持成人通过日常的社会实践学习而不是聚焦有意义设计的课程来支持学习的学习环境,是一个自组织的非正式学习系统[6]。实践社区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8]。实践社区是由一群人构成的社会学习系统,这群人协同努力,共享知识,增进联系[9]。实践社区系统包括领域、共同体和实践三个要素。其中,领域是指实践社区成员共享的区域,成员在该区域的身份和能力依据知识水平来划分;共同体是指社区成员围绕某个领域建立起来的联系,如活动与讨论、信息分享、协同学习等;实践是指成员共建的知识资源,如经验、故事、经历、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在线实践社区也随之形成,如翻转课堂实践社区。

翻转课堂实践社区是一个由学习者、教师、教学资源、学习制品、媒介等要素构成的混合式学习系统,它由不同的子社区构成,每个子社区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动。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诠释了翻转课堂实践社区构成。如Gerstein提出了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应用的环形实践社区[10];Talbert创设了课前和课堂实践社区[11];张金磊等发展了Talbert的观点,细化了学生在两个实践社区的活动:在课前实践社区,观看教学视频、开展学习平台交流、课前练习;在课堂实践社区,确定问题、创设环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反馈评价[12];钟晓流等提出了教学准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实践社区[13];李芳军等提出翻转课堂摄入、内化和应用实践社区[1]76-77。翻转课堂实践社区不同,其构成要素间的交互关系也不同。

二、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

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慧结晶[14],是主体针对问题求解或完成任务,通过积极与外界交互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结构化信息[15]。知识形态各异。Polanyi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16],Anderson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17]。知识具有情境性和整合性。情景不同,知识形态有别;不同形态知识可以通过共享和转化实现整合。整合是学习者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内容的学习资源通过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与融合而产生的具有较强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的知识复合体,进而创造新资源的动态过程。整合力是学习者将不同的物力资源或人力资源通过某种手段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有助于提升活动效率或者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知识整合力(knowledge integration capacity) 原本是企业管理术语,由Zander等于1992年提出,意指企业对新获取的知识和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8]。知识整合力由不同的维度构成,如协作能力、系统能力、社会化能力[19],内部整合能力与外部整合能力,内外知识融合、外部知识捕获和新知识运用能力[20]。知识整合力的发展是知识外化过程、内化过程、系统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循环整合体,外化过程促进了成员隐形知识向可编码的显性知识转化,系统化过程通过整合成员显性知识进而生成结构性知识,内化过程促使成员吸收系统化知识从而变成默会知识,社会化过程促使成员通过互动与共享方式使内化知识变为共性知识。知识整合力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指学习者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学习者转化与重组知识的能力。学习者有较强的知识整合力是建构系统化知识结构的前提,也是思维缜密化、逻辑化以及行事高效化的基石。

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是指学习者将从翻转课堂不同实践社区摄入和内化的知识经过分析筛选、优化组合、综合利用而形成的一种高效应用知识的组合力。依据李芳军等提出的翻转课堂有摄入、内化和应用实践社区的观点可知,实践社区不同,教学目标也会不同。摄入实践社区旨在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内化实践社区旨在提升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应用实践社区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我们将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分为摄入能力(intake capability)、内化能力(internalization capability) 和应用能力(application capability)。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交互理论,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社会交互过程,涉及知识的摄入、内化、应用三个环节。知识摄入涉及学习者对网络环境中的事实性知识的认知以及学习环境对学习者认知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知识内化涉及学习者通过与学习环境的动态交互同化和顺应事实性知识,为发展知识整合力所需的认知结构奠定基础;知识应用涉及学习者实现大脑构建的事实性知识与现实社会的适切性对接与有效性融合,促进事实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摄入、内化、应用三个环节的动态互动使学习者逐步将外在的事实性知识转换成自我认知结构中的程序性知识。显然,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的发展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是教学诸要素通过科学组合与动态交互形成的可视化或虚拟化的物理视域,教学诸要素包括教师的“教”(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等)、学习者的“学”(学习情感、学习氛围、交互方式、认知能力等)、教学手段、学习活动等,其中的学习活动是关键要素之一。学习活动类型的多样性、目标的具体性对学习者建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教学环境的优劣事关学习者摄入知识的广度、内化知识的深度、应用知识的效度。因此,教师也一直在设法营造既能促进学习者广泛摄入知识,又能深度内化和迁移应用知识的教学环境。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学习者认知过程和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看,翻转课堂网络实践社区对应于学习者的知识摄入环节,翻转课堂师生面对面交互实践社区对应于学习者的知识内化环节,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社区对应于学习者的知识应用环节。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系列性交互活动实现知识形态由事实性转向程序性,促进能力结构由单一发展为综合。学习者转化知识形态或者转变能力结构都离不开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实践社区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实践社区不同,学习活动类型、目标、程序等也不同。从学习活动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知识整合力发展的学习活动模型

(一)学习活动

活动是人类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实施的社会交互形态。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21]。学习活动,从本质上看,是学习者为了生存或传承文化采取的最基本的社会交际方式;从目标视角看,是学习者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为了达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开展的社会性综合操作[22];从社会实践视角看,是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将社会体验转化为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操作,社会体验包括课堂、工作、交流等;从学校课堂教学结构看,是课堂教学计划和行动的基本结构单位[23]。简而言之,学习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活动形态呈现多样性,学习活动不论以什么形态呈现,都因情景而生,因目标而设。

(二)学习活动模型

1.知识摄入活动

知识摄入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发展学习者摄入知识的能力。知识摄入能力是知识整合能力发展的原始动力,是知识内化和应用能力发展的前提。知识摄入能力的发展依存于网络或线上学习环境,是学习者理解吸收外界知识进而生成意义的基本能力。理解是学习者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学习者将摄入的信息组织成连贯的表象形式,与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并最终生成新知识或新东西的认知过程,或是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文本所包含的过去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24]。具体到翻转课堂网络实践社区,知识理解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加工策略与网络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经过深度思考后的创造性活动。深度思考意指,理解是学习者自主选择适切性学习内容、主动建构多元化学习内容的过程,适切性是指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要符合自我学习实际,满足自我学习需求,多元化是指学习内容包括事实性、概念化、序列化和元认知等类型的知识形态,呈现形式为多模态。创造性意指,理解不是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或记忆,而是对学习内容关联性的深度挖掘和建构,以此为基础,形成自我知识结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社会交互的融合性活动,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形态。感知与注意是学习者对教师创设的网络教学平台所提供的关于学习导航、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学习问题、设问答疑等内容的觉察和关注,其中的感知是学习者利用感官,如眼睛或耳朵,获得网络学习内容有意义的印象;注意则是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获取是学习者采取某种学习方式接受网络学习内容的过程,活动形式有自主与合作两种方式,学习者按照教师的教学要求,先自主研读学习资源,再通过合作方式解决学习难题;梳理是学习者借助学习工具,如思维地图、电子学档等,组织学习素材、整合知识体、画出主题知识结构、在现存知识结构里插入新概念、将其储存在长期记忆力、修订学习过程或者结果的过程[25],以探索与主题相关的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序化地排列和科学化地组合碎片化知识形态,确保学习内容的条理化和清晰化。概括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归结学习内容共项,通过叙述以确保学习内容的简明性;整合是学习者按照某种特性有序衔接和科学组合经过梳理活动而结构化的知识形态,以实现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和模块化。概括和整合活动有撰写学习报告、制作概念地图等。

2.知识内化活动

知识内化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同化和顺应的加工机制与元认知的自我监控机制的相互作用,将外部知识解构、转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知识内化能力是学习者将在网络实践社区自主建构的碎片化知识转化为具有体系化特征的模块化知识应具备的能力。这种转化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面对面课堂实践社区中要通过设计交互内化类学习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完善等,促进学习者筛选、归类和综合。具体而言,教师要以网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分门别类地设计面对面课堂师生交互的主题,鼓励学习者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叙述网络学习的内容,检测学习者的理解效果。如果说描述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复述,那么阐释则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结构、核心观点等的重新排列和有序整理,阐释要求学习者深度思考,提出关于学习内容的看法。分析与判断既是高阶思维形式,也是高阶思维活动,其中的分析包括区分、组织、归因等,区分知识形态的异同,组织不同知识形态构成知识整体,归因知识间的关系成因;判断是评判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反映客观现实的程度。分析和判断旨在引导学习者探究学习内容间的关联性,评判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习者通过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等,实现了对学习内容由外向内的有序转化,即内化。内化促使学习内容自我化,奠定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教师通过设计与实施系列化交互内化学习活动,推动学习者逐步转化知识形态,巩固新知识结构,促进知识运用自动化,达成内化能力发展目标。

3.知识应用活动

知识的学习不仅在于能够背诵多少概念、原理,更重要的是看所获得知识的质量,看它能否灵活地被迁移到各种相关情境中。知识应用模块是网络和现实实践社区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提升学习者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是学习者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将在网络实践社区和现实实践社区获取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实现知识形态由事实性转化为程序性所应具备的能力,亦是学习者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是知识整合能力体系的核心,这是因为学习者摄入知识和内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知识的价值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反映出来。学习者如果缺乏知识应用能力,其知识摄入和内化就失去了意义。知识应用能力不仅是知识整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还是检验知识整合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以设计与实施实践应用学习活动为主导,包括应用活动、呈现活动、评价活动、反思活动等。应用活动是学习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应采取的交互形式,是知识理论形态与现实问题的有效对接;呈现和评价活动是学习者展现应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评判的过程;反思活动是学习者自我反思、呈现活动中来自师生的反馈意见,以改善应用活动。

四、结语

翻转课堂实践社区是翻转课堂构成要素间通过动态交互形成的学习系统;其知识整合力是学习者将不同的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有助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知识组合力,包括知识摄入能力、内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其发展依赖于教师依据翻转课堂实践社区特征设计层递化的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内化学习者社区
社区大作战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