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

2020-12-27 10:21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郑艳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气有效率穴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郑艳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剧吐患者,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病例对本次研究及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与治疗同意书。对照组60例中,首次妊娠45例,二次妊娠15例,年龄从20~3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6.5±4.2)岁,妊娠孕周从6~11周不等,平均孕周为(8.5±1.5)周,发病时间从5~15d不等,平均时间为(10.0±3.5)d。观察组60例中,首次妊娠46例,二次妊娠14例,年龄从19~3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6.5±4.8)岁,妊娠孕周从6~12周不等,平均孕周为(8.8±1.6)周,发病时间从4~17d不等,平均时间为(10.3±3.7)d。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于进行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补液、能量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取丁香15g、半夏20g、生姜30g,将前两味研成细末,将生姜捣碎取汁,随后共调成糊状,取适量贴敷于脐部,一次性固定,不需按压,24h更换1次,期间若不慎掉落则及时更换,持续治疗5d。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使用注射器抽取4ml 50mg/ml的维生素B1注射液(生产厂家: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057),取患者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并局部消毒,取5号针头并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刺入皮下组织并缓缓推进,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注射,每穴注射1ml,每日1次,持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妊娠恶阻疗效标准将患者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类,其中治愈为治疗后患者呕吐停止,诸症消除,尿酮体转阴,饮食恢复正常,停药后无复发;好转为呕吐消除或明显减轻,但停药后复发;无效为呕吐诸症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计算治愈率与好转率为治疗总有效率并用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将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将计数资料用n(例)、%(率)表示,并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剧吐是妊娠期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可对母体及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西医临床中对于妊娠剧吐患者多应用止吐类药物进行治疗,不仅会因药物毒理作用而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停药后大多患者会有复发现象,治标不治本,而中医药因具有副作用低、标本兼治等特点而在该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2]。妊娠剧吐在中医学理论中被称为妊娠恶阻,认为是妊娠期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治宜行气降逆、和胃止吐,而穴位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其因无需内服中药汤剂而尤其适用于妊娠恶阻患者的治疗。脐部神阙穴属于任脉,与督脉互为表里,可内通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周循全身,采用中药贴敷时可通过经络的传导改善气血的运行,进而可对五脏六腑的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中药丁香可温中降逆、行气止痛,半夏可和胃止吐,生姜可镇吐驱寒、增进食欲,诸药合用可共奏行气降逆、可胃止吐之功[3]。但是在使用穴位贴敷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不同,药物吸收也存在差异,从而会影响其疗效。而穴位注射疗法可兼具临床用药与中医针刺的功效,足三里穴为胃之募穴,针刺之可有健脾和胃之效,内关穴为内在之关要,针刺之可行气降逆止吐,维生素B1具有提高新陈代谢、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长期被临床中用于治疗孕吐患者。而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患者时可相辅相成,起着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进而能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可表明其应用有着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行气有效率穴位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很有效率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
战国时期房中学著作《行气铭玉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