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研究

2020-12-28 02:00陈华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运用初中

陈华云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改善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  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更加广泛地深入到教学领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实效性和广泛性等特性,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能够增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质量,还能使得师生之间获得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改善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功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以下研究。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方法的使用应遵循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一定的情感,才能够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对所学知识进行过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有运用,能够将课本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仅采用板书设计的方式,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设计板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课堂呈现方式,满足了初中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

例如,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这节课时,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讲这节课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导入的形式,为学生播放《美丽中国》纪录片的片段。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全球变化趋势和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让学生对可持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区域特色。多媒体所呈现的直观、立体图片及视频,能够将课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初中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是树立学生的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主动获取知识,结合自身的学习盲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走向和平与发展》这节课时,笔者将本节课所学的案例放在电脑桌面上,学生跟随笔者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这样能够轻松地找到所学知识点,并与教师一起分析。在讲到某一具体知识点时,学生点开案例内容,首先要给与学生一定自主思考的时间,使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组长对每位成员的观点进行总结并汇报给教师,最后,笔者再进行观点补充和总结。另外,电子白板还能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针对所学内容和小组学生的整体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既快捷又有效,还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三、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运用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攻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学习。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辅助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面,对于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青春有格》这节课时,教师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制作成微课小视频,让学生根据自身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自学,同时,学生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青春生活。筆者在讲这节课时,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让学生敞开心扉,这样一种教学形式是对道德与法制课程内容的充实。此外,微课还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解的问题,能够自主上网搜索。另外,教师可以建立全班微信群和QQ群,以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有效情感,从而使得道德与法制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不仅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探、实践和总结,将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运用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