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闹”到“门道”
——漫谈吴地童戏课程的建构历程

2020-12-30 16:13周小芹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童谣玩法同伴

文 周小芹

在省“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文化——生态理论视阈中吴地童谣童戏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们对吴地童戏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升级,使其散发出更大的魅力与精彩。

一、1.0 普通版——家园合作下的亲子游戏

幼儿的父辈、祖父辈小时候都接触过吴地童戏,我们利用调查表、开放日、亲子制作等活动充分实现家园互动,不断积累吴地童戏的相关知识、材料和玩法。

(一)吴地童戏大家谈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让每位家长搜集自己曾玩过或见过的吴地童戏。在此基础上,我们召集各位家长,以沙龙的形式畅谈吴地童戏的意义和玩法规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

(二)吴地童戏相互学

让家长、教师充当示范者,相互观摩、学习,并探讨学习中的注意点,结合当今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

(三)吴地童戏亲子乐

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让家长和幼儿同玩吴地童戏。让吴地童戏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走进泰幼的每个家庭,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幼儿,都能娴熟地唱上几首童谣,玩上几个游戏。

二、2.0 优享版——区域模式下的自主游戏

随着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学习,我们认为开设吴地童戏课程的目标是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首先,科学解读童戏。从游戏对幼儿体能发展的角度重新进行目标的设定和指导策略的审议;用星级指数从运动技能和运动量的角度对童戏进行了分类,让幼儿知道如何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另外,对同一游戏创设不同层次的游戏玩法,以满足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幼儿。

其次,创新组织形式。将“吴地童戏日”的不同游戏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以“图夹文”的形式制作游戏指示牌。幼儿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自主探索游戏玩法,制定游戏计划书,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另外,选择几段不同旋律和风格的音乐贯穿于整个“吴地童戏日”,分别在准备、游戏、收归、分享的时间段进行播放,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读懂音乐,明白播放不同的音乐时要做不同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渗透规则教育。

三、3.0 珍藏版——选择路径下的挑战游戏

挑战游戏,即运用“定向越野”理念,加入“闯关”“寻宝”等游戏模式,将童谣与童戏串联,通过一条条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路径,让幼儿在挑战中战胜他人,超越自己。

(一)任务式挑战,促自我发展

游戏初期,给幼儿几条预设好的游戏路径,让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线路进行游戏,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活动中,我们利用赚取“游戏币”的方式鼓励幼儿完成任务。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利用星级指数不断加深难度,鼓励幼儿逐级向难关挑战。

(二)自由式挑战,促同伴发展

在一次游戏中,两名幼儿都成功地闯过了二号线路,因此围绕“谁更厉害”的问题争论不休,由此班中掀起了一股“我要挑战你”的热潮。幼儿从一开始的无目的挑战到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相应的游戏线路向同伴发起挑战,并利用自己的“游戏币”进行奖励。从发起挑战到完成挑战,幼儿需经历分析自己、分析同伴、选择线路、发动啦啦队等一系列的思考与准备,在此过程中幼儿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 PK 式挑战,促团队发展

一段时间的挑战后,幼儿又发现了新问题:一条线路中,有自己的强项,也有弱项,怎样增强实力呢?体育节比赛中的接力赛给了他们启示,于是他们在同伴间进行招募,开始组队比拼,紧接着,讨论队名、推选队长、确定各队人数、制定比拼规则等一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幼儿从活动中感悟到了:只有齐心协力,比赛才会赢,队员要服从队长的安排,遇事大家要一起商量。

从单人游戏到同伴比拼,再到小组竞赛,最后到班与班的对抗,幼儿的挑战游戏在不断升级。3.0 珍藏版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创出4.0 至尊版、5.0 钻石版……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游戏升级中更自由、更自主、更愉悦,让吴地童戏绽放光芒,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童谣玩法同伴
童谣里的童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快乐童谣
零跑的新玩法
寻找失散的同伴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