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察为导向,解密幼儿建构游戏

2020-12-30 16:13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密码建构游戏

文 李 蓓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只有进行有效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求,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目的,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

一、研究现状

在幼儿游戏期间,教师们仔细观察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并进行记录。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们再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幼儿在整体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找出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小李老师说她看到几个幼儿在进行搭建房子的游戏。小张老师说她看见幼儿在用积木建构桥梁,并在桥梁上面来回挪动小汽车。小赵老师说她看见几个小朋友只是在搬弄积木,最终没有建构出什么模型。还有的教师认为幼儿的建构游戏没有观察的必要性。接着,教师们的讨论主旨发生转移。在此次观察幼儿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显然教师们对观察目的、观察内容尚未有明确的认识,在此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观察计划及观察指导方法。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提升观察能力。

二、解开幼儿建构游戏“密码”的策略

(一)以学习为基础,强化对幼儿建构游戏的了解

当前,很多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依旧保持在感官认知上,尚未采取专业的观察措施,无法全面理解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基于此,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学前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理论学习以及案例解读,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观察方式,还能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再利用专业知识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与过程,进而找出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

(二)改进观察思路,完善实践过程

要想正确破解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教师应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整理理论脉络,明确整体观察思路。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观察目的和幼儿建构游戏的目标,明确幼儿的兴趣内容,判断游戏材料投放是否合理,从而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其次,教师利用详细的文字以及明晰的影像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重点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的语言交流、表情状态以及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实践一段时间后,从研究结果可知,教师已经能够全面明确幼儿的行为,但是要想深入研究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还需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游戏计划,并找出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共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幼儿的建构能力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进行堆积木的游戏,且幼儿在建构过程中与同伴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最终导致了幼儿的建构游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通过阶段性引导,明确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

基于教师观察思路的明晰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引导也开始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合理、高效的观察前提下,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行为、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建构游戏的整体情况,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有效提升幼儿的游戏建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建构过程给予三个阶段的引导与融合。

第一阶段:针对游戏建构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在特定区域放置游戏建构导图。如果幼儿对自己建构出的游戏内容不满,必然会对新技能感兴趣。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对幼儿的建构作品提出严格的要求,而应将重点放在幼儿游戏建构技能的掌握上。

第二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的内容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图画书内容、随处可见的建筑物等,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一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素材,如通过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或对实物照片进行分析让幼儿展开想象,提升幼儿的建构技能。

第三阶段:随着幼儿建构能力的增强,自由性的建构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布置一些游戏建构活动,如游乐园、小森林等,并鼓励幼儿合作完成,进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设置游戏建构成果展示墙,展示幼儿的建构成果,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建构积极性。

(四)教师适时记入,破解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

在户外游戏的建构模式下,幼儿们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新的建构游戏。例如,幼儿想使用长木棍等工具搭建桥梁。有两组幼儿尝试建构,一组幼儿想铺设平整的“桥梁”,几次尝试失败后放弃建构。二组的幼儿想进行跷跷板式“桥梁”的搭建,几次尝试后,桥梁始终无法保持平衡。这时教师提出意见,适当调整了积木的位置后桥面终于保持了平衡。

幼儿独立完成建构作品后,教师应将观察重点放在幼儿兴趣的养成上。根据教师观察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通过前期建构能力的培养,一些幼儿在建构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完成一些游戏建构环节,并能先迅速制定好相应的游戏规则,再进行其他活动。还有很多幼儿能够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计划好复杂的建构步骤,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能找出游戏建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往往会放弃,或者进行其他建构,无法继续进行探索性的游戏建构。为了调动幼儿参与建构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抓住幼儿在游戏建构过程中的兴趣点,保证其对游戏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通过适当的融入与指导,在帮助幼儿收获一定建构经验的同时,找出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目的,破解了幼儿建构游戏的“密码”。

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整个游戏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指导,还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完善,致力于解开幼儿游戏建构的“密码”,进而实现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不断地完善与补充,锻炼幼儿的思维。教师还应该通过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实践、多感悟的方式,不断强化自身观察、记录与分析的能力,为幼儿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最终实现引领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密码建构游戏
密码里的爱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密码抗倭立奇功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密码藏在何处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