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浅谈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2020-12-30 16:13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装饰创设环境

文 颜 玲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直接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显性教育和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环境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思考、想象和创造,从而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从蒙特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到当今提倡的“情境教学”,无不重视“环境”这一要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认知发展要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可见,能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追随幼儿兴趣点的前提下,我们应创设课程化的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支持和情境学习。课程游戏化理念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幼儿。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的,是需要环境支持的,是在环境中通过“我”的感受和经验来学习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生动直观且幼儿能与之积极互动的环境,让幼儿自主学习。

(一)环境的设置体现自主性

在进入一个新的主题活动之前,我们要在教室中布置低结构的、有利于幼儿操作的主题环境。比如,在开展“动物王国”这个主题活动时,我们在教室一角布置了一个动物主题的环境。材料主要是幼儿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的,有的是网上搜到的图片及资料,有的是幼儿平时去动物园拍摄的照片,还有的是幼儿关于动物的绘画作品。在材料收集的过程中,一方面,幼儿学会了一种或多种查阅资料的方法,更多地了解了动物的知识;另一方面,幼儿可以更好地进行同伴之间的互动。幼儿对于自己收集的资料,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我在旁边观察幼儿交流、讨论,在零碎的、繁杂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捕捉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有争议的或有价值的话题,以明确主题活动的重点。

(二)环境的丰富体现自主性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会将幼儿的作品和活动过程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后,不仅会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激发自身探索的欲望。幼儿的学习状态并不取决于学习内容的深浅,而是取决于能否激起幼儿的热情,能否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所以,一定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和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

二、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对于墙面的内容设置也会有所调整。如在小班,刚进园的幼儿可能还不适应这样的环境,墙面会用“我是乖宝宝”的版块对幼儿进行鼓励,幼儿在被肯定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这样的环境,喜欢上这样的集体。另外,开设“宝贝主页”栏目,让幼儿渐渐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心别人,学会遵守各项规则,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也是《指南》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在中、大班,由于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墙面创设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我们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随着大班幼儿年龄的增长,我们开设了“比一比”的版面,让幼儿在争做“最棒宝宝”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我们还针对幼儿不爱问问题的情况,开设了“小问号”版面,激发幼儿学会提问,学会积极回答问题,并展开小组赛和个人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环境的教育不但蕴涵在环境中,而且蕴涵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环境、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要清晰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整环境创设的策略,并确立不同阶段幼儿对创设环境的目标,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地发展。

三、环境创设发掘幼儿的生成活动

从造型上来看,环境的布置不仅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掘每一个角落的价值。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在环境创设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的创设主旨,更关注环境的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让环境能和幼儿进行无声的对话,成为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伙伴。在我们教室的任何角落,到处可见幼儿稚拙简洁的笔迹。在语言角中,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让幼儿播新闻,他们将新闻以画画、图夹文、照片等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可是实践中,我们发现面对这些丰富的表征方式,有些幼儿还是没有兴趣。于是,我们请“小记者”来报告新闻,幼儿们都争当“小记者”。我们语言角中的新闻版块不再是一种装饰,幼儿们不仅能及时了解到新闻,还会争做“小记者”。

此外,在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们感觉到以前将幼儿作品简单地罗列在墙面上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某种意义上来说,展示墙只是一种装饰,为何不把幼儿的作品既作为一种装饰,又当成幼儿互动的工具,实现环境的教育目的呢?于是,我们尝试激发幼儿对这种装饰的关注和互动,在教室里的点心区、生活区等需要装饰的地方,将幼儿的作品裱框装饰在墙面上,标明作品序号,并进行两周一次的评比。幼儿在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方式不仅美化、装饰了漂亮的教室,而且实现了幼儿和环境的无声对话,实现了环境创设的目标。

四、环境的创设利于幼儿的实际操作

环境的布置,要让人在置身其中时有丰富、充实的感觉。我们保留了幼儿在每个主题中留下的足迹,一方面有利于幼儿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不断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我的家”的主题中,我们在活动前让幼儿对自己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并设计了一张调查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调查表装订好存放在资料区。两个主题活动过去了,我们还会经常看到幼儿们在翻阅那本调查本,介绍自己家庭的情况,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的布置一定要方便幼儿操作,布置的位置不能太高,这样幼儿才会有兴趣参与。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们正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应如何合理创设环境。我们发现,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变得越来越自主,越来越自信。幼儿在和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和谐成长,实现了教师对每个角落的创设目标。我们将继续探讨和研究如何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创设和利用,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猜你喜欢
装饰创设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鲤鱼旗装饰坠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DIY装饰沙漏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