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问题,推进真教研
——园本教研之建构区创设

2020-12-30 16:13石玲芳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年级组教研建构

文 石玲芳

我园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建构区,户外还有大型建构区,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建构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在建构区发现了一些问题:(1)建构区积木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2)幼儿专注于建构的时间并不长,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辅助材料的影响;(3)幼儿在建构中一遇到问题就去求助,不能独立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了建构区教研之旅。

一、阅读,引领新方向

(一)深化学习

业务园长带领教师们学习《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建构区章节,重点学习积木建构区的“七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教师们都结合图片、案例进行解读交流,了解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指导幼儿搭建和引导幼儿进一步发展的依据。

(二)分享交流

园所将《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按班级配发,每周布置任务让教师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在年级组集中进行分享和交流。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及“如何做”,更要思考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该怎么做。

二、研讨,拓展新视野

(一)跟踪观察

园长、业务园长、教务主任分别带领各年级组教师,现场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活动并做记录,及时拍下幼儿游戏时的视频和图片,再集中进行分享、轮流解说。每位教师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查找幼儿典型行为,学会记录幼儿的表现,解读幼儿的行为,逐步将《指南》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二)思维碰撞

各个年级组每周走进一个班的建构区,要求教师将看到的幼儿在建构区活动时优点和不足都记录下来,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对于整理、规则、游戏主题、保存作品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在研讨过程中出现思维碰撞才能得出最好的讨论结果。

三、对话,架接实际经验

(一)关于建构技能的对话

围绕“说说孩子们建构时用到了哪些建构技能”的问题,教师们结合幼儿的建构图片在线上进行交流,并及时点评,并对幼儿的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和激励。

(二)关于案例分析的对话

围绕“建构作品已经搭建完成了,结果哗啦一声,被小朋友弄倒了。面对这一幕,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教师们结合实际经验,在线上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借此案例,教师学会安静地关注,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制定规则,最后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将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当成教育的契机,学会放手,学会等待。

(三)关于建构区活动的对话

教师们在教研群中提出观察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记录,在梳理完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同时对教师提出要求:学会结合具体案例提出问题,提出需要解决问题的游戏情境,学会正确看待游戏中的幼儿。

教师通过调整、学习、实践、反思,让幼儿增强专注力,提高建构水平。除此之外,他们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也更加专业了。

幼儿园教研必须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必须要关注幼儿、教师及环境材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园对建构区进行研讨是为了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建构环境,提供适合的建构材料,以提高他们的建构水平,支持他们的发展。虽然我们在教研过程中会走弯路,也会迷茫,但是只要坚持思考、不断实践、及时调整,教研之路必定会满是喜悦与收获。

猜你喜欢
年级组教研建构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踢毽子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