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
——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培养研究

2020-12-30 16:13沈耀平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口语

文 沈耀平

随着早期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绘本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阅读中,看图讲述是教师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运用恰当、连贯的语言表达图意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提升幼儿自主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看图讲述能力,帮助幼儿有效阅读呢?

一、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

由于幼儿思维发展不完善,需要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外部事物,从而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和感受。而看图是一种有效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看图方式,教师教授幼儿观察的方法,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

看图的过程能够培养幼儿的实际想象力。通过指导,幼儿可以在同一个主题的图片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有效防止幼儿讲述的内容千篇一律,还可以重新排列图片顺序,以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看图讲述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作用明显。幼儿看到图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图片里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就会开动脑筋,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将内容说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发展的现状

小班幼儿看图讲述主要要求会倾听和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较清晰地表达出比较连贯的内容;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讲述时会有口齿不清晰、语句颠倒等现象。中班幼儿在经过小班的训练以后,口语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讲述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会使用某个具体的词或句,但缺少对句型句式的灵活运用。大班幼儿已有很强的看图讲述能力,但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看图讲述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缺乏表现力和生动性。

(二)幼儿看图讲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指导方式单一

目前在幼儿看图讲述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张图片一种说法,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新颖性和参与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会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训练,同时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

2.忽视教学环境的创设

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并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能够积极进行看图讲述的前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物质环境比较单一,图片、故事书等物质准备没有新意;心理环境也不如想象中轻松,教师倾向于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来说,会让他们产生紧张感和挫败感,从而抵触看图讲述这类活动。

三、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策略

(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如何在培养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有的幼儿能够将图上的内容讲述得丰富而又生动,教师可适当增加难度;而有的幼儿讲得平淡无趣,缺乏生动的词汇和句子,教师可让这一类幼儿听听图片中故事的音频,感受画中的氛围,也可以让其欣赏其他能力强的幼儿的讲述,学习与积累看图讲述的经验;还有的幼儿因胆小不敢讲述,教师要让“不会讲”的幼儿有讲话的机会,先增强其自信心,再逐渐引导他们讲述出完整的故事。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开发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例如,幼儿天生喜欢游戏,追求游戏化。教师可将游戏引入看图讲述的活动中,将看图讲述与游戏组合在一起,如角色扮演游戏、美术游戏等,让幼儿模仿和表演图片中的人物,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故事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看图讲述时创设真实、丰富、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别人的经验,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口语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加强学生表达能力 提升语文识字效率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酒中的口语诗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