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2020-12-30 16:13王晶晶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师应教学活动

文 王晶晶

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合理利用幼儿园中提供的课程资源,发挥教育的多样性与可开发性,对提升幼儿的学习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培养基础技能,提升学习能力

只有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做出教学调整,才能保障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但面对正处于基本认知阶段的幼儿,教师要完成这一点并不容易。幼儿正处于智商与情商双向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过度输入教学内容,幼儿不但不能与教师产生互动,甚至还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基本认知特点,以自身认知水平为幼儿制定教学方案,导致幼儿无法理解教学内容,使课程资源出现高投入、低效率的负面情形。

要推进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必须关注幼儿的认知特点,培养其初级学习能力。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其认知世界的基本技能主要依靠手、耳、眼、脑的互相配合,教师可从培养幼儿的基本技能出发,全面应用教学资源。在对应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十以内数字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为幼儿编排儿歌:“1 像铅笔细又直,2 像小鸭水上漂……”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学习技能的同时,令其记忆深刻。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根据幼儿的基本学习特点,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在确保幼儿已经掌握基础技能之后再深入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幼儿接受当前的教学内容。

二、整合教学资源,深化幼儿教育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完成大量的资源引入,在反复铺垫、不断推敲之后开展教学活动。从积极层面来讲,教学资源的引入有利于幼儿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存在记忆力不强、学习能力落后等问题,大量教学资源的涌入会造成幼儿的学习负担,阻碍幼儿的综合发展。

在应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资源的“度”,选择数量适当、形式恰当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任务,确保幼儿完全理解,并利用多元化的展示手段帮助幼儿吸纳教学知识。教师可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从想象到实物、从知识到实践的教学框架,引导幼儿进行更为丰富的思考。以数字教学为例,教师可将数字教学与日常活动合理结合,为课程教育注入更为丰富的生活气息。在用餐环节,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联想,提出“你的筷子像什么”“你的碗像什么”等问题,在进行教学联想之后,幼儿会感知到“筷子和1 是一样的,都是直直的”“碗和0 是一样的,都是圆圆的”。在融合生活元素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一个问题完成数字、事物到形状的三重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学价值。

三、提升教师水平,改变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中,部分教师并不能对自身的教育作用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应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更注重个人的展示,忽略了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明确一点:只有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何合理运用并开发有效的课程教育资源关系到幼儿的未来发展,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幼儿的学习意识更是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教师应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要结合当前教学要求去探究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学习手段。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法建立教学互动,提升幼儿的知识积累与感知能力。以“生活习惯”教学为例,如果教师采用直白描述的授课方式,幼儿可能无法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开展教学任务。如教学饭前便后洗手、不浪费粮食等习惯时,在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同时,教师应与幼儿形成互动,展示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对其正误进行判断,培养幼儿的是非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使用开放性的视频资源引入手段能够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帮助其更为扎实地掌握学习内容。

总之,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学知识的主要载体,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资源的价值,教师就要建立资源、环境、教学三者和谐共处的教育框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基。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师应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