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2020-12-30 22:58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习作初中语文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 张 婷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在引导学生利用文字表达自身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尽管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但仍然需要创新习作教学模式。“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思想,是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贴近生活、理解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提炼习作素材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更好地完成习作。这就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生活教育”思想的应用价值,并且要将其作为习作教学的主线,采取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促进“生活教育”思想科学和有效地应用于习作教学当中,促进初中语文习作教学步入科学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落实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习作教学面临更高的要求。要想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化的教育思想,不断强化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将“生活教育”思想应用于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广大教师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深化,以期取得更好成效。应用“生活教育”思想开展习作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根本的就是“生活教育”思想更加重视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并且运用文字进行记录,还可以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想,这对于强化学生习作方面的综合素质百利而无一害。应用“生活教育”思想开展习作教学,有利于推动习作教学模式创新,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可以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式”和“格式化”为主的习作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能够使习作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习作教学中来,对于促进学生习作意识和习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应用“生活教育”思想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体系,特别是对于推动习作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习作综合素质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大力推动“生活教育”思想的科学应用、系统应用和有效应用,进而实现习作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明确学生主体位置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在此阶段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语文习作教学的成效。也正是因为如此,现有教学目标的“三维”确立尤显必要。教师需要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找寻适宜不同学生个体的生活教育方案,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自身只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切忌在教学中一概式地教学,以免消磨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新鲜事物较快且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教师据此稳固基础、传授习作技巧、做好提升式任务即可;而对于基础不牢、接收信息较慢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将所教授知识点密切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于习作的认识和体会。有效的“生活教育”,能够摆脱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刻板印象,加强与密切学生之间的联系,使教师真正意义上实现“亦师亦友”,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能够对学生在习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进行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习作。

(二)强化语文习作德育功能

初中语文的学科特征是具有功能性的,除了需要进行知识传授之外,还要注重人文教育的实施。由此来看,“生活教育”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强化德育功能的作用。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结合教育。例如,在对寓情于景、睹物思人等写作方法进行运用时,教师可以“对于你而言最珍贵的物品”为主题,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根据此命题将实物拿到班级一同呈现,讲述物品背后的故事,加深对于习作的认识和体验。摒弃习作的传统规范要求,更多地让学生以生活实践为基础抒发自身的情感,更有利于实现初中语文习作的德育目标。

(三)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提倡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不断改革提升,习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同样不可或缺。在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应试教育模式进行知识的讲授,规范体裁、句式等,避免学生出错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而“生活教育”思想的介入,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体验的积累和相关情感的抒发,学生更能够注意生活中体验感较好的人或事物,为写作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习作框架以及技巧的讲授,学生能够熟知并运用,体验习作所带来的效能和成就感。同时,上述几点也反映出了当前学科教育的素质化理念。可见,“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思想渗透意义是十分积极且可观的。

三、“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要想使“生活教育”思想更有效地应用于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对“生活教育”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生活教育”思想的科学、合理和灵活应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习作教学当中,通过科学有效应用“生活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习作综合素质。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而且也能够对观察到的人、物、事进行叙述,因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学校的人、物、事,并且尝试记录下这些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至家庭、社会乃至更高层面。在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而教师还要做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积累,并且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有效融合。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写好日记,进而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为更有效地进行习作奠定基础。创新“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理念,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创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优化“生活教育”思想应用方法

“生活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一种教育思想,因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优化习作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习作意识和习作能力。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着眼于强化学生习作的“思想性”,尽量避免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出现只注重文采性的“表”而不注重思想性的“里”,要引导学生做到“表”与“里”的有效结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体验,通过畅游在春天的田野中,引导学生抒发爱春天、爱自然以及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比如可以将生活化教学与写作素材积累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和观察,并且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尽管学生最开始可能比较困难,会出现没有构思或是存在构思但无法用言语框架构设等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取得更好的成效。总而言之,只有运用科学的习作教学方法,将“生活教育”思想与习作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其发挥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通过长期的生活化习作锻炼之后,其写作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开展习作教学也会顺其自然,学生也更能乐于其中。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的习作练习中,学生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表述能力逐步提升的同时还能拓展开发自身的习作领域。

(三)完善“生活教育”思想应用模式

在开展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生活教育”思想的应用取得更大成效,一定要持续改进应用模式,努力使其发挥更加多元化的功能和作用。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构思能力,重中之重就是要着眼于解决学生想到哪写到哪的问题,强化写作思路的逻辑性和清晰性,进而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打好“腹稿”等,并且将自己积累的众多写作素材融入习作当中,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和思路。要对“生活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布置“生活化”习作作业,除了引导学生每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并抒发感想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并留意生活中的各类事件,使学生学会抓住灵感、寻找素材、丰富认知,进而可以使“生活教育”思想成为学生习作的重要指导。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可以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当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推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创新,更能够使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多元化。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生活教育”思想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习作教学质量的战略高度入手,将“生活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科学、系统、全面应用于初中语文习作教学当中,重点要在创新“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理念、优化“生活教育”思想应用方法、完善“生活教育”思想应用模式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真正使“生活教育”思想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习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