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20-12-30 22:58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旺茂镇第一初级中学朱丽萍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旺茂镇第一初级中学 朱丽萍

农村初中要重视和积极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在思想、纪律或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学困生现象是普遍现象。在一个正常的班级里,学生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优秀生、普通生、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是正常的。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成为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农村教育教学的重要话题。笔者现就农村初中学困生生成的原因,谈一下学困生教育策略。

一、学困生生成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困生自身因素因人而异,智力因素是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因素,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智力上的缺陷。学困生有的是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有的是有心理障碍,有的是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不认真听课,不用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没有责任心与使命感。马淮滨指出,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为懒惰、厌学,学习态度消极,主动性较差,机械学习情况严重。学困生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及面对生活问题的信心,更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及进度。

(二)家庭教育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整个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的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欠缺。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从小溺爱孩子造成他们任性的性格,长大后不听管教,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渐渐会感到家庭不温暖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畏惧、自卑心理,甚至心灵扭曲;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大部分老人无法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忽视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同时老人大多监管不了孩子,孩子挡不住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经常在晚上偷偷上网玩游戏、看不健康的电子书刊等,造成视力严重下降,慢慢地就放弃了学习。其次是父母离异,学困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这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农村初中生很可能以后就会成为学困生。

(三)学校教育因素

农村学校教育方法失当,没有根据学困生的层次采取激励评价,使得很多学困生根本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甚至有的教师口头上常挂着优等生,对学困生一些很微小的事情都处理不公,严斥与指责学困生,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农村学校很少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无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

(四)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学困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吧、影视城等管理不力,很多学困生觉得在学校难待,干脆溜出来泡在网吧或影视城里,可能会接触一些不健康或过于成人化的内容。其次,读书无用论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大,甚至有的大学生干脆在家当“啃老族”,“学习无用,金钱万能,知识贬值”等不良风气的蔓延,更巩固了学困生“读书无用”的观念,使得一些学困生弃学打工,荒废了学业,虽经动员返校,但已造成知识链中断,很难弥补。

二、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策略

帮助学困生转变思想、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心理与学习习惯,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笔者认为应用以下策略能扭转学困生的各种情绪,使其成为合格的初中生。

(一)改善学困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解困

教师要和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帮扶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帮扶关系能够帮助学困生转变自身的思想,调动起学习兴趣。教师要多和学困生交流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与解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别林斯基说:“情感是心理品德教育的有效催化剂,是启开师生心理共鸣的钥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困生的个性心理,关心询问其身体、学习、生活等情况,在细微处显爱心,感化他们的冷漠情怀,打开他们紧闭的心灵之门。教师要鼓舞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纠正其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困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尽量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训斥,可改变语调或语速,应用肢体或用眼神示意,促使其做出反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维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自我。教师要放下“架子”,亲近学困生,细致入微地关注学困生,有时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点燃学困生的希望。其次,教师要善于与学困生交流沟通,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及时充分肯定地对学困生进行表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困生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产生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要以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教师如父母般的关心。

(三)学校加强对学困生的管理,提高辅导力度

学校要把转化学困生作为重要的工作,形成共识,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一是成立一支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困生转化领导小组,明确转化目标对象,出台具体的工作制度,把工作细化到每个学科教师。二是注重个体差异,优化学生管理。教师以细心感化心理特殊学困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及心理干预工作,尊重其人格和个性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以责任影响学困生,通过建立学困生档案、开展多种帮扶活动,以优带差,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堂管理和课后辅导,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励其进步。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积极挖掘师生的潜能,创设与学困生贴近的教育环境,使得每个学困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转化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责任,也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一同齐力参与,才能形成合力,起到有效作用。

1.学校、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作互补的机制

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将学校目前的主要工作、班级的情况告知家长,特别是利用会议与个别学困生家长沟通,把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表现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多关心、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同时家长要多与学校联系,借助电话、QQ、微信等通信手段,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交流学困生在家、在校信息。

2.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引导学困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

学生毕竟也是“社会人”,学校教育不能把学生封闭在一个密封的学校环境,家长也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孩子王”,学生成长需要进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教育,从而认识社会、了解时代发展变化,进而培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首先,学校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学校可让学生走进高新企业、各种科研机构、社会实践基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直观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这些社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的有效补充,既吸引了学困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学校进课堂,让他们讲讲历史、讲讲人生等,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其次,学校要借助社会各种资源进行指导教育。如请法制副校长在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扫黑除恶教育等;利用班会、集会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举行学习宪法演讲、学法用法竞赛等。这样寓教于乐,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3.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点燃成功火苗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功给人的鼓励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兴而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成功鼓励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一些知识竞赛、学习竞赛活动,如语文课文背诵、英语单词听写、数学计算能力竞赛等,鼓励他们参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督促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在一点一滴的进步当中收获鼓励,收获成就感,通过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点燃其学习热情。对学生的鼓励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特殊情况,减少其任务量,有针对性地出一些习题让他们做;其次,学困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的可以给家长写表扬信,让家长回家多鼓励孩子;最后,还可以通过给表现好、态度积极的学困生发笔记本等文具奖品的方式激励他们。

4.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展示自我

学困生一般都会被同学、教师遗忘,因为他们不是那么优秀,很容易被人忽略。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针对学困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发现他们的长处,并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同学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然形成。

5.培养坚定的信念和战胜自我的意志

学困生个人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是普遍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他们培养坚定的信念,树立起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当一个人树立起坚定的目标后,持久力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这些品质在学习上尤其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经历失败与成功,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身的信念,磨炼出战胜困难的毅力,从而实现学困生向优等生的转化。

综上所述,转化学困生,我们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教师与家长要多以赏识的目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提供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困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与交流的快乐,成为乐观向上的学生。总之,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他们当成永久的学困生。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学困生生活,尊重学困生人格,与学困生真诚相待,共同探讨转化学困生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