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
——踢毽运动队在学校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毽球校园内运动队

(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 江苏 常州213000)

引言

自我国1984年3月份将踢毽运动正式地确定为全国性的比赛项目,踢毽运动便在我国蓬勃发展。直到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每年定期的都会组织相关的踢毽全国锦标赛和四年一期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但是踢毽这项运动在全国很多学校的开展并不完善,很多学生都对此不甚了解。

1、踢毽运动的价值特点和在学校普及的意义

1.1、踢毽运动的价值与特点

毽球运动开展过程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该校运动具有民族性、融合性、灵巧性、多变性、观赏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学生们进行毽球运动项目的锻炼,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速度、柔韧、耐力、爆发力等一系列身体素质。同时学生进行毽球运动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民族精神,从而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此外学生进行毽球运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互相合作、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毽球这一项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对毽球运动的运动量进行随意的控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来制定专项的运动项目。同时毽球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毽球运动的踢法多种多样具体的可以分为单人踢、双人踢和多人踢;在进行踢毽的过程还具有正面踢、反向踢、交叉踢等300余种花式踢法。踢毽运动员在进行踢毽的过程中,可以用头部进行顶、用胸部进行触、用腿部进行搓、用脚步进行踢等。此外运动员用脚步进行踢毽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正脚背踢毽、侧脚背踢毽、脚后跟踢毽、外脚背踢毽等,更有甚者在踢毽运动中融入了足球的脚法,这些高手们可以在踢毽球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全身关节将进球连续踢跳上百余次。此外进行踢毽的过程中,毽球运动还具有组织便捷的特点。学生进行踢毽训练的过程中不受场地和气候的要求,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的开展和组织踢毽运动,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培养方式。

1.2、踢毽运动在学校进行普及的意义

踢毽运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具体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运动参与、技能运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同时踢毽运动这一项目无论是从锻炼价值和自身特点等方面都可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踢毽运动易组织和便捷性的特点,来增进自身的健康,强化自身的体质。同时踢毽运动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流长,从而激发当下学生群体心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心结。

2、当下踢毽运动队在学校发展中的缺陷

2.1、踢毽运动队在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的指出了,当前振兴我国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老师。因此校园内的体育老师是校园体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主要执行者。体育教师直接决定着校园中学生体质的强弱,也决定着是否可以通过有效的锻炼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踢毽运动是作为当前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对从事教学踢毽运动的老师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踢毽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就需要不断的改变当前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但是当前我国的体育老师对于踢毽这一运动项目的知识结构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和拓宽,因此便造成了踢毽这一运动项目在我国校园内较为薄弱的现象。

2.2、踢毽运动队未有专门的毽球教材

校园内无论想要发展哪一项运动项目,那么都需要针对性的教材来进行运动教学。关于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教材也是体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所需要具体教的内容和学生所具体学的对象。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处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考察的地位,同时也进一步的承担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但是我国的踢毽运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全国还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踢毽运动教材。很多开设踢毽课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没有教材,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学内容杂乱。因此为了保障我国校内踢毽课程的有效展开,有关部门和相关管理单位需要尽快地编写出适合当前我国校内踢毽运动的教材。

2.3、踢毽运动队发展中观念问题未改善

随着当前新课改在教育界的进一步推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也进行了深化的改革。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关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但是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仍然存在于当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在学校踢毽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和训练,很多学生便会感觉踢毽课堂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对踢毽这一运动项目的兴趣。因此当下需要在推荐运动教学中引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从而改善不适应学校踢毽运动发展的观念。

2.4、踢毽运动队的场地建设不完善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课堂都离开不了硬件设施的支持,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缺少了硬件设施这一物质基础,那么在课堂上的一切践行目标都将成为空谈。我国校园内所配备的体育场馆、建材设施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配备,同时这也是学校贯彻党和政府教育方针的综合体现。但是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校园内为踢毽运动队所配备的场地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极为的缺少,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的踢毽运动场地。而这些现象便给我国校内踢毽运动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也进一步的阻碍踢毽运动学生德、智、体的综合发展。

3、完善当下踢毽运动队在学校发展中缺陷的措施

3.1、给踢毽运动队配备完善的师资力量

踢毽这一运动项目需要学生对脚上的力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和运用,学生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来锻炼腿部的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能,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控制毽球在脚上的运动轨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还并没有设置踢毽这一运动项目,这也就导致了现阶段在我国校内从事踢毽运动教学的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很多校内的踢毽运动队并没有配置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由于从事踢毽教学的专职教师在我国校园中的普及度较低,因此很多校园内踢毽运动教学都是由其他项目的老师进行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便阻碍了学校踢毽运动队的发展和传播。

所以为了解决当前校内踢毽运动队缺少专业化师资力量这一问题,需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1)需要学校与有关部门进行积极联系,从而引进专业化的毽球老师来校进行教学;(2)学校可以单方面的聘请和挖掘在社会上长期从事于毽球运动的民间艺人来校进行辅助教学;(3)学校可以让校内的体育老师通过参加由政府所进行组织的短期培训或者是长期培训,来进一步的解决校内毽球老师不足的问题。在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中,校内领导普遍认为提高学校毽球老师专业素质的过程中,让校内的毽球老师选择进修是最好的培养方式,其次便是让校内的毽球老师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或者是自行学习。因此,在我国拥有踢毽运动队的学校,需要对校内从事于踢毽教学的体育老师不断的进行再教育,来借此强化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3.2、加强对踢毽运动队的教材建设

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教材在选择和编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社会主义教学的核心目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状况和学生自身专业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到教学地区所处的地域条件、校内的传统体育风俗、场地硬件等设施。由此而来,体育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需要由少而精,具备体育教学中独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进一步的注重体育教材在应用过程中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培养。在毽球这门教材的选择和编辑的过程中毋庸置疑需要遵循以上几点,同时还需要根据各个阶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专门的定制,从而确保毽球运动教材是在符合当下教育部原则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选编工作。此外在剑桥教材进行编辑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将毽球技巧水平的难度进行提高。对于毽球运动中的相应动作,需要在教材中由简到繁,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进行前后之间的衔接,从而确保教材的编辑过程中承前启后具备相应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同时毽球这门教材在编辑中不仅仅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毽球技巧进行训练和培养,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训练素质,训练心理、协调练习等方面进行侧重,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毽球这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纵向排列、横向交叉的教学特色。

3.3、更新踢毽运动队发展中的传统观念

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传统教育观念是无法运用进当下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中,因此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中需要打破制约体育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学校体育进行发展,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进行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和有关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观念既需要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完成,还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同时还要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具趣味性、运动性、健身性、教育性。所以当下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当下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才可以更好的推动校园毽球运动的改革和发展。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校园内的学生们对毽球运动的认识度普遍不高。很多学生都没有参与过毽球运动,因此校园中的毽球运动队中的成员都是校园内的少数群体,这一现象也代表着进球运动在校园体育中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由于校园中的学生对毽球这项运动认识程度不够,这边是毽球运动在校园中没有普及的因素之一。

3.4、对踢毽运动队的场地进行全面建设

当下校园体育在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阶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各个学校中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基础建材设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对于毽球运动的体育场馆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的从当地气候、环境和教学效果进行考虑,尽量的将毽球运动这一项目在室内进行。同时还需要进行毽球场馆的建设,从而为日后校内进行不定期的毽球比赛打下基础。同时又由于国家的每年扩招,我国校园内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因此校内的硬件设施便需要进行经常性的完善,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毽球这一运动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场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毽球运动与羽毛球场地进行合用,但是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就需要将毽球运动项目拉到正规的场地上进行。因此校园内正规的毽球比赛场地是必须要建设的,当然这也可以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一旦校内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就需要马上开展毽球体育场馆的建设。

4、结束语

毽球这项运动在我国校园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球运动不仅符合当前新课标标准改革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还符合当下本民族的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因此我国广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积极的开展毽球运动,从而配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和落实。

猜你喜欢
毽球校园内运动队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共享经济在高校校园内的发展情况浅析——以湖北大学为例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越南毽球运动发展史回顾述评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毽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