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中小学生的自信心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功感动作体育

(杭州市袁浦小学 杭州 西湖310000)

1、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缺乏的现状分析

1.1、体质相对较差

新学期开始,有的小朋友就明显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赶不上其他同学,甚至在一些力量性练习,比如中学生的俯卧撑、引体向上,小学生的曲臂悬垂、斜身引体等项目,都需要对学生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当学生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项目就会逃避,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失去了信心。

1.2、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当今很多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是独生子女二胎的家庭也很多,第二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里都是比较宠溺,自然而然就缺乏生活经验,以自我为中心,也缺乏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学生的自卑心理油然而生,没有成就感逐渐就没有了自信心。

1.3、思维水平或运动能力较差

课堂中有很多学生不能直接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或游戏的要求,害怕尝试新的游戏,而没有对新游戏的期待感。喜欢跟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后面,过分依赖于别人,一旦轮到自己成为第一个做动作的人员时,就极度害怕,甚至连原本就已经学会的动作都不会做了。

1.4、性格和意志的差别

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意志薄弱、缺少毅力、不善于表现自我、对耐力性质的体育活动比较难以坚持,例如中长跑,当出现极点现象时,学生难以克服,只会选择放弃运动。但是有的同学就会选择继续下去,风雨过后即是彩虹,冲向终点,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2、措施与方法

自信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它是成功的钥匙,是学习动力系统中的支撑点和调节器。自信的人去适应环境,不自信的人在排斥环境。那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2.1、教师用心教育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基础

(1)深入钻研体育教材,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与锻炼中尝到不同程度的成功感,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高的目标去挑战,才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逐步建立。

以上学期的公开课《跪跳起》为例。完成跪跳起的完整动作,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偏胖的学生这个项目是有难度的。通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之后还是不能完整做出动作,这会让这些学生失去挑战的动力,逐渐失去信心。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展现教师魅力,钻研教材本质,以学生为本,剖析教材。

其中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同时安排多种任务,比如从三层垫下、从两层垫下、最后一层垫的等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不同的等级,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可能,让每个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样的道理,在其它体育活动中教师也可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2)在体育课堂中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用爱来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通过日常的交流,观察行为,体会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取向,让学生感觉在体育课堂中是放松的、和谐的,让他们坚信“我最棒、我能行”的意志。另外,还有个小细节就是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很重要,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关注,这尤其对那些缺乏自信心以及内向的学生以很大的鼓励作用。在教学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为学生着想,把伤害减少到最低;

(3)重视赏识教育。体育教师要善于欣赏每个学生身上的亮点并且赞赏他们。中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得看的太重,要正确看待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寄予他们满满的期望,使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保护与帮助特别是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技能动作,还有就是运用类似“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不仅只有这些”等的鼓励话语激励,让学生自信之路越铺越厚。

2.2、学生获得成功感是增强自信心的重点

在课堂中学生长期只会体验到失败感,必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更加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因此,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是提升自信的最佳方式。

(1)创设情景,让孩子自由探索,让学生有成功的能力和机会。

在体育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方法,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技巧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在垫子上玩,喜欢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或者喜欢摆什么造型就摆什么造型。让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设计的动作或造型,通过自己动脑筋,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

(2)设计应从易到难,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自信。比如在跪跳起教学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教学目标比较难达成,但教师采用由易到难,先把动作分解,让孩子觉得动作非常简单,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再把动作难度一点点的往上加,边做动作边鼓励学生,从而达到本次教学的目标。正因为本节课的小任务较多,动作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每一个新动作对孩子来讲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们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所以体验到成功是能够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树立起自信心的极佳方法;

(3)激发运动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学生是否能喜欢体育锻炼,喜欢体育课,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体验运动的快乐,获得增强体质的目的。如耐久跑教学,对学生而言会感觉比较痛苦、枯燥,而在《千课万人》课堂展示活动中的2节课耐久跑的课,都用五彩的一个个圆为器材,上海的那位老师用散点的形式布置场地,这些点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控制学生之间的安全距离,还采用speak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整节课几乎都用音乐来控制学生,整个课堂欢乐而有意思。还有一位老师把这些圆点当成一个个投递站,学生就像邮递员一样欢快的奔跑着,教师把定向活动的理念和耐久跑相结合,改变了枯燥的耐久跑课堂气氛,进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优生展示,同质分组,小组团结协作。一个班级中的优等生是比较受教师的青睐的,但是如何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方法可能很多体育教师没有思考过。其实能够合理利用优等生,让其他学生破除对难教材的恐惧心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根据学生的能力、身体素质等的因素将学生分为超人、平民、矮人三个梯队,超人组的综合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动脑,身体素质比较好,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快乐,并且自信心较强,课堂的目标能够快速完成甚至还能突发奇想创新意;平民组的同学身体素质中等,以巩固为主,但是通过反复练习还是可以向超人组挑战加入超人组,教师要给予他们超强的信心,就会离成功更近;矮人组的学生,进行模仿和反复练习,学生之间要保护与帮助,教师要学会抓住进步点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多观察矮人组队,给予帮助与鼓励,适当调整练习难度,向平民组挑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3、教师的科学激励与奖惩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能源

(1)用科学的激励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给予学生适度适合的激励。但如何进行激励呢?想要激励学生,首先要做到不过分地表扬,以免产生骄傲。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心理发展规律,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因地制宜,对每个孩子有一套属于他的鼓励机制,从而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了解,才能“一针见血”,达到“药到病除”结果。

这成千上万套激励方法的制定,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总结、不断调整,才能将激励进行得恰到好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激励之泉恰如其分,让孩子懂得接受失败和挫折,他们才能真正拥有自信,获得最好的自己。

(2)合理奖惩提升孩子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而奖励主要是用言语让他们获得自信感即如“口头奖励””,如“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厉害极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真棒”等来代替。或者教师给他们拥有除课堂之外的机会,如“帮老师归还器材、摆放器材”等,或者用丰富的表情来传达。当学生遇到害怕的动作不敢尝试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你可以的”的语词来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完成动作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是可以通过加强体育活动形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但每个教师都在不断的探索实践着,希望让学生拥有自信心,能够获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有底气、有品质的生活。

3、总结

(1)体育课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学情,包括身心的特点去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富有层次性的逐步推进体育教学,让孩子学习过程中可以克服自身的心理恐惧,拥有自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学会探索体育运动方法,最后达成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2)在体育新课标引领下,体育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孩子学会学习体育知识的方法和思考方式,获得成功的优越感。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各种创新的措施,让孩子有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拥有自信,获得成功;

(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的话语和微表情,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人格魅力、教学风格以及合理运用科学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爱上锻炼,爱上体育课,进而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成功感动作体育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