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辨丁香

2020-12-31 13:32杨东方张玮玮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花蕾丁香

杨东方,张玮玮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在古代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医和中药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医的思想方法贯穿在中药的研究过程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大法,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是诊病之术,辨药与辨病,虽物异而术通,故以望闻问切四诊之术辨药,亦能效如桴鼓[1]。本文通过望闻问切研究丁香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形状、大小、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等特征,将感官所得的诸多信息整合起来,判断丁香的真伪优劣,进而通过丁香的形、色、气、味和质去感知其药性与药效。

1 望闻问切四诊之术在丁香鉴定中的应用

四诊是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4个方面。望诊就是运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变化;闻诊就是凭听觉和嗅觉辨别患者的声音和气味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患者和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患者的脉搏和触按患者的皮肤、腹部、四肢及其他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2]。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性状[3]。老药工鉴定中药的过程,犹如老中医诊病,四诊合参、互相补充,方能得心应手,准确诊药。

1.1 望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运用到中药鉴定上,主要是望形、望色、望肌肤、望腠理(微性状),通过由表及里、由外到内进行准确诊断。

1.1.1 望形 丁香略呈研棒状,像“丁”字,所以别名也叫丁子香。顶端花冠圆球形,花冠下面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萼片下部萼筒圆柱状,略扁。目前市场上常用桂叶柄和丁香的花梗来冒充丁香,通过望诊会发现这二者没有丁香的形,即不成研棒状,不是“丁”字形,顶端没有圆球形花冠,花冠下面没有十字状分开的萼片,由此可以断定为假药。

1.1.2 望色 中药的颜色是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丁香花冠棕褐色或褐黄色,花萼红棕色或棕褐色。

1.1.3 望肌肤 花萼表面皱缩,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

1.1.4 望腠理 通过体视镜可以看到花萼表面有明显不规则网状皱纹。

1.2 闻

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诊运用到中药鉴定上,主要是听声、嗅气、尝味道。

1.2.1 嗅气 丁香气芳香浓烈,如若被提取过,虽然具备丁香的形,但几乎嗅不到气。

1.2.2 尝味 丁香味辛辣、有麻舌感,如若被提取过,虽然具备丁香的形,但几乎尝不到味道。

1.3 问

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诊运用到中药鉴定上,主要是问来源、问产地、问采收加工。问诊对于中药鉴定人员而言,是积累鉴定经验的重要途径。

1.3.1 问来源 我们平时常见的主要是观赏性的丁香,为木樨科,而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4],二者有很大区别,不能混淆。

母丁香和丁香就差一个字,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人们常把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茎成熟果实入药称为母丁香(雌丁香),而把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入药叫作公丁香(雄丁香),其用法用量基本相同。《本草新编》中即有:“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由于成熟的果实气味较淡,有人认为其功力稍逊一些。

1.3.2 问产地 丁香历来为进口药品,该药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海南岛、广东、广西已有栽培,有少量出产。

1.3.3 问采收加工 一般种植5~6年后开花,25~30年为盛产期,但有大小年现象。6~7月花芽开始分化,明显看见花蕾,当花蕾由淡绿色变为暗红色时,或偶有1~2朵开放时,即把花序从基部摘下,勿伤枝叶,这样可提高公丁香产量,又可减少丁香树养分的消耗。采收未成熟果实,即为母丁香。

采收后的丁香花蕾,拣净杂物于阳光下晒,若天气晴朗一般晒3~4天即可,为了充分干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时翻动,晒至干脆易断即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采收后晒干,即为母丁香。适时采收很关键,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药效。

1.4 切

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诊运用到中药鉴定上,主要是触摸、按、压。

1.4.1 触摸 丁香体轻,入水则漂在水中。

1.4.2 按 质坚实,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者质优。若入水萼管不垂直下沉而是平躺在水中质劣。

1.4.3 压 用指甲刻画有明显油流出者质优,若用指甲刻画没有明显油流出质劣。

2 望闻问切四诊之术在丁香药性及功效鉴定方面的应用

中药的形、色、气、味、质等与中药的药性以及功效有密切的联系。

2.1 望形

丁字形,像个钉子,钉子有股向下钻的劲,故丁香服用后,逐步开关,直入丹田,从上往下,降本流末,带着一股芳香之气,层层往下钻,降逆作用佳。

2.2 望色

褐色近黑色,黑色中药大多可入肾经,所以丁香有补肾的功效。

2.3 嗅气

气芳香浓烈,芳香或辛辣燥烈之气具有温热升浮之性,所以丁香有行气的功效。

2.4 尝味

味辛辣、有麻舌感。辛入肺,能散能行,所以丁香有温中的功效。

2.5 触摸

能浮于水面,体轻、质轻的药大多为升浮药,其性主温热,温热属阳,所以丁香有温中、助阳的功效。

通过望闻问切感知丁香的形色气味质,从而可以推断出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如果一个人有口气很尴尬,丁香曾是古代常用的香口之药,《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丁香治口气。以前的御史大夫向皇帝禀告时,在上朝之前,口中必含丁香。所以丁香在皇宫是必用品。你如果口中臭浊,跟别人讲话,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对于口臭之人,用公丁香1~3粒,含在口中,大能开胃下气,芳香避秽。所以古人说,一味丁香可以治疗口气。

3 结语

望闻问切四诊之术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要求将四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通过望闻问切4个层次的诊断,丁香的真伪优劣了然于胸,可以感知丁香的形色气味质,从而推断出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望闻问切理论和方法,探索分析性状和功效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规律,将中医和中药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对祖国中医药的认识及更好地在临床应用中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医不识药,犹将不识兵;药不知医,犹兵不从将。掌握中药的望闻问切四诊之术将会使中医中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花蕾丁香
永远的丁香
The Meaningful Flowers
我来了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
白丁香紫丁香
极速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