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研究

2020-12-31 07:28胡曼
求知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

胡曼

摘 要:从目前的教育情况可以发现,虽然一些教师已经能够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在知识体系的建设方面还存在问题。基于对目前教育情况的分析,文章探讨了自学、议论和引導教学模式及其具体使用,以让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获得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学教育;议论教育;引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37-02

引言

初中生物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未能采用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思维等,导致学生无法按照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完善专业的学习思路,并配置专业化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一、初中生物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使用现状

1.侧重点偏差问题

侧重点问题表现为当前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即向学生发布相关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学进度,研究针对相关知识的具体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忽略了议论教学和引导教学,导致学生只了解了各学科的表面知识,却对其中的原理了解程度不足,尤其表现为针对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大量学生对相关概念只有初步的了解,在问题的解答过程及和其他知识的关联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严重的能力不足。这说明教师授课的侧重点存在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建立专业的学习思维。

2.教学思想方法滞后问题

授课的方法性滞后问题表现为,当前教师广泛认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认为生物学在初中阶段,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即可。然而,生物学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教师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实际上并不能够让学生建立专业化的生物学习思维体系,使得学生只是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有片面化了解,但是对于其中的实践背景、实践方法和实践原理了解程度较低,尤其对生物学中的专业实验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方法、设备操作方法等了解不足。目前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因而无法带动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全面学习。

3.流程性混乱问题

流程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当前生物教师并未按照自学、议论和引导的顺序让学生参与学习,致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点的了解过程中认知水平较低,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只能够了解一些片面化的知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另一方面,教师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度发掘能力时,按照自学、议论和引导教育流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实际上对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知识点来说,自学、议论和引导教育工作顺序需要进行调整。目前由于授课的顺序过于固定,一些学生对生物学失去了兴趣,同时采取固定的顺序,并不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二、初中生物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使用思路

1.教学重点分析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教师对授课重点进行配置时,可以把自学和议论教学设为核心点,让学生在课前的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生建立交流关系,从而在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综合议论各类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更好地参与对知识的掌握过程。对于实践性的知识,教师要建立议论和引导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研究各类知识的具体使用原则。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各种知识的专门了解,形成生物学习思维,从而主动参与到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去。

2.教学方法选择

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教师要按照当前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向教育方法等,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笔者认为在具体使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时,要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时间段。课前时间段主要是学生的自学时间,而自学过程是能否和学生的议论过程对接,实际上要对知识的具体内容、使用方法以及学生的交流能力综合分析之后,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当前的交流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预习状况和相关知识点的难度,确定能否使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该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提问和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自学程度,只有在所有学生都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使用该方法。在课后,教师要建立与课堂教学相关知识点的融合交互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提升。

3.教学流程规划

对于授课流程的规划,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点,对授课流程进行专门的处理。比如,对于复杂的知识点,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其与其他多个知识建立联系,授课时将该知识点置于整个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之后采用自学、讨论和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教师在确定了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后,才可以向学生说明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建立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自主向外部蔓延的知识网络,最终让学生建立专业性和整体性的初中生物学习思维。

三、初中生物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使用方法

1.教学重点规划工作

对教学重点进行规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不过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学生具备生物学习思维。教师要将自学、议论与引导教学模式融合,可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先对新知识进行自学,然后让学生在课前与同学相互议论,或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议论。而在正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人类对疾病的抵御》这一章节本质上属于生物学科中的宏观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知识,还要提出要求,如让学生考虑人体抵御疾病和细胞的性能关系,这实际上就形成了该章节知识和七年级下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知识交互。之后,教师要在授课时讲明,生命体的宏观表征意味着细胞层面的变化,该过程的教育重点包括自学能力的培养与知识交互思维的建立,最终让学生可以同时形成两种学习思维。

2.教学方法选择工作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根据自学、议论和引导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的教学质量保持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和学生互动交流,综合分析当前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并配置综合全面的教育体系。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要想让学生了解分化和分裂的具体发生类型与流程,教师可以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理论知识,如常见的细胞分化的作用等,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板书手绘等方法,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3.教学流程规划方法

在规划教学流程的过程中,生物教材中的大量知识可以按照自学—议论—引导的顺序分析取得分析结果。

比如,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这一章节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自学难以深度了解所有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出建议,如自学时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如“生物遗传细胞如何变化?”“遗传中遗传物质突变时可能对生物遗传造成何种影响?”教师在该过程中不必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超纲,而要帮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4.教学思想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模式时要转变教学思想。在思想转变工作中,一个是按照课前、课中与课后的顺序,分析学生可以应用的学习思维,尤其是要让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自主处理和总结时,理解所有知识的内涵。另一个是分别对自学、讨论与引导学习过程建立统筹分析结构,从而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的项目与专业性的工作,独立掌握所有的知识。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在课前向学生发布信息、在课堂中进行思维引导以及让学生在课后复习,让学生查漏补缺。

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自学、议论和引导的教学模式,常见的问题包括侧重点偏差、教学思想方法和流程混乱。在该教学模式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规划等,让学生不但理解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王 旭.初中生物微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230-231.

[2]李 磊.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90.

[3]王玉娥,周晓馥.STS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20(21):86-87.

[4]李 涛.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与改革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2):25-26.

作者简介:胡 曼(1989— ),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
浅议如何应用初中生物课后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