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以“水”之形态 与意境为中心的演奏技法分析

2021-01-02 16:12雷焕然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2期
关键词:引子小节作曲家

雷焕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本文通过分析古筝独奏曲《静水流深》的演奏技法,深入研究古筝演奏的各种可能性。古筝独奏曲《静水流深》的灵感来源于《道德经》,这部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之作,通过似语非语的表现形式向世人讲述自己的哲思。水是复杂的,水即可是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水亦可是汹涌奔流,载舟覆舟;“水无常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理解作曲家创作《静水流深》的禅思,只有理解水,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运用手中的弦音,表现出水的辩证哲想。笔者通过与作曲家的沟通、自身演奏体会、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此曲的意蕴悠长。《静水流深》中有许多演奏技法,不仅有特殊演奏技法,也有常规演奏技法,这些技法都被用来描绘此曲的意境,那么这些意境是什么,意境与演奏技法之间是如何贯通的,笔者从这方面来深入探讨。《静水流深》是一首标题音乐,笔者认为这首作品可以从“静”、“水”、“流”、“深”四个层次来分析。

1.静:延长音与休止符的演奏处理

在《静水流深》这首作品中,笔者首先想探讨的是“静”这个层次。 “静”是发自内心的,静到极点,通向深远。消除心中的杂念,才能奏出宁静的音乐。正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描述的意境。

《静水流深》这首以描写“水”为主线的作品中,作曲家多次使用延长音与休止符来描绘“静水”的状态。首先,笔者探讨的是延长音的处理,第一种写法为常规延长,出现在作品第20小节,见谱例27:

弹奏时结合气息按滑,抬手时吸气,随后跟着气息落下,最后屏气凝神控制住气息,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同类延长音出现在作品中引子后半段、22小节、77小节、126小节、127小节、128小节、130小节、142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第二种写法为指定时间延长,出现引子前半段,见谱例28:

演奏这种类型的延长音时,一样需要调动气息,在吸气的同时,心中默数秒数,然后随着气息落下自然结束(同类延长音出现在作品中引子结尾、34小节、40小节、59小节、152小节、乐曲最后一个音,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第三种写法为较短延长,出现在引子中间(见谱例11),演奏时边弹边吸气,随后刮奏时呼气,将这一整句形成完整的气息,音与音之间不太远又不太近(同类延长音出现在作品中引子前半段、29小节、41小节、105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其次,笔者探讨的是表现“静”这个层次的休止符处理。作曲家的第一种写法为指定时间休止,出现在乐曲开头第一个音之后,此休止符作曲家标明延长2秒(见谱例9),演奏处理时屏气定住,心中默数秒数,虽然时间上是休止的,但人的状态不能放松,肌肉、手指都是有力量在支撑的。

第二种写法为较长休止,出现在引子结尾处,见谱例29:

此处作曲家没有具体标注休止多久,演奏時根据前一个音的气息,缓缓呼气,手臂放松,自然结束。“尽量按照谱面所标注的时间演奏,不能急躁,也不能拖节奏”。

第三种写法为八分音符休止,出现在26小节的八分音符之后,见谱例30:

演奏时右手触弦利落一些,余音不要太长,将休止符的时间空出来,营造出“水”的空灵之感(同类休止符出现在作品中36小节、154小节、156小节、158小节、161小节、162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心静才能奏出悠然的音乐氛围,从容不迫,才能参透音乐的真谛。在演奏这些技法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调整气息。正如古人所说的,“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 。

2.水:泛音、滑揉技术与音色的处理

笔者想探讨的第二个层次是“水”, “水”是柔美的,有着高尚的品性,有宽广的气度。正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所描述的意境。

《静水流深》中表现“水”之形象的写法有多种形式。第一种写法为泛音,出现在引子前半段,作者将该泛音fa的余音时间标明为3秒(法语表示延长3秒的作曲技法符号在第二章第二节中有介绍,见谱例10),弹奏时,要运用气息,集中精力,当泛音奏出时吸气,双手跟着气息上去一些,随后慢慢呼气,手随之落下。就像水滴落在水面上,有一个反弹的过程,随后再落下,激起涟漪。在这留白的三秒钟里,人的状态很重要(同类泛音出现在作品中59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第二种写法为泛音结合滑揉技术,出现在引子结尾,见谱例31:

演奏时先确定泛音点,奏出该音,随后按照作曲家画的箭头方向,先用力按下琴弦,再放松回来,随后再揉弦渐弱。

第三种写法为实音的按滑音加揉弦,出现在19小节,见谱例32中画圈部分:

弹奏时右手手指的硬度要保持,触弦速度要慢一些,不能快,不然音色会有一定的撞击力,触弦之后,左手将do按至re,再用放松的手腕揉弦,表现出涟漪荡漾开来的意境(同类按滑音出现在作品中40、152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演奏时一层一层慢慢铺垫,不可过早推动乐曲发展。”。

第四种写法为作曲家创作的特殊波浪记号写法,见谱例33中画圈部分:

演奏时注意气息的运用,在弹奏波浪前的音符之后,左手随着气息慢慢抬起,右手去演奏后一个音的同时,左手随着气息慢慢按揉该音,形成连贯的感觉(同类长音演奏技法出现在作品中最后的结束音,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纵观天下万物,最为复杂的不过是水,女性的柔弱可以用水来形容,但同时“滴水穿石”又是水的坚韧毅力。

3.流:刮奏与左手自由演奏技术

笔者想探讨的第三个层次是“流”, “流”是水的灵动之美,正如“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所描绘的意境。

《静水流深》中描写水流的情境时,大多使用了刮奏技巧。刮奏一般用手的食指与大指来回拨琴弦,使之连贯、流畅,奏出类似于流水的声音。

《静水流深》中表现水流的第一种情境为水流潺潺,出现在引子的后半段,在右手弹奏旋律音之后,左手紧接着演奏下行刮奏,使音乐流畅连贯起来,见谱例34:

演奏的时候,右手用大指拨弦,手指要保持一定的硬度,触弦稍慢一些,使音色尽量柔和,左手用大指刮奏的时候,尽量跟紧右手的音,感觉像右手的音带出了左手的刮奏,右手再紧接下一个旋律音,如此往复多次,如流水潺潺。

《静水流深》中表现水流的第二种情境为涓涓细流,出现在32小节,为右手摇指配合左手刮奏以及滑音,见谱例35:

演奏时右手摇指按照作曲家标明的强弱记号变化,左手刮奏从谱面的降re开始,由慢渐快,在右手摇指结束后,将刮奏从左手转换至右手,并刮到指定音,再配合左手的按滑音,奏出水流的变幻多彩、没有规律可循的神秘美感。

《静水流深》中表现水流的第三种情境为水在流动过程中,水面上所折射出的波光粼粼之美,出现在78小节,与前两种不同,作曲家用水波纹表示节奏自由,同时也描绘出水流的形态。它并非刮奏,而是用左手自由地演奏六连音,见谱例36:

演奏时,左手放松于琴弦上,由慢至快缓缓奏出此音型,可自由渐慢或渐快。“演奏时按照谱面标明的符号做强弱变化,可随着演奏情绪自由变化节奏,奏出水面上波光粼粼之美感”。

4.深:强音、虚实音结合的处理

笔者想探讨的第四个层次是“深”, 水滴至流水至交汇,渊而深远。正如“渊渟泽汇”所描绘的意境。

《静水流深》这首作品的铺垫较长,在这铺垫的过程中,情绪、气息都需要控制,要绷至最后才能释放,作曲家描写“深水”的第一种形式,就在这个释放的点上,所用的演奏技法主要是音块。第一种写法出现在95小节,为右手多弦音块摇指上行渐强至最高点,再紧接左右手强音,见谱例37:

演奏时,上行多弦摇指,边演奏边加力度,左手手指保持一定的硬度,触弦深一些,奏出具有一定冲击力的强音,此时控制气息稳住。

第二种写法出现在快板的第三阶段,为右手重复同一音型,配合左手由低至高的音块演奏,见谱例38:

演奏时笔者的处理为右手在高音区作多弦摇指(食指捏住大指,用手臂的力量大幅度来回摇多根琴弦),左手戴义甲的手指同时用力抓弦,并且根据作曲家标的音块位置弹奏。

第三种写法出现在高潮部分,为右手摇指,搭配左手自由弹奏任意音,见谱例39:

演奏时右手摇指强而有力,左手需注意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这是和声点,按照乐谱用小指勾弹,随后左手可做自由琶音再连接刮奏(方框内为码左侧刮奏,在第三章第一节中有介绍),演奏出全曲的最高潮,将“水”的波澜壮阔、声势磅礴的意象发挥出来。

表现水之深沉的第二种形式是虚实结合,如同“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渭。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所描绘的意境。

作曲家将古筝的实音与“虚”音相结合,写出了有远有近、既清晰又模糊、虚实结合的意境。

第一种写法为实音与泛音连接,出现在引子后半段,见谱例40中画圈部分:

演奏时右手小指勾实音,右手大指弹泛音,音色、音量都要有区别,控制好右手,就像右手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弹出空灵的美感。

第二种写法为高低音相互交织,出现在18—22小节的导入,见谱例41:

弹奏时,左手的演奏可相对厚实一些;右手演奏高声部,放松柔软一些,触弦点可浅些,弹奏出相对弱的“虚”音。并使用气息,使实音相連贯,低声部旋律线条突出(同类弹法出现在作品中153-157、159小节,笔者举其中一例说明)。

第三种写法为左右手虚实结合,出现在快板的第一阶段,见谱例42:

演奏时右手放松,用弱奏不断重复方块内的音型,稍稍渐强即可,表现出水面的平静(虚);左手小撮时手指加力度,触弦稍深一些,使琴弦充分震动起来(实)。右手表现平静的水面,左手表现涌动的暗流,就像两个人在交织,或者说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表面平静,内心狂热,这就是矛盾的存在与统一。

第四种写法为实音与泛音同时进行,出现在尾声,这种实音与泛音同时奏响的演奏方法很特别(见谱例20),弹奏时注意控制音量,两个音的音量有所不同,处理细腻一些。 “演奏出近景与远景的感觉,既清晰又模糊的意境”。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要先分析结构、谱面的所有记号、了解作曲家的意图,然后再加上自身的感悟,合理控制好音色、技术以及情感,全身心投入,做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静水流深》从字面意义上,表现了平静的水面下湍流涌动。这也是水的两面性之一,静与动,柔与刚,水一直在极端的两面性中保持着平衡,这就是水的意境之美,在至柔中藏于刚,在极静处显动。而在《静水流深》的演奏中,更是无处不呈现这种矛盾的结合,保持其平衡与相融。在慢板的平静中,蕴含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揉弦的柔美中,呈现出不卑不屈的刚毅之态。

《静水流深》虽然是现代创作的曲目,结合了很多现代演奏技法,但是其根底还是中国最有底蕴的文化,其内涵的核心回归到对“道”的理解和思考,笔者为这样的筝曲作品诞生感到自豪,在新的时代,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可和沉下心来去体悟乐曲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作为演奏者,不仅是对音乐演奏的理解,更需要的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古筝音乐事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引子小节作曲家
快把我哥带走
长大可当作曲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猫咪成长史
节节草的秘密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