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有效性及提升策略

2021-01-02 18:11刘莹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2期
关键词:环节儿童幼儿园

刘莹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观察?

观:观看、察看;察:察觉、思考研究;观察即:既看又想。《论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求。”无论孩子处在教育的哪个阶段,观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生活环节即入离园、喝水、餐点、午休、盥洗、如厕等源自幼儿自身生命成长需要所开展的一切活动。西方学者对该环节常规理解为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这是由无数次的重复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强调生活常规服务的主体是幼儿,要注重实践。《指南》明确指出:教育机会蕴含在一日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生活活动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养成,是生活活动指导策略的核心。

一、了解幼儿,增强观察意识。

例如:入、离园环节,观察幼儿精神、身体、衣着等状况。

幼儿入园时,教师的观察行为应侧重于一看:看脸色、看皮肤、看精神、看咽喉。二摸:是否发烧,腮腺是否肿大。三问:在家吃饭、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四查:检查口袋里是否装有不安全物品。这一环节在晨检中,教师务必落实到位。

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身心放松进行整理阶段,教师应帮幼儿整理仪容仪表和个人物品,梳理一天的活动和收获。这个环节如果教师缺乏观察意识,过度压制,幼儿就容易缺乏自主和放松,过度放任又有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冲突,磕碰,走失等现象,所以不容忽视。

二 、学习《指南》,找准观察点。

一位刚毕业的新老师在组织进餐环节时是这么做的:当饭送来时,她组织幼儿洗手,并在盥洗室门口看孩子洗。许多小朋友草草洗完就擦手了,老师没有发现。孩子们陆续坐到位子上吃饭,许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拿筷子的正确方法,到各桌巡视的新老师仍然没有发现。孩子们吃的非常香,吃完陆续送回餐具。再看碗里盘里一片狼藉,还有许多饭粒、菜叶没有吃干净。整个进餐环节结束,老师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任务。那为什么会出现想看但看不到,想知道却没能知道的情况呢?

1、在开展观察之前,教师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例如幼儿洗手环节,教师首先要观察孩子洗手的主动性——是在教师提醒下洗手还是主动洗手;其次是洗手的过程,是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还是随意洗手;第三洗手后的行为——洗手后及时把手擦干还是不擦干手;是否及时关紧水龙头,擦干台面的水渍等等。

2、教师没有制定观察计划,观察对象不明确,观察情境和观察内容不明朗。例如幼儿进餐环节,餐前教师可以介绍食谱,激发幼儿的进餐欲望。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较好使用餐具;情绪状态如何,是否能够认真用餐;是否有挑食现象;进餐速度如何,饭量有无突增或递减的变化。还有进餐的习惯——桌面能否保持整洁。都是教师可以深入观察和了解的内容。因为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儿童真实发展状态的表现,是最佳观察机会,教师一定要在《指南》的指导下,客观积极的观察和了解幼儿。

3、客观记录和评价。

观察必须与分析相结合,教师观察之后,一定要记录,并呈现观察结果。要对观察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支持或回应策略,如此,方可以读懂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

三、解析童心,提升观察策略。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看见三种力量,即:儿童的力量,教师力量,在一起的力量。如何让我们的观察更加的行之有效呢?

1、教师“退”到儿童身后观察、倾听……有可能看到儿童的兴趣需求,这时的追随和支持也许更有效。

中午借宿小二班,一女孩起床后坐在床边,掏出一张纸对我说:“这是我自己的地图,我放学照着它就能走回家了。”“能给我看看吗?”我试探着问道。“不行,你是陌生人!”

邻床一小男孩也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张纸,说:“她是小一班老师啵,我也有地图,是手掌地图,给你看。”“我家住在后街,我一会儿也照着地图走回家。”

说话的间隙,俩孩子向我展示了只有她们才能看懂的地图。透过这一现象,我们要能解析孩子的内心:因为小班孩子还没有建立起空间概念,他们无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到幼儿园后,害怕找不到家,内心有这样的恐惧和担忧,所以用自己的地图找到回家的路,安全回家是孩子们的内心需要。懂得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小班孩子间隔一段时间就会来问:老师,啥时候放学?老师,我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同时我们才能给到孩子有效的支持和追随,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对他们的回答,一定要用明显的地点特征和实践特征,给他们比较明显的指向,比如“妈妈已经在公交车上啦!”才会让幼儿感到一定的安全感,稳定幼儿的情绪。

2、教师“思”在儿童身前,看到儿童发展的需要,有可能让“教师的力量”真正引领儿童的學习。

幼儿园生活环节可以同一日活动中的其它组织形式之间建立积极的联络互动,也可以独立发挥其教育价值,蕴藏着很多的教育契机。但我们老师有时观察记录是东一篇,西一篇,很少连续观察,跟踪观察,观察目的和内容明显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提取出来的,观察记录对教师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意义不大。 例如,3~6孩子在日常盥洗后, 女孩子会要求扎漂亮的辫子,还有的会用成人的化妆品化很离谱的妆,都喜欢穿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和打扮。这一时期的孩子还会谈论到,我要和谁谁谁结婚,并模拟婚礼现场玩结婚的游戏。这说明我们孩子进入了审美敏感期和婚姻敏感期,如果教师不能“思”在儿童身前,就不能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期,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螺旋式发展,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爱的观念,形成正确婚姻观念。甚至还会像个别家长那样给孩子戴上“犟”“早熟”的帽子。

3、教师“玩”在儿童身边,共情、理解……和他们“在一起”时,成长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很多大家、名家都曾提出要“拜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泰戈尔所言:“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我们可以用智慧探索儿童精神世界的奥秘,在寻找童心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智慧。以上这三种师幼互动的位置关系,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看见儿童真实的样子,让我们看见更多可能。

总之,幼儿园生活环节对幼儿发展有重要价值,它涵盖在幼儿园多个领域,涉及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应抓住生活环节中的每个教育时机,积极引导,循序渐进,深刻挖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将幼儿在园一日保教活动真正融入生活,回归生活,践行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猜你喜欢
环节儿童幼儿园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爱“上”幼儿园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