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南音传承新模式探究

2021-01-03 02:58白志艺章咏杰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南音泉州学习者

白志艺,章咏杰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南音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由于历史悠久,古韵犹存,被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对于传统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而言,传承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将是其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已渗透到音乐传播链中的每一环节,引领行业变革和传播模式创新。”[1]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非遗”南音口传心授和馆阁授课的传承方式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南音须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内(如馆阁、舞台、剧场等)进行传授与表演,而不同南音传承人的艺术表现特性以及表演效果不尽相同,观众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表演者所呈现出的南音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韵味。然而表演场地所能容纳的观众数量有限且相对封闭,这从客观上造成了南音传承与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口传心授”之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某一流派的“正宗性”,使其“原汁原味”的韵味得以最大程度的留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南音保留了其独特的韵味。然而“口传心授”的一大弊端则在于它是一种单纯的从结果到结果的注入式经验传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单纯的模仿中容易形成依附性,不利于南音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第三,作为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传统的南音保存难度较大,弦友们自娱自乐的唱奏形态无法被准确地、完整地记录下来。虽然南音以“工乂谱”来进行文本记录,但由于各传承人所具有的独特润腔无法被完全准确地记录下来,这无疑会对南音的传播与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2]155。

综上,在新语境下,南音传统传承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承的新需求。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南音传承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广泛推广与运用以及人们学习方式的不断更新,泉州南音的传承仅靠传统的口传心授和馆阁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南音专家学者、南音从业者、传播者的不断探索与不懈努力下,一些更符合时代要求且更易让广大年轻受众接受的南音传承新模式不断涌现。如各种形式的南音线上线下公益课程、南音在线开放课程、南音工作坊及手机客户端软件等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崭新传承模式,它们共同构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为南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南音线上精品课程

为进一步探索世界“非遗”南音的传承与推广模式,2018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本着以培养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与行业共同开发与设计了《弦管传奇 古乐南音》(1)《弦管传奇 古乐南音》在线课程,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QZSFXY-1206673827。在线课程,并陆续在“高校邦”、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线开课。截止2021年6月,该线上课程共开设6期,选课学习者约4000余人,选课区域涉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厦门、浙江、山东、湖北、江苏等地区。2020年,《弦管传奇 古乐南音》获批福建省本科线上一流课程。

该课程以普及推广南音文化为总目标,以大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同时兼顾广大的社会学习者。课程的开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充分利用泉州师范学院南音的优质资源,将带动与辐射大、中、小学校,社区以及广大南音爱好者普及、推广南音文化,助推南音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发展。课程共分为六个模块:第一模块,主要从南音的历史、发展与传承,讲述南音的“前世”“今生”。第二模块,主要以南音新作《凤求凰》创作为切入点,邀请主创团队成员讨论创作的相关话题。内容主要包括:《凤求凰》作品简介、音乐创作、南音特色乐器、表演欣赏等。第三至六模块,分别从南音概述、南音工乂谱、南音乐器与演奏、南音唱腔等方面进行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南音的构成、主要表演形式、南音工乂谱介绍、南音上四管与下四管乐器的介绍与演奏、南音唱腔等。

为提升课程内涵,吸引更多学习者,在第一期建课的基础上,该课程团队对课程的名称(原名称为:《泉州南音鉴赏》)、内容进行了较充分的补充、调整与更新。其中,特别邀请了国家级、省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南音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课程的拍摄和录制。同时,为了提高学习者(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模块中特意增加了获得福建省艺术节一等奖的创新南音新作《凤求凰》鉴赏的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广大学习者能够听见历史的声音,听懂南音,学唱南音,欣赏南音,爱上南音。

为了进一步扩大受众人群范围,在原有中文字幕的基础上,该课程制作并配上英文唱词,以便更好地服务海外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该课程的推出,为“非遗”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应。

(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南音精品课程

在线上南音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2019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又适时地推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精品课程《南音演唱》,通过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建设,2020年,《南音演唱》获批福建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南音演唱》作为南音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在充分利用国家级以及省级线上课程优质资源基础上,吸收相关优质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并将其融入线下《南音演唱》课程教学中,努力探索与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通过线上课程的引领与线下教学的补充,改变南音传统师徒制传授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和方式的“翻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进而提升《南音演唱》的课程内涵与教学质量。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强化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环节的特殊性和应用性,完善“学、练、创、演”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特殊需求为导向,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效解决南音传统教学的局限与不足。

(三)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运用

1.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了有效地解决南音传承人不可再生性和年事已高等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学习者难以与国家级传承人同台合奏、学习和交流的机会。2019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创新性地以国家级南音传承人“上四管”合奏为蓝本,构建了《世界非遗南音“上四管”合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同年,该项目获批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该项目利用 U3D 建模、绿幕抠像等技术,高度仿真国家级南音传承人“上四管”虚拟仿真合奏场景和演奏姿势,使实验场景和实验对象更直观形象。同时应用音频合成技术,将真实的传承人演奏合成到软件中,使学习者在视、听沉浸与人机互动中学习领悟传承人独特文化技艺和演奏的润腔韵味,形成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项目将乐种的古老性与虚拟现实、绿幕抠像、音频合成等现代技术充分融合,体现了实验项目的先进性、必要性、逼真性、合理性,有效解决南音传统教学的痛点、难点。

2.应用软件的开发运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手机以其不受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迅速成为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19日,中国手机用户达12.86亿,普及率94.5部/百人。手机APP客户端的运用自然成为新的传播手段。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南音,开发相应的APP客户端成为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需求。如今,互联网上不乏南音相关的资料,但面对杂乱繁复的南音资源,用户如何进行筛选和优化,存在着获取相关资料 繁琐、分散等问题,使得用户显得消极,甚至放弃。因此,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南音APP手机客户端软件,使得用户在获取南音相关的知识上更加集中以及快速,改变互联网上南音知识点分散的状况。据相关数据显示,有部分APP了解者结合APP的使用,逐步转变身份为学习者。可见,专项APP的运用,可在一定范围内扩大“非遗”项目南音的传承、传播,对其留存、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APP的实际应用价值。

特别值得一提是由泉州自主研发的“南音数字化智能曲谱”应用软件,该应用软件可将南音独具特色的工乂谱曲谱制成电子版在互联网上传输,并能够在多种终端上进行多媒体展示与运用,极大地方便了互动教学,为南音的传承、传播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软件的成功研发无疑将对泉州南音的传承和推广提供极大便利和更广阔的空间。

3.随着二维码跃然纸上,报刊、杂志等各种纸质传播媒体又多了视听结合文字阅读的传播方式 基于此,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2017年推出了《泉州南音记录工程网站智能曲谱手机视频二维码首批405图》,其所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南音指谱大全65套、新录锦曲100首、旧资料制作熟曲100首、老唱片翻录弦管曲140首。有了这个布满二维码的南音小册子,无论你是南音新手亦或是资深的南音弦友(南音人相互间互称弦友),都可以十分便捷地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曲目,利用手机“扫一扫”功能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可以欣赏到包括众多国家级和省、市级南音传承人和南音名家们的精彩演唱、演奏了。此项成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包括南音老艺人、广大弦友和众多南音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且受到广泛好评。南音爱好者们表示,今后若想学习南音,不用费心到网上去搜索南音曲谱,也不需先急着找南音老师学习,只需要打开手机从这本小册子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南音名家和南音曲目扫一下,便可以一边听南音演唱一边对照手机屏幕上根据演唱而实时变换唱词颜色的南音曲谱跟着老师哼唱,还可以根据需要反复练习,十分的方便。该项目的推广与运用可以极大地实现满足个性化和交互性自主学习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南音的推广与传播。

(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泉州南音记录工程

泉州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借助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日渐成熟的数字和录音技术 ,决定实施“泉州南音记录工程”。“通过数字化采集保存、数字化整理修复和数字化展示传播能避免‘人死艺亡’的局面。”[3]该记录工程从2011年开始项目的启动,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建立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完备的南音数据库,把多年来取得的保护成果和当今现存的所有南音资料,包括静态、动态的尽可能地征集、采集与记录下来,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保存于数据库,向全社会开放。与此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可以让海内外南音爱好者、学者便捷地从互联网上浏览、下载,最终达到保护、保存,传承、传播南音文化遗产的目标[4]。截止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了第二期,共录制指谱65套,散曲约300余首,包括声音图像并配有智能曲谱,同时还采录、修复了一批弥足珍贵的老唱片中约100余首曲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五大洲超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点击关注该网站,平均点击量10 000多次,高峰时段有超过10万次的点击量。充分显示出互联网时代传播无边界以及传播效力巨大的显著特征。

三、互联网技术下南音传承新模式的几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116/c40531-30544538.html。对于世界“非遗”南音的保护,传承是核心工作,若没有传承,就没有延续,没有延续就没有南音的永续存在。“全球化后现代语境下多元文化的融合、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音乐教育领域的合作研究,为世界多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5]互联网技术下的南音传承新模式有其显著特征和突出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承之重点与难点。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南音是维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情感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彰显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牢牢把握南音传承的要素乃南音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精髓。比如在精品线上课程《弦管传奇 古乐南音》第一模块中,泉州南音著名学者郑国权先生从南音的历史、发展与传承,讲述了南音的“前世”“今生”,让学习者充分了解南音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第三至六模块则分别从南音工乂谱、南音乐器与演奏、南音唱腔等方面介绍了南音本体的艺术特征。依托于互联网的南音传承需要明确南音传承的核心要素,更好地打造南音互联网的传承新模式。

再者,青少年群体文化认同感对南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青少年是传统文化的承接者和潜在的未来观众群体,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生力军和未来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与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应针对青少年群体这一特点,在南音传承模式的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南音微信公众号,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结合泉州南音融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激发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爱好,提升对“非遗”项目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逐步树立民族自豪感。此乃当前“非遗”南音传承新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播模式对于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6]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南音不再仅限于传统馆阁下的“小众传播”。借助于各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南音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时空限制被一一打破,由“小众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弦友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自己的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地聆听“非遗”南音,亦可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现场直播的南音大会唱、踩街、南音比赛等各种活动。除此之外,观众能够借助媒体交流平台(网站留言版块、视频“弹幕”系统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办方(官方媒体)可随时和观众在线互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总而言之,在当下互联网、大数据广泛运用的大背景下,南音传承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将网络技术与南音传承相结合,不断创新南音传承与传播新模式,进一步促进南音的传承发展,已然成为一个值得深思并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猜你喜欢
南音泉州学习者
泉州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李进杰的南音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