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路径研究

2021-01-03 05:38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华帅
区域治理 2021年47期
关键词:泰州市泰州第二课堂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华帅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一文中明确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高校第二课堂就是坚持以立德为重心、把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培养目的,让学生在高校课程教学的第一课堂之外通过参与企业游学、企业实习、社会调研、社会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暑期实践及各类竞赛等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2]。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就是要将红色基因、红色故事、红色旅游资源等诸多要素融入到第二课堂的红色教育中,让高校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深刻感知到红色文化的底蕴,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内涵。泰州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将该地区的红色资源融入到当地高校的第二课堂既是思政课程的延伸,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泰州市红色资源概述

泰州市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泰州地区与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泰州市红色资源的载体十分丰富,可分为红色旅游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4]。泰州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形成了有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5]。其中,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包括党史重要事件地、党的重要会议地、中共早期党员革命活动地、革命领导人的活动地、战役纪念地、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有泰州红色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故事、泰州民谣,比如,章枚和李增援创作的歌曲《黄桥烧饼歌》和《勇敢队》,解放前期创作的漫画标语《入城守则》等。此外,中国共产党带领泰州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还留下很多的小说、戏曲、舞蹈等大量非物质红色资源。

三、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红色资源和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6]。在当今国际形势下,红色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泰州高校应该通过加快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属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提升泰州市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泰州市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是泰州、苏中区域乃至中国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见证,共计有180多处革命纪念地,但是其区域分布、开发和保护并不均衡,发展且维护较好的红色资源基本分布在人口集中的主城区,但在城郊和农村的非主城区和人口分散的偏远地区,红色资源受关注度低、发展较差、维护程度也较低。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泰州市红色资源闲置,也使得泰州市部分红色资源长期由于缺乏整修和关注面临消失的危机。此外,泰州市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对泰州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因此将当地的红色资源尤其是非主城区的红色资源嵌入到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暑期实践等高校第二课堂,不仅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泰州红色文化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保护好泰州市的红色资源,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同时,泰州高校将第二课堂嵌入到非主城区的红色资源中不但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红色资源。

(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抵御西方思想的侵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用“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通过将泰州红色资源融入到当地高校第二课堂,正是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的主要部署,扎实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7]。高校学生正处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时期,大学校园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会左右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因此,应将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西方思想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渗透比较严重,泰州本地高校应将红色资源融入到第二课堂,不仅会增加红色资源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免疫力[8]。

四、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泰州市政府和本地高校的重视下,泰州市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第二课堂不仅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但是由于第二课堂在各高校开设时间短、开展困难大、检验成果难,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泰州市红色资源缺乏统一管理,资源利用不充分

泰州市红色资源的管理机构比较复杂,长时间缺乏一个专门的统管机构或协调机构负责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革命历史纪念场馆、遗址遗迹由民政、宣传、文化、交通、教育等部门多头管理,有的甚至下放给乡村管理[9]。泰州市第二中学对校内的“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进行管理和维护,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进行管理和开发,黄桥镇政府对黄桥战役纪念馆进行代管,蒋垛镇对苏维埃纪念馆进行监管,但其长期紧闭馆门,只有在重要的纪念日、活动日才会接待来客。上述情况不仅会造成泰州市红色资源的长期闲置,也使得泰州市部分红色资源长期由于缺乏整修和关注面临消失的危机。

(二)泰州高校对本地红色资源的推介有待加强

泰州高校在组织学生到重要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参观学习时,通常老师只能帮助学生完成对红色资源表面形式的认识,但是对其历史背景、思想内涵与外延、经典情节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探究[10]。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对泰州本地红色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梳理分析,另一方面是由于泰州高校缺乏对本地红色资源的宣传。泰州高校除了在校园中宣传本地红色文化,还应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讲好泰州红色故事。

五、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路径

(一)把握泰州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政治导向

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将泰州红色资源融入第二课堂的思想前提[11]。杨根思、沈毅等革命前辈留下的革命精神和锻造的优良作风是泰州红色资源中的红色基因,决定着泰州红色资源的性质与内涵,发挥泰州红色资源在当地高校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要旗帜鲜明地坚定政治立场和对泰州红色资源的认同。

对泰州红色资源的认同来自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泰州红色资源内涵、价值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要注重泰州红色资源在高校第二课堂中的学习及多样化思维的开发,善于从理论上引导学生对泰州红色资源的形成、发展背景及脉络进行把握,对泰州红色资源进行初步、整体性的认识,并结合社会现实,挖掘红色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深刻意义,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渗透在第二课堂中,激发学生对泰州红色资源的认同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定学生的政治导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泰州红色资源融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建立考评机制

红色资源是我党在长期革命中留下的宝贵资源,是大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宝贵精神食粮。泰州高校应立足于本地红色资源,前往党的重要会议地、烈士陵园、革命先辈的活动地等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以泰州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一些纪念场所,深切感知泰州的红色资源。泰州当地高校可以利用泰州红色资源,共同建设泰州红色资源社会实践基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泰州红色资源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为确保泰州红色资源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党员发展、评奖评优挂钩,建立起相应的考评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三)注重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建设

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泰州红色资源,将其引进校园及课堂,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更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建设是泰州市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路径之一[12]。

卡尔·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故可以通过对红色节日仪式感的重视,来营造红色校园氛围,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红色节日里,注重泰州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中的烘托,例如,在围墙、教室、楼道以及学生食堂等布置宣传标语、海报和举办“红色”图片展。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校举办红色专题活动,邀请泰州当地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参加校园红色文化报告会,利用校园网站、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将泰州红色资源实实在在地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展示泰州红色资源的魅力,以此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建设,使泰州红色资源及红色文化植根于大学生心中。

六、结语

红色资源是我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泰州高校将本地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第二课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提高对西方不良文化思想侵蚀的免疫力。泰州高校应借助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唱响红色主旋律,将高校的第二课堂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泰州市泰州第二课堂
幸福水天堂——泰州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项链
一道函数题的解法
泰州古韵
由表及里,深入探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泰州举办2011中国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