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2021-01-03 11:18王久武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5期
关键词:优化经济管理

王久武

(甘肃公航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而企业若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蓬勃发展就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改变以往的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这同样也是影响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起有关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现有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这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是企业在新时代经济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及特征

1.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

企业管理经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所以在企业的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工作一直是一项关键内容,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经济的全球化为各个领域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但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挑战。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负责资金掌控的关键内容,主要是指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的环境来进行的经济管理,对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市场的竞争势必会淘汰掉落后的企业,这是为什么要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因,只有符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最终避免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

2.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1)指导性

企业经济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经济管理所体现出的往往是高层的决策,下层工作人员往往会根据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进行相应的生产,管理人员同样也会根据财务目标来制定相关的方案,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落实经济管理的具体步骤,这也是经济管理具有指导性的重要体现。

(2)关联性

企业的管理是为了获取到更多的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环节都涉及到资金的使用,所以企业的资金管理与企业各环节的管理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其他环节的运行,因而关联性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又一大特征,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起企业的经济管理,充分认识到关联性的意义,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很大帮助。

(3)综合性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大,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用户、社会市场等都成为了企业经济管理所需考虑到的因素,再加上企业的经济管理本身就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各个生产环节,因此综合性同样是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之一。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1.高效整合企业资源

一个企业自身的各种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关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内部可以更为高效的整合资源,如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效率的提升就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不断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先进技术以及全新理念的不断引入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企业必须对已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从而使得企业获取到更多利润。

2.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的资源配置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实际资源利用效率,目前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企业各项管理流程的优化都有着一定帮助,另外,资源配置的优化除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外,还能增强企业对于运行风险的防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企业必须通过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源最大程度上的利用。

3.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

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通常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新时代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涉及到的却是整个企业,让企业全体员工意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目标之一。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利用经济活动将企业的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企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却有待提高,而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对那些经营不佳的企业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往往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时往往只是生搬硬套,并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特性来进行创新,造成企业的经营不佳。企业是一个整体,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不能仅仅只是考虑到某个方面,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对企业整体的经济进行一个科学的管理,但那些经营不佳的企业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导致企业的实际经济管理效果不尽人意。

2.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差距,市场经济模式与西方模式也有着较大差异,实际的经济管理框架不够完善,造成管理模式存在些许问题。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没有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来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时仍然采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将先进的理念技术融入进管理机制中,从而导致实际的管理效果不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如现如今国内企业许多仍然采用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扩大往往只能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高额的扩大成本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极易出现问题,而不进行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又难以得到提升,最终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另外,部分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造成实际的管理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机制要求进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对于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使得本就不够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对经济管理造成严重影响。

3.管理体制较为僵硬

受以往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企业虽然对以往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创新优化,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导致优化后的管理机制仍然较为僵硬,如各部门的工作没有明确划分、各环节的责任没有明确落实等,缺乏灵动性的管理体制势必很难在这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此外,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虽然是盈利,但是部分企业却过度看重经济效益,在实际的运营中没有重视起企业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只是单纯的将目光放在经济效益上,长期以往势必就会产生许多问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会大幅下降。

4.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的重要资源之一,有关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企业没有凝聚力,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的凝聚力差就意味着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企业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造成员工的工作热情较低,每天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前来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往往会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企业很难走的长远。另一方面就是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大多数企业将自身的经济效益看的过重,不愿花费额外的费用去进行员工的培训,导致员工未能及时学习到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就只能凭借传统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生产,极易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

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方法及策略

1.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进行高效济管理的前提便是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针对企业自身的状况来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详细做法为首先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据社会现状以及国家的政策要求来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使得企业满足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便是细节上的优化,经济管理关乎着企业的资金运转与资源分配,所以有关经济管理制度细节上的处理更需注意,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经济管理的清晰准确。最后便是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以保证经济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对各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出现因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经济管理出现问题,这在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实际经济管理模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创新管理理念,管理理念若是得不到创新,那么就很难从根本上完成经济管理模式的改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真正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借鉴成功案例并依照自身企业的特征来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为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切不可有安于现状或是生搬硬套的想法,这也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3.发挥管理者的职能,做好经济目标的确立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不仅要做到准确掌握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更要以身作则,为企业普通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对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另外,管理者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好企业经济目标的确立工作,以保证每项目标都是可行的,切忌好高骛远,设置一些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经济目标,从而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问题,对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也会造成一定打击。有关经济目标的确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规划,在对企业自身生产能力以及市场经济进行充分考虑后方可确定,一个良好目标的确立将会对整个企业的运行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理应引起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4.建立有关经济管理的考核机制

经济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落实,对此管理部门需制定完整的考核机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还对问题的及时发现有着重要作用。需额外注意的是,考核机制的建立需要与之对应的监督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核机制的落实,这就要求企业需在建立经济管理考核机制的同时建立对应的监督体系,定期对财务信息进行检查,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在对监督人员选拔时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考察,选择那些责任心较强的员工,避免监督人员出现消极监督的现象。另外,在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监督时可以采用实时监控等新技术,以便监督人员随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在监督工作人员科学操作的同时还能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出现人员与岗位不符的现象,这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样有着很大帮助。

5.完善企业经济组织结构

从我国目前的企业经济结构来看,我国企业整体来说还是较为保守的,然而这种保守的经济组织结构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对此企业必须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来对经济组织结构作出调整,将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需额外注意高新技术的运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新技术的运用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企业在进行经济组织结构的管理时积极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心,让员工明白企业的经济组织结构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不是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样管理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也应集思广益,征求各部门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在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这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同样有着一定帮助。完善的经济组织结构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对科学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部门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6.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相比于实际资金,企业的人力资源往往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在这个创新型的时代中,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决定企业实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完善的组织结构的实行都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因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所必须进行的改革,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要加强优秀人才的引入工作,优秀的人才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中流砥柱,所以企业应以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其次便是要重视起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开设专门的技术培训,从而保证员工可以掌握到最新的技术,最终实现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便是实行业绩评价机制,对那些有着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额外奖励,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减少混日子现象的出现,让企业上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之一。

7.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信息化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对此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时应懂得如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来对企业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经济管理模式相比于普通的经济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数据的观察进而有效的规避许多资金风险,所以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经济的变化,这对企业决策的制定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此外,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在企业与客户交流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向客户传达一个更为准确的信息,以便于客户对企业进行更好的了解,进而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五、结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当今时代下,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并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对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来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同时注意先进人才的培养与高新技术的引用,从而保证企业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有关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平时就要注重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在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这也是当今时代对企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企业而言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猜你喜欢
优化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