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脂翳源流考

2021-01-04 04:26何伟柳成刚黄云蕾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银海肝胆肝肾

何伟,柳成刚 ,黄云蕾

“凝脂翳”之名首见于明代医家王肯堂《证治准绳》[1],是指以黑睛生翳,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或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眼病[2]。在现代医学中相当于细菌性角膜炎,主要指匐行性角膜溃疡和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3]。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尤以年老体弱者多发,以夏秋多见,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常单眼为患,为急重眼病之一[2]。本文通过对古代医籍中本病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梳理其学术脉络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以期能对本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有所助益。

1 病名及症状特点

《证治准绳》[1]中首次提出凝脂翳这一病名,迄今已400 余年。后世多推崇王氏观点,亦有提出自己见解者,现总览历代医家对凝脂翳病名之相关论述,总结如下。

王肯堂《证治准绳·凝脂翳》[1]开篇即言:“凝脂翳,此证为病最急”,首先强调本病急重之特点。并提出本病并非单一因素致病,而是“所变不一,祸则一端”,认为病变起于风轮,后由不同形态发展终成凝脂,如风轮上或初起如星或成障,色白或黄,有米厭或无,均可变为凝脂;或于障内变出一块如黄脂者亦可成凝脂,故名凝脂翳。并总括本病“肥浮脆嫩,能大而色黄,善变而速长”之辨证特点。其中肥即翳障边缘不清,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浮即病变高出黑睛表面,稍呈突起状;脆即病灶如油脂之脆性,有一触即溃的危险,提示病变易于溃破;嫩系指病变新嫩,易向纵深发展,善变速长。

同时,王氏对其病变发展及预后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此证为病最急”,当“晓夜医治”。若迟,“待长大蔽满乌珠,虽救得珠完亦带病矣。去后,珠上必有白障,如鱼鳞外圆翳等状,终身不能脱,若结在当中,则视昏渺”。本病轻者可为以乌珠薄障,其边起星数点为主症之赤膜下垂证[1],亦可为“风轮生白翳”之星月翳蚀证[4],渐进可为窟、为漏、为蟹睛,甚则“盲瞽者十有七八”。并可以二便通畅与否分缓急:“二便燥涩,即是急之极甚。若二便通畅,祸亦稍缓”,强调本病为急重症。《审视瑶函》[5]中亦有“缓则膏俱伤,非枯应是凸,若不急早医,当作终身疾”的说法。

2 病因病机

凝脂翳的病位在风轮,即黑睛,内应于肝胆,病性可分为虚实两方面,虽病症简单,但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经整理可概括为外邪乘袭,目络不畅;肝胆火炽,煎熬神膏;气滞血瘀,目失所养;肝肾亏虚,内外合病4 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2.1 外邪乘袭,目络不畅

《黄帝内经·素问》[6]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眼位居高,故易受风邪。又言:“风者百病之始也”[6]。风为百病之长,且易与他邪相兼致病,如风邪夹热,风邪夹寒等。黄庭镜《目经大成》[4]云:“凝脂翳变……当名风火挟痰”。提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热袭目,煎液成痰,风火痰湿互结,阻于目络。清代顾锡《银海指南》[7]云:“风热郁于肝脾,两目赤脉贯睛,凝翳满目”。风热内郁肝脾,肝失调达,郁而不解,气机逆乱,横逆侮脾,脾土受肝气之克伐,脾气不能健运,痰湿内聚,兼以热毒,上扰黑睛而致满目凝翳。其亦言:“风寒郁伏肝肺,以致左目凝脂翳障,有变旋螺之势”。风寒犯肺,肺失宣肃,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不能濡养眼目,眼络不畅而致本病。

2.2 肝胆火炽,煎熬神膏

《黄帝内经·素问》云[6]:“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黄帝内经·灵枢》[8]亦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而肝胆相表里,可见眼病与肝胆关系密切。火为阳性,其性升腾上炎,且易伤津液,故《证治准绳》[1]言:“蒸烁肝胆二络,清气受伤,是以蔓及神膏溃坏”,认为火邪熏蒸肝胆二络,煎熬其神膏,伤其清气而成凝翳。后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5]、清代张璐《张氏医通》[9]皆引用此说法,且傅仁宇[5]对此进行总结概括为“凝脂翳生,肥浮嫩而易长,名为火郁肝胆”。

2.3 气壅血滞,目失所养

金代刘完素[10]认为:“目得血而能视”,血液循经脉上输于目,目得血所养而视物清楚。可见血液具有滋润濡养目络,通行津液的作用。王氏于《证治准绳》[1]提出:“若四周见有瘀滞者,因血阻道路,清汁不得升运之故。若四周不见瘀赤之甚者,其内络深处,必有阻滞之故”之理论,认为本病可由血液瘀滞,致津液不得通行,清汁不升,目无所养所致。傅仁宇沿用此说法,于《审视瑶函》[5]中提出“血滞神膏伤,气壅经络涩,热向脑中催,脓攻如风急”的病因病机,认为气壅血滞则伤神膏,甚则化热蓄腐成脓而致本病。后清代吴谦等继承并发展王氏观点,于《医宗金鉴》[11]言:“妊娠目病有余证……血分瘀血并凝脂”,指出妊娠期间患本病亦由血热血瘀所致。

2.4 肝肾亏虚,内外合病

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12]言:“气脱者,目不明”。又言:“音气并章,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也”。五脏精气为目,气血不行则目不明。《银海指南》[7]云:“气血两亏,厥阴头痛,兼之胃腑受寒,又伤肝肾,以致左目赤障凝翳”。认为内有肝肾气血亏虚致血不上荣,外有胃腑受寒,内外合病,故致左目凝翳。亦言:“肝肾素亏,兼之风郁化火,令目凝脂白翳,垂帘赤障,右目凝翳”。指出内有肝肾素亏,外有邪风郁而化火故致凝翳。

3 治则治法

凝脂翳的治疗最早可追溯到《证治准绳》[1],其首次提出通过二便燥涩或通畅来区分病证之急缓,并以通腑泄滞法治疗,亦首创点眼法和鼻法来治疗本病。而《医宗金鉴》[11]则首次提出治疗妊娠期凝脂翳的方药。其后,随着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完善,治疗方法日渐丰富,另提出吹法等外治法。通过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本病治疗的相关记载,总结凝脂翳治法如下。

3.1 内治法

3.1.1 发散疏风法 《张氏医通》[9]云:“翳膜者,风热重则有之,或斑入眼,此肝气盛而发在表也,翳膜已生,在表明矣,宜发散而去之;若反疏利,则邪气内陷,为翳益深。”总括应用发散疏风解表之法治疗因风热而致翳膜之症。后顾锡在《银海指南》[7]中提出用“羌活,独活,制香附,夏枯草,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甘草,枸杞子,焦于术,葱头,灯心”治疗“肝肾素亏,兼之风郁化火,令目凝脂白翳,垂帘赤障,右目凝翳”,认为此患者素体肝肾亏虚兼外感风邪,郁而化火,上犯于目,治宜攻补兼施,故以羌活、柴胡、葱头等药解外感风邪,加之枸杞子等药补其肝肾。其又言:“风热郁于肝脾,两目赤脉贯睛,凝翳满目”,方用“连翘,山栀,归尾,赤芍,生地,木通,甘草梢,羌活,薄荷,枳壳,菊花,桑叶,车前草”。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热之效以达退翳明目之功。虽为个案,亦遵发散疏风之法,且随证治之,见解独到,可供后人参考。

3.1.2 散寒养血法 明代顾锡[7]用理中汤、理阴煎合治“厥阴头痛,气血素亏,脾肾两经复感受寒邪,致左目凝翳赤障”,本病为气血俱亏兼胃腑受寒之虚证,宜用温补之剂。但仅祛脾脏之寒,则水不得温,仅祛肾脏之寒,则土不得暖,故合治之而病除。对于风寒郁伏肝肺而致左目凝脂翳障之证,《银海指南》[7]提出治疗当用温散风寒、养血退翳之法,并有以桂枝白芍为主药,配以当归、炙甘草、香附、苏叶、陈皮、杏仁、枸杞子等药治疗本病的记载。

3.1.3 通腑泄滞法 对于热毒炽盛,大便不通之阳明腑实证,多通腑泄滞以治之。王肯堂《证治准绳》[1]云:“凡目病有此证起……二便燥涩,即是急之极甚。若二便通畅,祸亦稍缓”。即言若见兼二便燥涩的本证即为急症,可用通腑泄滞法以缓此证。《目经大成》[4]中亟用小承气汤攻下腑实,以净其内,后用羚羊角、清肝散治其外,内外合治,清肝明目。大便通时,病情渐缓,改用消风活血汤,或防风散结汤、犀角地黄汤,立法处方较为丰富。近代眼科名医韦玉英根据此类患者热毒炽盛,体壮便实的临床特征,在辨证清晰的情况下,多采用上病下治,釜底抽薪,荡涤实邪热毒从大便而去的治疗大法。临证表明,病证相符,投药适时,取效速捷[13]。

3.1.4 清热化瘀法 对于肝胆火炽血热血瘀所致凝脂翳,多用清热化瘀之法。傅仁宇《审视瑶函》[5]拟方四顺清凉饮子治疗“郁迫之极,蒸灼肝胆……四周见有瘀滞者”之凝脂翳证。药用龙胆草、黄芩、生地黄、熟大黄清肝泻火,配以柴胡、当归身、桑白皮蜜制、枳壳、川芎、川黄连炒、赤芍等药清热化瘀以明目,并将此方作为治疗火郁肝胆、血热血瘀所致凝脂翳的主方。清代张璐于《张氏医通》[9]中对本病亦引用此病机,然所用方药却有不同,其认为治疗本病“当急用神消散、皂荚丸”。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14]中亦沿用张氏观点,且更加明确指出了以神消散和皂荚丸治疗凝脂翳之急症。《医宗金鉴》[11]云:“妊娠目病者……属血分者,多生瘀血,凝脂翳障,乃血分之热,宜用保胎清火汤以治之”。药用黄芩、生地黄、连翘清热凉血,配以当归身、白芍补血养血,川芎活血行气,伍以荆芥穗、炙甘草、缩砂仁、陈皮等药治疗妊娠期间血热上冲头目所致的凝脂翳,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安胎。清代名医韦文轩亦另自拟经验方柴胡黄苏汤泻肝清热以治之[15]。

凡兹各法,未可概述,但能随证应变,自免刻舟求剑之弊[7]。

3.2 外治法

3.2.1 点眼法 《证治准绳》[1]言:“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虽未言点何药可去,但证明凝脂翳可用点法治之。《张氏医通》[9]载:“凝脂翳……点药可去”。指出凝脂翳可用绛雪膏点去,且云其即宝鉴春雪膏,主药为炉甘石,其性甘温,具有明目退翳之功效。此外亦有治疗慢性长久不治之凝脂翳的药方,如《银海指南》[7]云:“千里光,鹅不食草,经霜桑叶三味煎汤,用原蚕砂桑柴灰,摊在绵纸上,以汤淋水,拌在甘石内,烧至硫黄色为度,取出,放露天出火气候用”认为可治一切年深老障凝翳。

3.2.2 吹药法 《张氏医通》[9]言:“诸外障,俱可用石燕丹吹之”。此为外障吹法。用药为炉甘石,硼砂,石燕,琥珀,朱砂,鹰屎白,冰片,麝香,用法为“上为极细末,每用少许点大眦”。此为外翳通用法。凝脂翳属外障,故可用此法。

4 小结

综上所述,“凝脂翳”自《证治准绳》由王氏立名一直沿袭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对凝脂翳病因病机认识逐步加深,辨证思路与治法各异,不断在前人基础上继承发展凝脂翳的相关内容,完善相关治法,并逐步形成系统。目前中医治疗多借鉴古人治法,并在外治法上增加了熏洗及湿热敷法和针灸疗法,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生素和手术进行治疗[17],故现考究其源流,整理如上,以期能为凝脂翳这一急重眼病提供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银海肝胆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oughts in Treating Eyelids Diseases in Essential Subtleties on the Silver Sea (《银海精微》)
银海扬帆三十载
两腿一分补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