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研究进展

2021-01-04 04:26郑晓骏沈乎醒徐倩孙心怡高卫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干眼泪膜泪液

郑晓骏,沈乎醒,徐倩,孙心怡,高卫萍

现今,伴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性干眼作为其并发症,近年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有研究[1]表明,2 型糖尿病可引起泪液分泌量减少和泪膜成分改变,造成泪膜稳定性下降、炎症风险增高、角膜周围神经病变、睑板腺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干眼的发生。糖尿病性干眼和普通干眼的临床表现均有异物感、疼痛、视力减退、畏光、眼干、眼痒,并且以异物感最为突出。该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还可影响视力水平[2]。同时,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干眼症状自行缓解,此种情况并非病情好转的表现,而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角膜敏感性下降所致[3]。因此,对糖尿病性干眼进行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优势和不足

1.1 西医的优势和不足

西医治疗糖尿病性干眼虽可迅速缓解干眼的临床症状,但却难以根治,并且毒副作用和局限性较多。例如:(1)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西医治疗各类干眼最为广泛的外用药,虽然可以缓解眼表的不适症状,但却治标不治本,并且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产生轻度的毒性[4]。(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局部治疗,虽然可明显提高眼表的健康指数和树突状杯状细胞的密度,并且其强大的抗炎效果能有效改善干眼的症状和体征,但存在诱发真菌、细菌感染,眼压升高和白内障等不良反应[4]。(3)自体血清。相比人工泪液,目前自体血清是治疗重症干眼最有效的西药。有研究[5]指出,通过自体血清搭配其他药物(如鱼腥草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疗效比单用自体血清的疗效更为显著。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血清制备较为复杂、药液易污染且需低温保存、只能在院内使用、强化管控以保证药液质量及治疗安全等诸多限制[6]。可见,现有的西医治疗手段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值得临床工作者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2 中医的优势和不足

糖尿病性干眼应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白涩症”“神水将枯”的范畴[7-8]。而糖尿病和干眼的病因病机都涉及到“阴虚”[7]。目前大多数临床中医医师[7-8]也认为,糖尿病性干眼的发病机制以阴虚为本,如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奉于目,则眼干涩不适等。治疗上,中医注重整体观念,重视对人体气血阴阳及五脏六腑功能的整体性调理,同时体现了治病必求其本。

另外,亦有研究表明,现今在已知的领域中,很多中药既可辅助控制血糖,又可治疗干眼。例如:(1)山茱萸不仅可辅助降血糖,其水煎剂还可增加干眼模型小鼠的泪液分泌,并起到抗炎作用[8-9]。(2)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不仅可辅助人体控制血糖,其水煎剂在消除干眼的炎症反应方面也具有确切作用[10-11]。(3)铁皮石斛不仅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其滴眼液也可效缓解干眼症状[12]。此外,非养阴类的中药如桑叶,不仅可以辅助人体降血糖,其水煎剂去渣后外用,还可快速缓解干眼症状[13-1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干眼虽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且相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少,但如若单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干眼,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1)疗程偏长、临床见效较为缓慢,患者依从性较差,从而难以长期坚持配合治疗[16]。(2)中医药现存的诸多理论依据仍有待进一步科学求证,暂时难以推广使用[17]。蒋梅霞[18]认为,现阶段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干眼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王金华[19]认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干眼依旧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3)许多中医药工作者临证时辨证论治的依据难以统一[18,20]。

综上不难发现,单独运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糖尿病性干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如果兼并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可提高治疗本病的有效率,甚至是治愈率,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运用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研究主要体现在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方面。同时,也有少数关于雷火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中药内服联合人工泪液

曹平等[7]将60 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润目汤(熟地黄15 g、枸杞子10 g、沙参10 g、麦门冬10 g、菊花10 g、薄荷后下6 g、蝉蜕10 g)加减内服,治疗4 周后,治疗组的各项干眼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润目汤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糖尿病性干眼患者的疗效可靠。王琳倩[21]将106 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 例。对照组予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熟地黄30 g、生地黄15 g、枸杞子15 g、五味子15g、当归15g、柴胡15 g、防风10 g、玄参10 g、沙参10 g、白芍10 g、薄荷5 g、甘草5 g)口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0%,远高于对照组的69.80%。蔡红莲[22]予49 例证属肝肾阴虚型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人工泪液联合疏肝润目汤(白芍10 g、当归10 g、茯苓10 g、党参10 g、五味子10 g、密蒙花10 g、柴胡15 g、枸杞子15 g、炒白术5 g、薄荷后下6 g、甘草3 g)治疗,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为93.88%,说明疏肝润目汤联合人工泪液对证属肝肾阴虚型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的疗效较好。冷仲禹[23]将50 例有糖尿病性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50 只眼)。联合组予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且联合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患者疗效更佳。

以上表明了中药内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疗效较好,同时也佐证了具有养阴明目功效的中药治疗干眼疗效显著[11]。

2.2 中药熏蒸及内服联合人工泪液

钟旻轶[24]为探讨中药熏蒸及内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疗效,将86 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予人工泪液点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生地黄20 g、天门冬15 g、南沙参15 g、玉竹15 g、葛根15 g、石斛12 g、当归10 g、麦冬10 g、枸杞子10 g、菊花10 g)熏蒸及内服。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体现在观察组的基础泪液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增长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曾素云[25]将158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方(葛根15g、沙参15g、玉竹15g、天冬15g、生地黄20g、石斛12g、当归10 g、枸杞子10 g、麦门冬10 g、菊花10 g)熏蒸及内服,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67%,优于对照组的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基础泪液分泌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上述研究,一方面通过数据证明了中药内服及熏蒸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性干眼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也证实了通过具有养阴、明目作用的中药组方进行熏蒸及内服联合外用人工泪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能够较好的延长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并增加基础泪液分泌量。这不但为改进西医治疗手段提供了实际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单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程偏长、见效较慢等不足。

2.3 雷火灸联合人工泪液

盛丽兰等[26]将88 例糖尿性干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人工泪液点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眼部雷火灸治疗。治疗3 个疗程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1%。且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雷火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

基于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干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指导性,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和应用。

3 展望

糖尿病性干眼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可影响患者的视力水平[27]。有研究[18,21]表明,相比单纯依靠中医或西医治疗糖尿病性干眼,中西医结合的治法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为中药联合西药,而中药、针刺、艾灸等联合西药的综合疗法的研究尚且较少,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可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干眼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竟是“干眼”找上门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吃口香糖,切洋葱时就不会流泪?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