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胃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质量评价

2021-01-05 19:31王金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8期
关键词:胃肠炎消失家属

王金绒

(荆门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门 448000)

0 引言

急性肠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肠痢疾菌感染、伤寒等有关,表现为冒冷汗、痉挛、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抽搐,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出现病情加重[1]。急性肠炎发病急,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极易出现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急性肠炎患儿而言,因行为不受思想控制,且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影响疾病的治疗,需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2]。本文将以近年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78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小儿急性胃肠炎78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9例,本研究在2019年10月开始,在2020年10月结束。参照组,16例是男性,23例是女性;平均(7.93±1.81)岁。研究组,17例男性,22例女性;平均(7.67±1.73)岁。纳入标准:患儿出现腹痛、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认知正常;资料齐全;患儿家属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其他胃肠道疾病;依从性差。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实施对症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抗菌、补液等。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儿家属讲述疾病有关知识,由患儿家属辅助治疗,使用玩具、电视等转移患儿注意力,详细记录患者的24h输入量,做好物理降温工作。

研究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①积极与患儿互动,积极与患儿沟通交流,引导患儿讲出不适感、自身想法,护理人员耐心、仔细倾听,与患儿配合,微笑或者蹲下,眼睛平视患儿,对患儿的内心变化进行分析,确保患儿充分信任护理人员,拉近彼此的距离;②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讲述疾病知识,其中包括疾病机制、病因、临床症状、危害和治疗机制及作用等,提升患者家属的认知能力;③指导患儿饮食,膳食均衡,加强营养供给,1岁以上患儿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肉末、稀粥、面等,少食多餐,禁食辛辣刺激、高蛋白、油腻食物,增加饮食量,配合补充口服补盐液。6个月-1岁患儿保持原有饮食习惯,采用单一辅食,包括米汤等。6个月以下患儿需暂停辅食,母乳喂养,母亲需增加饮水量,人工喂养者不可更换奶粉次数,平时喂养量一般喂养,适当饮食淡盐水;④关注症状变化,观察并发症先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关注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呼吸情况,腹泻患儿若提问升高,实施物理降温,枕冰袋或者头部冷湿敷,为患儿提供温馨、舒适、恒温恒湿治疗环境,确保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

1.3 统计学方法

详细统计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随后,抽取静脉血,对比两组患儿炎症指标,包括白介素-17(IL-17)水平,对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随后,评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SF-36量表,共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最后,向患儿发放护理质量调查表,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为χ2检验,%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参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研究组39例患儿中,发热消失时间是(1.34±0.36)天,脱水消失时间是(2.06±0.78)天,腹泻消失时间是(2.21±0.78)天。参照组39例患儿中,发热消失时间是(3.62±0.74)天,脱水消失时间是(4.17±0.57)天,腹泻消失时间是(4.56±0.97)天。研究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消失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T=4.7623,T=5.4512,T=5.4534)。

2.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参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研究组患儿护理前IL-17是(39.64±5.34)μg/L,CK-MB是(136.12±8.58)U/L;参照组患儿护理前IL-17是(39.71±5.18)μg/L,CK-MB是(136.54±9.69)U/L。

研 究 组 患 儿 护 理 后IL-17是(20.51±3.65)μg/L,CK-MB是(81.32±6.09)U/L;参照组患儿护理后IL-17是(27.83±3.27)μg/L, CK-MB是(98.45±7.17)U/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62, T=5.3462)。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

参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患儿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是(70.38±5.62),护理后是(91.45±4.37)。参照组患儿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是(70.96±5.47),护理后是(84.54±4.96)。

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35)。

2.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是97.44%,其中十分满意患儿共计21例,比较满意患儿共计17例,不满意患儿共计1例。参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是84.62%,其中十分满意患儿共计18例,比较满意患儿共计15例,不满意患儿共计6例。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χ2=4.6154)。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是因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引起,其发病与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饮食生冷食物等存在相关性。当前,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急性胃肠炎患者数量逐渐升高,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同时还应当加强护理管理,促进机体康复[3]。小儿急性胃肠炎者自控能力很差,性情暴躁,且爱哭闹、好动等,无法与医护人员有效配合,遵医嘱能力差,护理难度增加,护理质量无法保障。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小儿急性胃肠炎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整体性、全面性,使得患者感到舒适,广泛应用于临床[4]。急性肠胃炎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分别从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环境管理等方面开展,临床还症状有效缓解,且患儿能够遵医嘱用药与饮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5];同时,在科学护理干预中,通过给予患儿支持、关心与关爱,向患儿家属讲述疾病知识,提高家属的认知水平,确保患儿家属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效促进患儿治疗,改善预后效果[5]。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可见,研究组患儿发热、脱水、腹泻消失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IL-17、CK-MB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有学者[6]选取小儿急性胃肠炎进行研究,在入院以后应用护理干预,研究结果可见,所有患儿护理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患儿经过护理干预以后,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均证实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针对儿科患者制定的一种护理方式,针对小儿好动、哭闹等特点,护理人员使用和蔼动作、温和预期与患儿沟通交流,确保患儿充分信任医护人员,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主动面对治疗,促使护理配合度不断提升[7]。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胃肠炎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胃肠炎消失家属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