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新时代眼科专业人才

2021-01-05 23:09夏清艳毕宏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葡萄膜眼科视力

夏清艳,毕宏生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眼科,吉林 长春;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 济南)

1 坚信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科学性,不断创新,创立“清火柔肝明目”的治疗大法

导师所在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为国家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十二五”重点专科,“十二五”重点专病葡萄膜炎协作组组长单位。导师本人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年来在全国眼科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本单位在中西医结合眼科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老师特别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医是国粹,必须发扬光大,只有不断传承、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今天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要吸收有用的、能促进中医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以中西医结合为核心准则。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毕老师拥有一种宽容博大的情怀和追求卓越的气度,正是因为老师践行中西医并重、与时俱进积极心态,才使他成为中西医结合眼科界的领路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良医。

葡萄膜炎是一类复发率高、致盲率高的免疫性致盲眼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患的分布特点与发病类型多与其所处地域、遗传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相关。本病起病急剧,突发视力下降,在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时容易复发。其“复发-好转-复发”这种无休止的状态造成了眼组织及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本病多发于青、壮年,致使其过早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且致盲后一般不可逆转,因此葡萄膜炎较受医学界重视。毕院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免疫系统疾病及低视力康复方面的优势,开创了葡萄膜炎“火热为标,肝胆为枢,五脏为本”的病机理论,认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清肝泻火为主,一味攻伐易劫伤肝阴,使肝阴损耗,肝失条达,使疾病迁延不愈。叶天士《类证治裁》亦称“肝为刚脏……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认为“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毕院长带领其团队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柔肝祛火明目,经枢标本兼调”的治疗大法。葡萄膜炎患者起病之初,当为标实之证,此期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清热祛湿,兼以柔肝明目,泻中寓柔。若反复发作,或治疗失当,或全身病变久病不愈,以致肝肾虚亏,则后期以本虚为主,或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在滋阴补肾柔肝的基础上,兼以清火、化痰、祛瘀,柔中寓清,攻补兼施。清火柔肝明目贯穿始终。本方法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减少激素依赖及副作用。创建的葡萄膜炎“理法方药”完整体系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工作

近年来,由于青少年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视力损害日益增加,使我国视力低下的青少年及儿童急剧上升,在大学生中近视患病率高达80%~90%,更为严重的是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已超过30%以上,而且呈现出“患病儿童年龄越来越小、发病率越来越高、近视程度越来越重”的趋势。这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显著降低了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对青少年健康问题既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近视防控”具有政府工作特色,目前国家重视,社会急需,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孩子们以近视为主的视力健康问题出现了高发、低龄化两个明显特征,一旦真性近视很难治疗,应当“以防为主、防控结合”,这就要求防控节点前移,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抓起。应该进一步明确多部门协作的防控机制,建立政府部门为主导的防控体系,形成以医疗和教育为主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他呼吁加大对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的关注,政府及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开展广泛合作,建立科学防控网络,按照“科学防、规范治、防治结合”的原则,真正提高患儿的低视力康复。

毕院长多次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研究,先后走遍全省17个地市,带领宣讲团面向学校、社区、乡镇各级卫生保健人员,组建了一支专业、规范的防控队伍。作为山东省开展防治工作的牵头单位,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下,积极科学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防治青少年视力低下,提供了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的防控方案,形成了优势明显的青少年低视力康复防控体系。通过普查为千万中小学生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每年为超过几十万名的视力低下儿童提供优质的检查及治疗;利用眼科学、视光学和中医药特色技术优势,以学校眼视光教育为基础,以视力康复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矫正及预防干预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有效防控了山东省青少年的视力低下,建立了享誉全国的“山东模式”。

截至目前为止,山东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控中心已为全省逾800万学生进行了免费眼视光学检查;同时建档立案,成绩喜人。与几年前相比各年龄段的低视力人数有明显下降,实现了治疗假性近视、防止真性近视发展、控制高度近视加深的防治目标,在山东省,形成了以省教育厅和卫计委批准成立的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为核心的防控网络和体系,在全省开展青少年儿童视力低下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毕院长强调健康中国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为实现强国之梦的目标源源不断地输送健康的生力军,使中国的下一代以健康的体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教学相长,注重学生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毕老师作为博士生导师,平时除了完成临床工作外,还教学育人。他非常重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学术上强调临床与科研齐头并进,全面继承,大胆创新,且数十年如一日,教学之余,深入临床,临床之余,精研理论,着力笔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宏生教授先后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重点课题,在SC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几百余篇。研究所内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视觉分析三级科研实验室,设有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拥有独立的眼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眼科免疫实验室、眼科药理实验室、眼科病理室、眼科显微手术实验室。同时设有SPF级的动物饲养条件。这些国内先进的实验条件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正因为有着国内顶尖的实验室,他要求本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要发表一篇SCI论文,博士研究生发表两篇SCI论文,使研究生的临床与科研并进。同时率领科研团队进行多项医学教育研究方面的科研课题立项。

进入21世纪以来,转化医学日益成为引领现代医学研究与发展的核心[1]。它遵循循证医学,学科间通力合作和“以患者为中心”“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知识的交叉整合,促进基础研究快速高效转化临床且及时反馈,为防治和诊疗疾病提供新策略[2]。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工作者密切结合,以提高医疗整体水平。它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探索适应现代转化医学要求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

通过在“理论知识储备”阶段确立临床导师负责制,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探讨分析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课题凝练”阶段指导研究生从临床实践中凝练课题,实施临床与基础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在“基础科研能力训练”阶段进行Seminar教学;在“科研成果形成”阶段由导师组联合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等方式;促进眼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3]。

随着转化医学理念深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及发展规划,大型综合医院亟待培养一批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来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培养临床与科研高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初步进行了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

在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阶段,必须倡导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思想观念,奠定培养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基础;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增强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能力,以临床工作为起点,培养研究生基本临床技能,使临床型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夯实其科研能力;在科室专门配备的科研型第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加强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项目标书和论文的写作,促进其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4]。

毕老师在眼科学的神圣殿堂不懈追求,坚持公益事业矢志不渝,深入基层。在他的免费救助下,许多曾在黑暗中痛苦挣扎的人们重见光明,他脚踏实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持之以恒地服务群众、关注社会、奉献社会、回馈社会,为社会的和谐美好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猜你喜欢
葡萄膜眼科视力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保护视力等
关于葡萄膜炎的那些事!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