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5 07:50于琛
考试周刊 2021年94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化学微课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下没预习课上起点低、实验靠说教过程靠想象、认知太抽象效果没保障、教师偏强势学生受束缚,展示微课出现的时代背景;然后简述微课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金钥匙,确定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重要价值;接着详细论述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开展翻转教学提升认知起点、开展视频教学辅助实训认知、开展直观教学满足认知需求、开展主体教学释放生命活力;最后概述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再思考:趣味性、过程性、实效性,以此完成对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探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应用;高中生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下,教师纷纷向化学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更积极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新资源、新方法和新手段,力求为高中生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和素质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其间,基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微课资源逐渐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先进性、直观性、科技性和实效性,因而逐渐成为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新研究内容。

二、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既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优劣的试金石,也是引入新资源和新手段的可靠依据,更是教师反思教学、总结问题、寻找方法的出发点。

(一)课下没预习,课上起点低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持着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为高中生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起点,“从零开始”地跟随在教师身后启动化学认知。因此,高中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课堂认知,仓促应战中难以全效释放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零起步的高中生也难以拥有较高的认知效率与探究层面,从而导致高中生在课下如果没有好好预习课本内容,在课堂探究中也只好低效认知。

(二)实验靠说教,过程靠想象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由于准备烦琐、过程严谨和监控困难而很少开展。因此,教师经常习惯性地用说教活动代替实验教学。这样,教师的简单说教“迫使”高中生只能进行主观想象,将教师描述的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一一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因而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的实验认知。因此,高中生需要一种更为真实、直观的实验认知途径,才能够优化实验素养。

(三)认知太抽象,效果没保障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化学知识属于微观范畴,而以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的说教活动很难将抽象复杂的微观变化过程如身临其境般地展现出来,无法给予高中生强烈的感官触动和认知印记。因此,教师无法为高中生的化学认知提供科学、有效、直观的教学平台和探究过程,不仅造成了教学过程的抽象、枯燥,也导致化学知识晦涩难懂,毫无趣味性,使得高中生容易滋生厌烦心理从而造成低效认知。

(四)教师偏强势,学生受束缚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说教活动是最主要的课堂活动,因而教师自然就在化学课堂上成为强势角色,操控着高中生的认知对象、思维方式、交流内容和合作探究。因此,这种“教师领着学”的教学模式漠视和浪费了高中生已经具有的强大认知力、思维力、探究力和发展力,也难以给予高中生足够多的交流机会、合作空间和探究区域,从而使高中生在化学认知过程中受到很大束缚和挤压。

三、 微课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金钥匙

微课是一种指向明确、内容单一、简洁明快、灵活多样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能够非常精准地针对高中生的化学认知提供定向服务。因此,以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微课能够成为高中生进行化学认知的辅助,也能够成为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金钥匙,直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微课能够帮助高中生进行课下预习,代替教师帮助高中生进行部分知识区域的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启迪高中生的认知思维和探究角度,进行方向导引。微课还能够为高中生提供真实可见、翔实有序的实验视频资料,因而能够有效帮助高中生在“见多识广”中积累充足的实验信息,能够为真正的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微课不仅能够实现高中生的直观认知,提供强烈的感官触动和心理触动,还能够有效辅助高中生的主体认知,直接助力高中生的成长。

四、 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微课能够给予高中生创设一个科技化、先进化、直观化和趣味化的化学认知平台,因而能够成为教师优化化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

(一)开展翻转教学,提升认知起点

翻转教学是化学教学体系中的一朵奇葩,旨在实现高中生的课下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去解放高中生的认知手脚,推动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认知的准备阶段和实现阶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主观认知输送给高中生,以此实现对高中生的良性干预,切实提升高中生的课堂认知起点。

以必修一的“离子反应”为例:

“离子反应”与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酸碱盐反应”内容一致,因而教师完全可以组织高中生针对“离子反应”进行翻转教学。首先,教师要让高中生进行课下预习,通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和借助“酸碱盐”知识基础去实现对“离子反应”的初步感知。然后,教师利用微课为高中生提供“复分解反应、盐类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络合反应”这四种非常具体的离子反应类型,以此帮助高中生对离子反应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高质量认识。最后,在化学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微课引导高中生对“复分解反应、盐类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络合反应”这四大离子反应进行深度探究和集体讨论,借助高中生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去有效整合个人的认知结果。

(二)开展视频教学,辅助实训认知

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辅助实验教学,提供实验视频,让高中生在“眼见为实”中高质量熟悉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借助强烈的感官触动和视觉体验去强化高中生的认知效果。這样,高中生在未来的实验教学中就会获得强大的信息支持,借助视频信息中的知识积累去指导自己的实验探究。因此,视频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强大辅助,能够高效促进高中生的信息积累。

以“萃取实验”为例:

萃取实验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实验之一,虽实验难度不太大,但对高中生实验操作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高中生提供实验视频,让高中生借助实验视频去熟悉萃取实验的前后顺序、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高中生要注意混合液体的总量不能超过分液漏斗容积的三分之二,还要注意用力振荡时不要忘了启动开关进行排气,更要注意将下层液体从下面漏斗口放出以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直接倒出来。这样,高中生就会借助萃取实验视频提供的感官触动与视觉体验牢牢记住实验过程和操作要领,自然能够为以后真正的实验操作积累下非常多的认知信息和能力储备,直接助力高中生实验认知的高效开展。

(三)开展直观教学,满足认知需求

微课不仅能够借助视频辅助实验教学,还可以借助动画课件帮助高中生直观看到抽象复杂的化学反应,以此具化展现化学知识,提升高中生的认知效果。高中生虽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却仍然在化学认知过程中倍感枯燥乏味。因此,微课资源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使处于微观世界中的化学知识“无所遁形”,彻底满足高中生进行化学认知的主体需求。

以必修一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

本部分内容也与初中化学具有紧密联系,认知难度也不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通过多媒体设备为高中生直观展现金属的物理通性,尤其是在金属光泽方面,能够让高中生留下深刻的直观认知印记。教师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实验器材为高中生展示金属的延展性和传导性,让高中生直观看到不同金属的不同物理性质。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微课为高中生总结好金属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的潜在规律,如置换规律等。在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知识总结中,教师还可以为高中生提供铝、镁、铜、铁等不同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视频,让高中生亲眼看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以及生成物颜色等。

(四)开展主体教学,释放生命活力

高中生不仅具有较高的认知力、思维力和合作力,而且还具有强烈的认知积极性和探究主动性,因而具有强烈的认知兴趣和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资源优化和指导高中生的主体认知与合作探究,并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认知空间、探究领域和合作契机,尽情释放高中生的生命活力。高中生思维开放,活力十足,因而只要教师善于引导,高中生就会欣然而往、全力以赴、快乐认知。

以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为例:

“化学反应速率”这部分化学知识虽较为复杂,认知难度却并不大,因而特别适合高中生进行主体认知、集体讨论和合作探究,以此开发出高中生群体的智慧和团队合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内容去引导高中生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主体认知和合作探究,并以此讨论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反应速度和反应效率”方面的实际影响。为了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合作探究效果,教师还要借助微课资源为高中生提供具体实例,让高中生亲眼看到不同外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率,以此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

五、 微课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走向科技化、直观化和高效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因而微课自然也会顺势而发成为化学教学的有力抓手,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加以完善。

第一,教师要注意微课使用的趣味性。化学知识较为抽象深奥,导致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微课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能够让高中生在耳目一新和赏心悦目中欣然接受。

第二,教师要注意微课使用的过程性。为了克服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教师要借助微课资源满足高中生的直观认知需求,借助一些动画展示为高中生直观展示微观世界的变化过程,借助感官触动和视觉体验强化高中生的认知效果。

第三,教师要注意微课使用的实效性。教师在微课使用中要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切实帮助高中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某个问题,并借助体系化的微课资源持续有效地推动高中生进行知识学习、信息积累和能力训练。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是化学教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也是微课资源的设计者和传播者,更是高中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注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微课为教科研对象,积极探究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应用,并以此有效解决化学课堂上的现实问题,真正实现对化学课堂的资源优化、过程具化和效果提升,助力高中生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和素质发展,就必然会推动高中生的课程学习和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钱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11):52-53.

[2]陈晓云.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5(3):76.

[3]黄俊峰.微课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2):98-99.

[4]胡贵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08-109.

[5]张勤.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4):3-4.

[6]陶麗红.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5):89-90.

作者简介:于琛,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化学微课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