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重组 一线串通 技术融合

2021-01-05 03:35苏国东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授课正方形

苏国东

[摘  要] 教材“正方形”的内容不到两页篇幅,教学中对内容的处理直接影响正方形在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笔者从拓展教材、重组整合、重设题目、技术融合的角度,设计了一节别出心裁的新授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较显著效果.

[关键词] 别出心裁;正方形;新授课

引言

人教版八年级教材[1]“正方形”一课的内容不到两页篇幅,教学中对内容是照本宣科,还是改造重组,直接影响着正方形在本章所处的知识地位和发挥作用. 笔者经过研究,设计了一节别出心裁的“正方形”新授课,经教学实践,效果显著.

教学案例

1. 创设情境,讲授新知

(1)知识回顾. ?摇

教师在几何画板中制作两个平行四边形,邀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经历矩形和菱形的生成过程. 一位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拖动成直角得到矩形,一位把一组邻边拖动至相等得到菱形. 教师点击动画按钮一步步呈现矩形和菱形的定义,如图1.

教学分析  对旧知不能三言两语带过,而是重现其生成过程,利用几何画板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2)正方形的定义.

教师设问:“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角特殊化后再把边特殊化,或把边特殊化后再把角特殊化,会变成什么图形?”学生充满了好奇心.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尝试操作,均得到了正方形. 仿照上述定义,师生共同得出正方形的定义,如图2.?摇

教学分析  有了矩形、菱形的铺垫,进一步把边和角特殊化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两种方式殊途同归,学生对正方形的产生过程有了深刻理解,定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把正方形的判定教给了学生,只欠规范表述.

(3)正方形的判定.

“能否用一幅图简洁表示整个变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画出图3,借助图中各种四边形的符号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等式”,即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1:+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相等=□(定义);

而+一个直角=□,所以“判定2:□+一组邻边相等=□”;

同理,+一组邻边相等=◇,所以“判定3:◇+一个直角=□”;

把判定2和判定3结合起来,有“判定4:□+◇=□”.

教学分析  基于前面环节的巧妙设计,学生已能够把亲历的变化过程表示成关系图,得出判定方法,本环节也是对本章各种图形判定的一次有效回顾. 用简洁的式子更能体现各种联系,有助于记忆.

(4)正方形的性质.

教师用集合形式表示出几种四边形的包含关系,让学生填写正方形的位置(图4),由此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

因此正方形具有它们所有的性质,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探索正方形的性质,在表1的相应空格打“√”.

学生在填表中更发现了技巧:先勾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于后三种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都勾选;再勾选矩形特有的性质,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所以矩形的性质也都勾选,菱形也一样处理.

最后把正方形所有的性质分类汇总(结合图5),板书如下:

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 轴对称性: 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分析  正方形的性质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环节借助表1把各种四边形的性质再次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能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也对本章各种图形的性质进行了全面梳理. 从探究填表到括号归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1.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四边相等

B. 四个角都为直角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 正方形添加一条对角线后,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________三角形,若添加两条对角线,则图形中共有____个________三角形.

3. (2014苏州改编)如图6,正方形ABCD中,∠ADB=______°,若AC=2,则BC=______,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

4.(2014海口期末)如圖7,Rt△ABC中,∠ACB=90°,CD平分∠ACB,DE⊥BC,DF⊥AC,则CFDE______正方形(“是”或“不是”).

5. (2005天津改编)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交点,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

A. AB∥CD,AB=CD,AC=BD

B. AO=CO,BO=DO,AC⊥BD

C. AO=BO=CO=DO,∠ABC=90°

D. AB=BC=CD=DA,∠A=∠B

6. 如图8,E,F,G,H分别是正方形ABCD四边上的动点,且AH=BE=CF=DG. 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第1题、第2题、第4题全体学生基本达标. 第3题求BC的长时学生提出了三种解法,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的克隆功能克隆出了两幅图供三人(三种解法)上台讲解:一位借助△ABC从斜边算出直角边;一位联系第2题利用△BOC从直角边算出斜边;一位联想到等面积法,利用正方形的面积S=BC2=AC·BD求出BC.

第5题各选项均有较多条件,教师以A项作示范:由“AB∥CD,AB=CD”可得平行四边形(在上方画?荀),添加AC=BD得出矩形(写成:?荀+“AC=BD”=□). 学生仿照此法完成其他选项的讲解.

第6题需要综合运用性质和判定. 作为解答题,教师先作前半部分的板书示范,让学生规范书写余下过程. 教师使用希沃授课助手把学生的解答拍照上传到希沃白板中,再请该学生上台讲解,教师点评.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该题的内涵,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拖动EFGH的顶点,在变化过程中验证它始终是正方形,并让学生思考:EFGH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分析  题目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本环节题目经设计改编,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 把题目条件转化为带符号的式子,提炼出高效解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3. 拓展运用,探究提升

(1)方法拓展.

第5题的A项、B项、C项都利用了对角线来判定四边形的形状,教师引导学生把对角线的方法添加到图3中. 结合判定4——“□+◇=□”——学生认识到判定正方形还可以走对角线这条路,逐步完善关系图(图9).

通过齐答和个别提问的形式完成第7题,巩固新学的判定方法:

7. 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      )

(2)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      )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      )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 (?摇?摇    )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注重层次性和逻辑性:前面环节学习和巩固了边和角的判定方法,本环节再进一步学习对角线的方法,学生不易混淆. 第5题又为对角线做了铺垫,使本环节更加顺畅.

(2)探究提升?摇.

8. (2012呼伦贝尔改编)如图10,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DFA是正方形,请至少写出两种添加方法. (不需要证明,可添辅助线)

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利用希沃白板的计时器计时. 学生积极性高,思路开阔,找到了多种方法. 教师提前制作几何画板课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添加辅助线”“拖动A点”等操作并讲解.

生1:添加∠A=90°. 由三个直角得到矩形,连接AD,“三线合一”得AD是角平分线,DE=DF,所以EDFA是正方形,跟第4题一样.

生2:添加DE∥AC. 通过同旁内角也能得到∠A=90°.

生3:基于生1的做法,还可证出△AED≌△AFD,AE=AF,所以AEDF的四边相等是菱形,加上直角就是正方形.

生4:添加E是AB的中点. 这时DE是△ABC的中位线,也能得到DE∥AC.

师:添加E是AB的中点后还有其他证法吗?利用生1连接的AD?

生5:“三线合一”得出△ABD是直角三角形,DE是斜边的一半,可得AE=ED,后面跟生3一样.

师:很好,生1、生2、生4都用到了“□+一组邻边相等=□”,生3、生5都用到了“?荀+一个直角=□”(教师在板书). 还有同学挑战吗?

生6:连接AD,前面的同学已证出AE=AF,DE=DF,故AD垂直平分EF. 我添加EF平分AD(图11). 这时AED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对角线垂直就是菱形,加上直角就是正方形.

师:他从平行四边形入手,还用上了刚学的对角线的判定方法. 非常精彩!(台下阵阵掌声)

教学分析  通过一道添条件的开放性问题,贯通了从矩形、菱形到正方形转化的知识脉络,学生思如泉涌,创新意识强,通过交流展示、一题多解,将整堂课的氛围推向了最高潮.

4. 课堂小结,深化理解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享的方式进行小结,根据分享的内容,用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工具逐一呈现,如图12.

教学分析  梳理本课知识框架,总结解题方法. 思维导图工具能帮助师生将思考过程变得可视化,提升环节参与度.

设计与反思

1. 明确要求,拓展教材

教材内容不足两页(P58~59),指出了正方形各边、各角相等,具有矩形、菱形的性质,要求学生表示出各种四边形的关系,没有具体表述各种性质判定. 《标准》[2]的内容定位是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判定,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层次较高但内容不够具体. 《考纲》[3]的考查内容则比较详细,对本课的各种性质判定基本都做了明确表述. 《标准》《考纲》对矩形、菱形的要求和表述则基本一致.

可能考虑到正方形在小学已有接触,相关性质判定在前三种图形中已给出证明和应用,所以教材在这一课花的笔墨较少,但教学和考核标准与前三种图形是一致的,这决定了本课需要拓展教材,定出详细具体的教学内容.

2. 重组整合,一线串通

结合前三种图形对应的教材内容和《标准》《考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课各种性质和判定的具体内容. 若按传统顺序“给出定义、总结性质、证明判定”来教,一是不具备连贯性,二是相当于照搬矩形、菱形的教学,花费的时间更多. 另外,考虑到教材对各种四边形的关系也作了要求,故需重组内容.

经研究,正方形的定义及推导过程就是它的各种判定,按“定义、判定、性质”的顺序更连贯. 正方形作为最特殊的四边形,定义推导应从平行四边形开始,要涵盖前三种图形并总结各种四边形的关系,因此本课必须整合本章内容. 最终确定为“从平行四边形变成菱形、矩形再变成正方形”,通过这一过程,把各种四边形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关系一线串通.

3. 切合目标,重设题目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正方形的定義、性质和判定,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性质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教材包括的一道例题、六道练习题,对图形性质和判定的运用考查力度、范围不足,不可照搬,部分需重新设计.

择优选用教材题目,如第2题、第6题、第7题源于P59例5、P62习题14、P60练习3;第5题原创,一题考查多种图形判定;其余选自或改编中考题和经典考题. 以达到内容全面覆盖教学,难度有层次提升,解法能发展能力、体现思维素养的目的.

4. 技术融合,凸显主体

《标准》指出“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本课结合几何画板、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等新媒体新技术搭建平台,设计了多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新知环节让学生参与探究图形变化、填表归纳;在练习环节拍照展示,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一题多解.

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了表达能力和创新应用意识,培养了勇于探索质疑的宝贵精神,提升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新媒体新技术创设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具有更强生成性,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龙才等.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数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新授课正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正方形大变魔术
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学讲计划”下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浅议高中数学新授课的多样化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