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体能素质策略探究

2021-01-05 02:45邵海伦
人物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邵海伦

摘 要:体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体能素质,小学生阶段是提升体能的基础阶段,也是养成阶段,目前很多学校只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上课流于形式,甚至缩减学生锻炼时间,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越来越被家长和社会所重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能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能素质

身体素质提高离不开体育锻炼,虽然现在生活水平较高,小学生的身高和营养都比较合格,但是普遍存在耐力差,爆发力差,肺活量比较低等各种现象。这些体能素质比较低,将来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以及后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采取可行性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技能。

一、教师自身要重视体能训练

小学体育课程不能成为走过场、走形式,简单的做几个动作,做一些游戏,就完成了教学过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和心理特点制定出可行性的训练策略。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能素质主要包括身体机能,身体均衡和心智水平。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多给学生体验机会和锻炼机会。比如在障碍跑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愿参与或者敷衍了事。教师可以在障碍上设置一些学生喜欢的小礼物,让同学们进行所谓的障碍跑优先者会获得自己喜欢的小奖品。这就像通关游戏一样,让学生们充满兴趣都主动参与,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二、充分利用教学设施进行体能训练

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也会对体能训练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确保学生安全的完成训练,教师和学校必须对体育教学的基础设备进行完善,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应该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的设置训练强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然后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和兴趣爱好,划分相应的活动小组,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学习和训练,有助于体能训练效果的提高。

三、優化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前,需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明确不同体育运动形式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的一般是快跑、跳绳等简单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多是足球、羽毛球、排球等相对复杂的活动,而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应激反应而产生肌肉酸痛乃至关节扭伤等问题。对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能力,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逐步强化学生对于训练的适应能力。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在教学活动实施前,还应该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使得其肌肉能够得到放松,配合理论知识、运动技巧和注意事项的讲解,能够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的体能可以通过科学的锻炼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做好心理辅导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特征,注重细节把控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一方面,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合理指导,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如果发现明显的动作或者方法错误,应该及时指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确保其不会因为错误的动作而产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好训练活动中的细节把控,通过演示、动作拆分等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体育。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强调小组内部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同时,也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相应的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认清自我,彼此学习,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实现体能素质的提高。

五、控制训练强度

教师在设置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对训练的强度进行合理把控,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运动损伤。第一,应该关注教材内容。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强调体能训练的循序渐进,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把握训练监督系数,以教材为主线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者调低体能训练系数,确保体能训练能够与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保持基本一致。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对体能训练项目进行合理选择,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强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有学生的体能都可以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和目标,避免不恰当运动项目或者训练强度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的损伤。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保证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效率,确保学生的体能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梅宇轩.不同情境下提升学生体能学练方法探析[J].田径,2020(11):34-36.

[2]杨凯利.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6):42-43+46.

[3]童伟.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提升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90.

[4]卓志超.运动教育模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5):94-95.

[5]陆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体能的策略研究[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