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下工业分析撰写心得浅谈

2021-01-06 09:12□汪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微规模情况

□汪 为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其生存发展状况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宁吉喆局长对统计系统提出了“中小微企业统计监测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要求。对小微企业的运行情况和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监测分析既是统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展示统计工作成绩、提升统计地位的良好契机。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以“四经普”的290 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千万个体户为抽样框进行的科学跟踪调查,掌握了翔实的规模以下工业长周期的生产经营数据,但从统计局系统撰写的分析看,这方面的专题分析数量较少,而且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人在规模以下工业分析撰写上寻觅探索时得到领导和同事诸多帮助,获益良多,将前辈传授的经验进行整理,浅谈本人小小心得,供从事抽样调查分析工作同仁参考之用。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分析撰写的最大体会是“功夫在诗外”。数据分析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是摘桃子的时候;而前期的数据收集、审核、整理,是种桃子的时候,前期工作决定了数据质量,也决定了我们还没动笔的分析准确与否,基于抽样调查设计的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尤其如此,所有填报错误、工作失误、人为干扰都会因为权数的扩大效应几何级放大,加上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基础较差,统计力量较为薄弱,做好基础工作尤为重要。

要做好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分析,首先要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夯实数据基础,强化制度建设和源头数据管控,加大数据审核力度与广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数据审核的过程也是发现新情况、新动向、新亮点的过程,如我们曾在查询中发现一家企业用工人数下降、薪酬遽升的异常情况,核实后发现这是一家科创型企业,与地市沟通中了解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规模以下企业被倒逼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调研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数据分析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企业整体情况,但企业的个性化特质也会被数据的海洋所淹没掩盖,面对面和企业交流除了能得到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还能让我们对数据形成原因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在理性认识上增添感性思考。基层同志承担了具体而微的企业常规指导工作,对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非常熟悉,要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所知所长。

三是加强分析撰写学习。一是学习优秀的统计分析,不仅要学习规模以下工业有关分析好的写法,也要学习规模以上工业和总队撰写的小微企业分析,以及经信、税务、市场监管等外部门撰写的中小微企业分析研究材料,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材料学习可以让我们跳出既有模式,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看问题;二是学习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年初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常务会议,及时掌握中央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部署,特别是涉及小微企业的重大动向。三是国家局和省局关于经济形势的解读,国家及省局新闻发布的内容对锚定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运行态势都极有帮助。

通过查、找、走、学在数据报送完成前就能了解规模以下工业大致情况,掌握主要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写什么?怎么写?

刚入门的时候总觉得“规下”没什么可写的,“规上”报表动辄几十个指标不同,按轻重、规模、地域,园区,战新、数字化等分类,罗列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规下”只有9 个经济指标和一份问卷,因为是抽样调查还会涉及样本量太小,小地域代表性不足不能分析的问题。单从指标数量上讲,规下可写的东西确实不够多,但从指标结构上看,我们既有经济指标,又有从业人数、职工薪酬的劳动工资指标,还有景气指标:可以写生产情况(增加值)、效益情况(营收、利润、用工、税金等),并根据调查指标派生出劳产率、百元收入成本,营业收入利润率等比较指标;在问卷利用(景气、产能、订单、问题、招工、贷款、资金、投资、税收优惠等)上也是大有可为,可以通过问卷数据特征和调研走访时鲜活的例子结合起来,形成规下特色的分析,既可以写综合的问卷情况,也可以就某个专题,比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政策优惠享受情况开展专项研究。规下分析并不乏可以撰写的角度和素材。与部门横向比较,我们绝对是拥有最多数据资源的“金主”。

关于怎么写国家局抽样调查处分析工作的要求已经给我们明确了方向:将催报、审核与调研相结合,利用电话、网络等多途径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将“规下”调查与快速调查相结合,重点掌握企业复工达产情况、流动资金状况、贷款情况、用工情况和政策诉求,及个体经营工业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及时开展相关分析研究。要求:1.有“活”情况支撑。言简意赅,观点明确,每一观点选取3-5 个典型案例,案例要有代表性,内容要涉及行业分析。2.坚持政策导向,注意分析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稳企纾困政策实施效果,反映企业政策诉求。3.突出问题导向,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进行重点问询,聚焦当前复工达产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梳理活情况。

对此我的理解是首先要以数据为基础,让数据说话是我们区别与外部门外单位的最大优势和工作之本。

第二,必须有活情况的支撑,通过典型案例与数据分析的结合,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统一,弥补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指标较少的短板,通过有代表性的案例的直观说明情况也让分析更接地气。

第三,注重问题导向,一是发挥统计分析的客观性,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在实际分析撰写中,领导对问题更敏感,他们更希望我们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又是他们不掌握的困难问题反映出来,这样的深度分析写出来更能得到领导首肯。二是针对问题,跟着数据分析的关联导向走,跟着企业发出的政策诉求走,从统计部门“重客观又超脱”的优势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领导做好参谋。

第四,分析必须有深度,有侧重,需要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进行重点问询,聚焦当前企业的难点和痛点。目前规模以下工业分析多集中在整体情况分析,以面到面的描述为主,深度挖掘不够,可以多采用分类、关联等统计方式强化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我们每个季度有企业政策优惠的享受情况的数据,通常就写写政策覆盖面,再把享受每一种政策的企业占比写一写,与同期做一个对比就结束了,完全可以借鉴规模以上工业分析常用的规模、行业和地域分类,或者对收入、利润这些指标按照进行区块分类,计算每一种类型企业政策享受面,可以对政策对每类企业的影响,政策是否下沉有更准确的把握。

第五,增强分析的及时性,必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统计分析,尤其是专报,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样一篇分析在领导最想了解的时候提供是有决策帮助的,等其他部门同类型的分析领导已经看过,价值已经不大,写分析这件事上要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可以借鉴总队就热点问题进行快速调查的方式,通过少量典型企业快速完成专题分析。

分析撰写是一项高要求的综合工作,涉及审题立意、写作思维、观察分析、选词选句、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既需要沉心静气,多写多练,苦练基本功,也要向外专业、外部门学习取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浙江作为小微企业大省,非常需要统计部门提供高质量小微分析材料,做好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分析工作正当其时,犹如在尚未充分开垦的沃土深耕播种,大有可为,也必大有收获。

猜你喜欢
小微规模情况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小微企业借款人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