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下活检联合LEEP术诊断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价值分析

2021-01-06 11:11黄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阴道镜鳞状上皮

黄慧

(田东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广西 田东 531500)

0 引言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前期阶段,现代细胞病理学根据该病变的严重程度,将其分成了两种类型,即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前者对人体的危害性较低,无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仅需定期复查即可;后者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若治疗不及时,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引发宫颈癌[1]。因此,针对HSIL患者,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确诊,并在确诊后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结局,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病变风险。阴道镜下活检是一种内镜检查方式,而环形电刀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等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2]。据相关研究显示[3],采用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对HSIL患者进行诊断并治疗,在改善患者结局方面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研究阴道镜下活检联合LEEP术诊断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HSIL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35~48岁,平均(36.55±3.25)岁;CINⅠ级4例,CINⅡ级12例,CINⅢ级18例;产次1~3次,均值(2.25±0.21)次。

1.2 方法。手术方法: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对其开展LEEP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确保宫颈完全暴露,对阴道和宫颈进行消毒后,采用1%卢戈氏液涂抹宫颈。利用阴道镜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及范围进行观察,确认后根据不同的病灶范围及深度,采用不同尺寸的电圈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顺时针360°环切,切除范围需超过病变部位外缘0.1~0.3 mm,随后再利用球形电极对创面进行止血,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术后需嘱咐患者禁止剧烈运动,并在60d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2 结果

2.1 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4例CINⅠ级患者手术前后病理一致者共3例,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级1例;12例CINⅡ级患者手术前后病理一致者共10例,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级1例,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级1例;18例CINⅢ级患者术前后病理一致者共13例,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级3例,术后病理诊断级别降级2例。

2.2 疾病复发率。术后3个月,34例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5.88%(2/34),术后6个月为11.76%(4/34),术后9个月为2.94%(1/34),术后12个月为0.00%(0/34)。

3 讨论

宫颈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地位仅次于乳腺癌,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CIN属于多中心病变,发病部位多以宫颈鳞、柱交界区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CIN分级将会逐渐升高,也会逐渐连累到周边正常组织,进一步增加病灶的深度及宽度,从而引发HSIL,加大对患者的危害性。一般情况下,临床对于该病的诊断多是采取宫颈活检的方式,这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较于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诊断而言,宫颈活检在CIN分级的诊断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宫颈活检在检查时,取材较少,且组织表较浅,最终诊断结果极易出现偏差;②活检结果与诊断医师的主观性存在密切的关联;③部位病灶存在宫颈管内,较难被检出;④宫颈病变具有多中心性的特点,单一的宫颈检查因取材有限,无法对所有病灶部位进行检查,漏诊情况时有发生[4]。

阴道镜是宫颈癌癌前病变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在对该类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时,无法用肉眼观察是否完全切除,故需要借助内镜器械进行探查,而阴道镜具有放大功能,在检查时能够通过放大图像的方式,于强光源照射下确认患者的宫颈色泽、病灶大小以及糜烂程度,必要时利用绿色滤光镜片,还能进一步增强血管变化的对比度,使血管图像更为清晰。此外,阴道镜具有定位精确以及可多点活检的特点,利用阴道镜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活检,可直接定位宫颈异常处,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较为良好的参考依据。但是,就目前而言,单一使用阴道镜活检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微小或较为隐蔽的病灶,检查时极易出现遗漏的状况,从而对最终诊断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使用阴道镜对该类患者进行检查时,还需与其他方式联合使用,才能弥补自身的局限性,达到提高诊断准确率的目的。LEEP刀为超高频电波刀,电波刀在接触人体组织时会产生高热,使细胞内的水分转变为蒸气波,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提高电刀的锋利程度,确保临床医师能够快速切割病变组织。此外,在手术还能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采用电凝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止血,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大量失血的状况,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相较于传统的冷椎刀切除标本而言,LEEP刀在对标本的切除上比较细碎,定位较为困难,但LEEP术后能够二次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HSIL的过度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较为良好[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34例患者CIN升级共5例,降级共3例。由此可见,宫颈活检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LEEP术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诊断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宫颈检查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可适当增加检查的深度,针对累及周边组织的患者而言,能对检查到宫颈管内区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的情况。在使用LEEP刀切除病灶组织时,可对移行区域>0.5 cm的组织进行切除,切除深度可达2.5 cm左右,能够确保深入的病灶组织完全切除。此外,LEEP刀能够灵活运用环形电极尖端所产生的高频电波对患者的病灶组织进行切除,切除的病灶组织可达到边缘无碳化的效果,切除后可直接送往检验中心进行病理学检查,与单一的阴道镜下活检相比,该方式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标本,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诊断率。但是,据相关研究显示[6],利用阴道镜下活检确认患者为CINⅡ级或CINⅢ级的患者,使用LEEP术诊断时多显示出CINⅠ级,可见LEEP术在HSIL的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联合诊断的方式,能够发挥出协同的作用,有利于弥补对方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进一步增强活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度诊断的情况,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诊断结果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应用价值较高的参考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5.88%,术后6个月为11.76%,术后9个月为2.94%,术后12个月为0.00%。由此可见,采用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对HSIL患者进行诊治,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联合应用的方式,可利用阴道镜独特的放大特点,将微小病灶放大,确保临床医师能够有效切除微小或隐蔽处的病灶,避免病灶组织残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可靠性,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复发的情况。

综上所述,利用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联合对HSIL患者进行诊断,不仅能够提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的情况,建议临床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将其作为诊疗HSIL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阴道镜鳞状上皮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