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竹编技艺传承的谱系特征

2021-01-06 12:53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编技艺文化遗产

高 雯

(成都师范学院史地旅游学院 成都 611130)

四川竹子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1],是中国工艺竹编的重要组成部分[2]。青神竹编工艺的发展沿革是四川竹工艺演化的一个缩影,它以慈竹为原料,在编制普通生产生活用具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为以艺术创作主线的艺术品,其独特工艺就有数十道,包括精选慈竹用料、劈削刮成篾丝、蒸煮后上色、手工编织等[3],具有选料精、藏头密、篾丝细、花纹隐等技艺特色[4],青神由此被文化部最早授予“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称号,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青神竹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一批扩展项目,也被编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青神竹编按使用功能划分3 大类:观赏品、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其中,观赏品以平面竹编为龙头,带动并形成青神竹编的5 大系列,包括平面竹编、竹编家具、瓷胎竹编、立体竹编、仿真竹编[5]。

与其他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一样,在现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各种壁垒不断下降,人们常常急于追求新的事物,习俗不断改变,但又拒绝放弃其中的核心含义、情感和记忆[6]。竹编总体上属于利基市场的产品,青神竹编在传承中逐步探索出了授徒传承、培训传承、政府扶持等多种方式,一代代青神竹编艺人通过不断开展主题创新、工艺创新、开门纳谏,在代代相传中代代进步[7],但在传承历程中也存在着保护对象不清晰、各艺人间创作孤岛化等问题,有必要把青神境内的竹编艺人整合起来,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谱。一方面,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技艺中拥有认同感,并分享经验,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多元化,与全人类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深刻剖析师徒、家族传承的特征,可挖掘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路径,为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代、行业萎缩等的困境提供示范。

1 青神竹编技艺主要传承人

青神竹编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其中包括了国家级1 名,省级1 名,市级4 名,县级7 名。这里选择至今仍活跃在竹制品的研发、设计、培训、推广舞台上的3 位大师级人物为代表,梳理他们的传承谱系。

1.1 陈氏技艺传承家谱

陈氏技艺传承历经4 代,第1 代为陈洪顺,第2 代为陈光辉,第3 代为陈云华,第4 代为陈岚、陈嵩、陈波、李永和、兰学红。

陈云华,1948 年生,自主创建了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竹艺城,是中国第5 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明了排针,可以将刮青的慈竹起成细如发丝的几十层的竹丝,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编画编图,编制出了伟人形象图及苏东坡等名人字画图,作品堪比蝉翼,把平面竹编推向极致,荣获“平面竹编甲天下”的美誉。陈云华牵头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一批扩展项目(2008) 及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其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 《竹编清明上河图》 等,并接受定制国外元首的画像作为赠送礼品。陈云华曾荣获“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等国内外金银奖项110 多项;2012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编写了多部中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教材,曾到20 多个国家讲授竹编课程[8]。

陈岚,陈云华长子,市级非遗传承人,省级竹编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熊猫奖获得者,202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陈岚攻克了“彩色竹编”的难题,探索了人物肖像编织法,并将竹编艺术和文化旅游、研学有机结合,创新出上千种新产品,获得专利40 余项;其编制作品《苦乐清凉》 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作品《国宝图》 等被作为馈赠给国外政要的礼品。

1.2 张氏技艺传承家谱

张氏技艺传承历经5 代,第1 代为张凤珍,第2 代为张德明,第3 代为郑桂英、刘基全、张娟、王丽英、王建英、穆桂容、刘琴、陈义芬、马慧庆,第4 代为余梅、余俊役,第5 代为熊艳苹、郭拉、高燕、黄霞丽、杨兰。

张德明,出生于1952 年,竹福竹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立体竹编、混合竹编。张德明创造了折叠册式竹编,使产品易于展示和携带;创造性地将竹编艺术字画装裱在绸、缎、绫上,既解决了竹编制品易开裂、变色、携带不便的通病,也让竹编艺术具有更多的民族性、文化性;通过切换经纬竹丝,在素色上加入3~4 层套色,使得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张德明收购了原成都竹编工艺厂,创造出双线交叉走丝新编法,不仅用于瓷胎竹编的装饰,使其发扬光大,而且用在爱马仕等国际高端品牌装饰上,被称为“集时尚与实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艺、绿色与环保有机地融为一体”。

张德明创作的单面隐形《百帝图》 获得中国西部艺术、收藏、旅游纪念品博览会金奖,其专著《中国竹编艺术之精粹——平面竹编》,首次系统阐释了竹编艺术的发展历史、创作过程,以及如何欣赏等。

1.3 殷氏技艺传承家谱

殷氏技艺传承历经4 代,第1 代为潘子林,第2 代为潘少云、潘少成、潘翠华,第3 代为殷华、殷超、殷敏、殷素萍、殷苓,第4 代为殷瑛。

殷超,出生于1960 年,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全能型竹编大师”,创办了四川青神状元竹艺精品厂。1982 年创造了“草图编织法”,较普通竹编速度提高3~5 倍,使得编织隐形观音、张大千书画、苏东坡字画等难度很大的平面竹编更容易上手,且编制速度快。殷超酷爱书法,把自己的书法和绘画编进竹制产品,是编织自己原创书画作品第一人,彰显了竹编匠人的人文情怀;他牵头组织编制的第8 代竹编巨龙,雄龙身长80 m、雌龙身长68 m,均入选“最长的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

殷瑛,殷超之女,2015 年被国际竹藤组织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8 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中国故事”文化展,展示了苏东坡肖像、名篇等平面竹编作品,被奥组委和文化部授予最受欢迎奖和贡献奖,被称为宣传竹编事业发展的代言人。其创作的《隐形观音圣像》 《观音心经》 等作品分别荣获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大赛金奖。目前,殷瑛正在与视觉设计师、首饰设计师共同创作“竹林间”戒指、耳钉、项链等首饰系列,成为“非遗走进当代生活”的代表。

陈氏、张氏、殷氏在继承和发展青神竹编技艺中,既相互借鉴,又独树一帜;既相互竞争,又各领风骚,共享同宗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体格局。

2 青神竹编技艺传承的主要特征

青神竹编技艺传承具有从师学艺、家族传承和草根工业等3 大特征,总体上是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契合了中国农村经历的满足农耕需要的手工艺、家庭副业基础上观赏品突破的家族传承和从家族向草根工业发展3 个经济发展阶段。

2.1 传统手工艺的从师学艺

师徒传承主要是利用竹子作原材料,编织农用工具,满足农耕需要,是农耕社会生活模式下求生的方式之一。从事竹编的人被称呼为“篾匠”,属于手艺人的范畴。青神从古蜀王蚕丛氏教民农桑开始,就使用竹编簸箕养蚕,使用最多的是编制篼、篮等用于生产,编制簟、扇等用于生活,到20 世纪30 年代,当地篾匠们能运用百余种编织法。从师学艺,师傅是主体,徒弟跟着师傅的言传身教学习技艺,对师傅有高度依附性,工匠技术只能通过口述,并依靠受艺人个人的默契、悟性以隐形[9]的方式传承,师徒传承的更多是“艺”,而不是“利”。上述列举的陈氏、张氏、殷氏第1、第2 代传承人均是从拜师学艺开始的。

2.2 家庭副业的多元化开发

家庭副业多元化开发也即典型的家族传承,是以血缘家族为基点[10]的手艺传承。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允许私人经营竹编制品,农村经济逐渐进入开发家庭副业的时期,这个时期,篾匠不再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耕劳作,而是需要更多的副业增加家庭收入;而此时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形成了消费满足精神需要的工艺产品的外部环境。

青神竹编的场所以家庭为主,传承的范围是血缘关系在5 代以内,以同姓嫡子女为主,传承方式是自上而下,也就是上辈传于下辈;而被传承者的地位是指在企业具有领导地位而不论是象征意义或是实际意义上的领导地位[11]。家在这个阶段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既是工艺传习所,家庭成员耳濡目染,又是手艺传承的脉络和纽带。相比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的多元化经营及水平显著更高[12]。青神竹编瞄准的是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即从厌倦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到回归个性化、回归自然,把重心逐渐从农业用具全面转移至观赏品,成就了观赏品竹编技艺的快速发展,作品的设计感更强、技艺更精致、质感更细腻,从而经济价值更高,靠家庭副业增收的效果显著。

2.3 向现代转变的草根工业

草根工业是一种乡镇企业模式[13],是从农民利用手工艺搞副业的农副相辅阶段,发展到村办企业、乡办企业乃至镇办企业的农工相辅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向现代化工业转变的必经之路。青神所处的成都平原有得天独厚的沃土良田,房前屋后种植的慈竹,是草根工业的资源基础,国家出台的改善民生、促进农民致富的政策为草根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青神竹编以主要传承人为领头,社队为层级,将竹编任务分配给村民,村民在家中完成编织任务,可以不离乡就能增加收入,同时也不耽搁农业生产[14]。青神竹编与村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汇集并造就了小农经济向一定规模经济过渡所需要的基础。目前,青神竹编从业人员超过5 万人,仅在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就有40 余家竹编作坊,竹编品种多达3 600 余种,竹编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

相比以往的家庭副业,青神竹编经历过激烈的同行竞争和变幻莫测的市场起落,从家庭作坊到融入现代生活,其人事、收入分配、管理等制度正逐渐适应工业经济的规律,以张氏为代表的企业开始脱离家庭副业性质逐步迈向正规企业。

3 青神竹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市场是竹产业发展的上帝,企业是竹产业发展的主体,产品是竹产业发展的灵魂[15]。青神竹编应牢牢抓住主要传承人这个关键,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平台作用,发挥文化的隐形功能,一代代传承先辈们创造的民间瑰宝。

3.1 在生产性保护中集中特长,心手合一

竹编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是在生产中用勤劳的双手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编织经验而涌现出来的技艺传承的担当者。无论是在原生地,还是参加各种博览会,青神竹编始终突出生产性的工作场景,脱离了生产,再好的设计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脱离了生活状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将会失去。事实上,在原生环境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并不与其工艺艺术化、文旅创意的商品化等具体形式冲突,手工艺人应具有社会角色的多元性,一定要与手工艺生产发生互动[16],用手创造出对社会性的自我表达,用心构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青神竹编利用青神作为国际竹藤组织竹艺培训基地的平台,积极开展竹编工艺的培训和推广工作,迄今仅陈氏就举办了上千次国际、国内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 万多人次,集中体现了心手合一、主动融入社会的情怀。

3.2 以文化传承引领用户体验,点睛成龙

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被称之为“器以载道”[17],竹编技艺文化基因的提取和转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中至关重要[18]。青神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山山水水充实着他的少年时代[19],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20]、自然生长的慈竹资源、传统农业劳作的生活方式,都为竹编技艺设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素材,契合着作品所蕴藏并抽象出来的精神文化[21]。通过开发竹编制品的文化内涵,激发用户和公众的参与兴趣,通过交互式的情感体验,挖掘现代人的消费者心理和文化吸引力,从而为竹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实现青神竹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3.3 政府搭建规范性创新平台,造竹筑巢

青神竹编技艺记录了传承人个体利用竹子、开发竹编的睿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当地政府为宣传和推广竹编产品和生产技艺需要对竹编行业进行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22]。四川省相继发布了 《竹编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平面竹编》(DB51/T 1813—2014) 和《竹编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立体竹编》 (DB51/T 2258—2016) 等行业标准,规范了竹编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了四川竹编品牌知名度,促进了竹编产业发展。青神县在保护竹编技艺中,还搭建了非市场主导的平台,旨在促进竹编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让竹编工艺发扬光大。青神县制定了中长期竹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清甜竹、麻竹等新品种,优化慈竹品质,全县竹林面积达到1.33 万hm2,作为种植基地并参与研究的“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种质资源选育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获2018 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建设了标志性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收集、整理了青神竹编工艺的传统成果,建立档案,录制影像,撰写出版了有关书籍,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展陈,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等,筑巢引凤的效果显著。

4 小结

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起青神竹编3 位主要技艺传承人的谱系,分析了竹编技艺传承的特点,竹编技艺的发展基本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相衔接,既具有强烈的家族企业特征,开展相互竞争,又共享同宗同源,不断创新,发展竹编技艺。这其中,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主要传承人是核心,也是主体,当地政府、种植环境提供了良好平台,文化内涵则是竹编作品的灵魂和营销卖点,三者共同构成青神竹编技艺传承的整体,本研究可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传承人提供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竹编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竹编艺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