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的研究

2021-01-07 08:45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尤丽华
天津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教育

■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 尤丽华

创意法教育强调教师创意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引导,通过创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左右脑的和谐发展,其提出的“最差即最优”理念,以激发学生潜能为主旨,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知识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转换。相较于其他科目,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运用创意法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的意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追求全面素质教育,创意法教育提出了不同思维的引导,结合“双脑教育”完成平等教学。从实践角度来看,创意法教育具有以下意义:第一,能够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传统的讲授课堂与板书教育,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意法教育的运用可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从兴趣角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第二,创意法教育可结合学生特点,彰显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平等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可充分体现现阶段素质的教学主旨;第三,创意法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可激发学生想象力,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左右脑思维转换,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较于语文等科目,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创意法教育,便于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并在此过程中推动新课改进程。

二、创意法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思维逻辑形成的关键时期,数学中的几何、代数对于学生而言均较难。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偏向于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数学教材是教学的首要资源,因此,教师在实施创意教育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教具辅助完成教学。教师出示锐角、钝角、直角三类三角板,并询问学生教具形状,得到肯定回答后,引导学生结合三角板了解其长、宽、高特点,并结合不同三角板形状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分析三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除此之外,设测量三角板三条边的长度及角度,了解三角形的不同分类方式,学习等腰、等边三角形,学习特殊三角形的特点,经过动手实践深化学生记忆。此方式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更为有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实现逻辑训练,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具完成小学数学教学,通过边长数字、内角大小等引导学生自行探索三角形特点,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空间联想,传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空间联想能力。

(二)提问式思维引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注意力较容易被分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创意法教育中指出,“最差”的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其始终朝向“最优”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倡导平等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可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于备课阶段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划分,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适当提问,促进学生成长。

(三)融合生活实践案例

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知,生活与教育不可分割。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新知识。例如,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活动课为例,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时,教师可借助滑梯、轮滑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完成教学,使学生思考斜面角度、斜面长度、斜面光滑程度等对物体滚动的影响,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若条件允许,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教学实验,运用木板搭建斜坡,并自主调节木板坡度,分别设置角度为30°、45°、60°、90°,将圆柱物体放置于斜坡顶端,松手后观察物体滚动情况,结合案例实践完成数学教学活动,将日常生活与实际紧密联系,以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意法教育。

(四)合作式交流学习

创意法教学强调“最差即最优”,因此在实施创意法教学时,教师应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采用合作式交流,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理解的差异,由“最优”生带领“最差”生学习,以此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从实践角度来看,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讨论内容,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划分数学小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分工,由学困生对开放性、基础性知识展开论述,由学优生进行问题总结与最终汇总。运用此方式实现“最差”与“最优”的合作交流,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五)鼓励性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与价值认知的重要阶段,根据创意法教育方来看,“最差生”学习潜力巨大,因此为保障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鼓励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教师可将鼓励性教学法与提问式教学法相融合。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一课中,教师可提问“计算器按键”相关内容,教材内存在计算器图片及按键名称,教师可将问题的解答权交给学困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可通过表扬鼓励学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数学自信心得以有效建立,并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将实现从“最差”生到“最优”生的转变,从而彰显创意法教育的最大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教学,创意法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性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数学传统教材展开资源转化、运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同时结合日常生活案例促进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在知识摄取的过程中交流沟通,运用互帮互助的形式提高班级整体学习质量。此外,教师还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