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现状及路径思考
——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1-01-07 11:38赵永泉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

杜 琳,赵永泉,得 泉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近年来,我国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无论在政策理论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既适应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又适应了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办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根本在于遵循坚持职业教育基本属性。本文围绕职业教育基本属性中的就业导向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两方面,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为例,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兴起的新事物。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等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2019年12月,教育部再次批准设立了6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再加上2020年7月获批的湖南软件职业学院,目前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方兴未艾。为什么要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怎样进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所有办学者亟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大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举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基于两个需要。

(一)适应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需要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应有之义。我国的职业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深化,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①参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注重规模效益,反映到产业发展方式上是粗放型,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中低端产业或产业的中低端,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则发展不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需求也以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①丁茂战.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J].宁夏党校学报,2019(4):5-13.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求,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全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所以,在这一阶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性动力。因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要素投入质量高”,其中就包括了劳动力要素的质量高,“从劳动力要素看,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技能水平等越高的劳动力投入,往往产出质量也就越高”。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科学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点和路径[N].经济日报,2019-9-17(14).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高端产业或产业的高端,必须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因此,“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改革措施之一。积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

(二)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着重培养的是擅长动手与操作的技术技能人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从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客观上产生了两个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发展的后果。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基本上都是经过普通高等教育筛选之后的,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低端化”或“次品教育”的被动社会认知,进一步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低位”,阻碍了技术技能人才的上升发展;二是高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科学校并列,导致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教育层次不完善,被形容为“断头教育”。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学业被迫限制在“高职(专科)”这块“天花板”之下。在这种限制下,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技术提升和生涯发展要么无体系和平台支撑,要么转型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然而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体系与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以及接受教育的初衷并不“兼容”,因此,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上升的渠道,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他们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当务之急。

正是出于适应上述两个方面的需要,我国不断加快建设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顶层设计打破职业教育的限制,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渠道,打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门。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从政策、实践和研究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逐步清晰、不断完善的政策保障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2020年实现“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高中、专科、研究生等几个阶段一起构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③葛道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解读[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6/22/content_2706166.htm.2019年初,作为我国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职业教育摆脱了从属于普通教育的地位,独立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发展。《方案》与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改革相呼应,着眼于贯通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但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新兴事物,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的同时,也面临着暂无统一指导性建设标准、职业教育领域无范例可遵循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专家学者认真思索和研究。

(二)多层次多类型的探索与实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举办模式主要有三种,可以概括为“两独联转”。“两独”是普通本科学校或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分别独立探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前者如云南省的云南师范大学,自2008年开始以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二级学院形式,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后者如辽宁省教育厅2011年下发了“关于确定组织开发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通知”,组织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院校选择优势专业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联”是普通本科学校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合作,采取分段培养的形式,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如2012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大学联合招收培养高职本科生;2013年四川省开展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6所高职院校与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等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交通学院在2012年底确定在汽车检测与维修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开展2+2学分互认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转”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建设应用研究型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上述四种实践模式,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普通本科院校以二级学院等形式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从普通教育类型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变,存在类型的差异化;要从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向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并重转变,存在知识与技术的轻重矛盾;要从强化学科建设向重视专业建设转变,存在办学重点的转移;要从培养偏学术性、研究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向重理论基础、重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大调整。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强化、类型教育等方面都不存在较大困难,但如何克服学制的延长、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无疑也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适应。而两者的联合办学、分段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教育类型差异、知识与技术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设置等都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普通本科学校转型至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面临“普通本科院校以二级学院等形式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困难外,其自身能否突破理念上的局限、发展战略的转向,也是很大的问题。因此,目前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进展稍缓,面临一定困难。

(三)不断更新日趋深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学界以“高等职业本科教育”“高职本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下统称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为研究视角,对该类型教育的发展必要性、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予以关注和研究。一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一般认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公众对教育服务的需求升级以及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等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动因,潘懋元、龚方红、钟云华等学者持此论。二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涂向辉、侯春雨等学者结合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以及国内外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纷纷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师,即具有充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将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解决现场问题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如周建松等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从强化校企横向合作、中高职纵向合作,提高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契合度,建设“双师型”高标准教师队伍,加强任务导向的实践教学等方面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方泽强提出要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形成新的教师制度,构建以职业为逻辑起点的课程体系并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强化职业培训与考取技能证书等措施,进行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试点改革。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学校三者关系,结合具体专业、课程个案研究,研究探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施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当前学术界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视野比较广阔,视角比较多样化,但因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真正系统探索与实践的案例比较缺乏,因此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偏重文献理论研究,或者某一专业某一课程的微观研究,以学校整体作为案例的研究还不多见。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一)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设置专业的根本原则,也是设置专业的自然基础和根本路径。脱离产业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因此,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地方产业因区位优势、产业传统、发展需求而有不同的产业布局,学校因办学传统、办学定位而有不同的专业布局。所以,对接产业设置专业的根本原则是提高专业对接产业的精准度,不是对接地方的所有产业,而是紧密对接地方中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特色产业等发展前景广阔、持续的产业。

根据罗斯托的观点,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①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换言之,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领域,是能够引导其他产业发展、又能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例,学校所在的山东省日照市港口优势突出,围绕港口发展起来的钢铁、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粮油食品等是它的四大主导产业。这四大主导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大、标准高;医疗康养、智能制造、大数据、精品旅游、学前教育、智慧海洋等产业是日照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对人才的数量需求较大而且质量高;黑陶、绿茶等是日照的特色产业,这类特色产业虽然产业比重较小、规模不大,对人才的数量需求相比不多,但是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性强、专业性高,因此对接这类特色产业设置的专业发展前景较好。基于此,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强化以商务英语为核心的外语类专业群,以电子商务、国际经贸为核心的经贸类专业群建设;对接日照油气仓储与交易产业,结合地方石油仓储优势,开展油气储存、石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设置论证工作;对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以旅游管理服务为核心的旅游类专业群和以学前教育为核心的幼儿教育与发展专业群;对接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紧密对接职业标准,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既不是高职的简单延伸,又不是普通本科的简单转型,而是一种新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类型。这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与否。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职业教育基本属性为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属性之一就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培养方案的起点,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这个技术平台的构建是“逆构建”过程。不同于过去培养方案依据学科体系制定的方法,全新构建技术平台的第一步,是明确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技术清单。每个专业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编列技术清单,再根据清单安排与技术相关联的理论课程以及和技术相关联的实践课程。因此,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是“技术理论+技术实践+道德文化素养”的综合体。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明确培养电商人才需要的技术,包括外语、物联网操作、国际商贸有关的报单等技术,这个技术清单就是构建经贸人才培养平台的基础,再根据技术需要设置理论和实践两类课程。此外,平台必须要有德育、文化修养等教育的素质模块,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紧密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三个融合”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围绕人才培养,构建全新的技术平台,其运行核心是校企合作,路径是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结合,重点是日常实训与技能大赛内容的有效融合。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应重点推动“校企融合”“书证融合”和“赛训融合”的“三个融合”。

1.深化“校企融合”。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校企融合、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和订单培养等方式,校企共同研发企业岗位规范,根据岗位规范,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的真正对接。推动高水平“引企入教”,深化每个专业与对应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职业培训、就业创业、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立足现有校企合作基础,拓展合作空间,探索产业学院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校企共同体”建设。深化与行业企业项目合作,不断创新项目内容,优化项目设计,深挖项目内涵,完善项目运行模式,推动专业项目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企业冠名班建设,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办如卓越营销班、五征卓越质量工程师班、软件工程师班等订单班,在人才培养、求职招聘、顶岗实习、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2.深化“书证融合”。扎实做好“1+X”证书制度,深度融合毕业证书和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将“X”的内容以课程的形式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计划,与“1”的课程体系相融合,引导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过程中“X”对“1”进行强化、补充和拓展,强化职业技能、知识素养,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拓展职业领域、职业能力。推进育训结合,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训服务,满足不同学习群体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赛训融合”。目前社会上举办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大赛,所设定的技术考核内容和标准一般都是职业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或者基础技术。应推动每个专业梳理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融入实训教学,与日常教学融合,形成一套赛训结合的教学方案,引导任课老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竞技的意识和水平。通过举办技能比赛月等活动,推动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