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黑釉瓷和剪纸工艺的结合及思考

2021-01-12 01:01陈凯赵君
艺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合剪纸装饰

陈凯 赵君

摘要:以宋元时期吉州窑黑釉瓷剪纸贴花装饰为研究对象,围绕瓷器装饰对剪纸工艺和纹样的借鉴应用,采用实物考证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产生条件、生产方式和图案内容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美学角度探究吉州窑剪纸装饰瓷的文化内涵。通过把握陶瓷与剪纸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和演绎的方法,对陶瓷装饰创新进行思考。

关键词:吉州窑黑釉瓷 剪纸 结合 装饰

作为我国著名的民窑,吉州窑剪纸贴花瓷是剪纸工艺和陶瓷装饰完美结合的范例,它植根于民间美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器物的实用要求和民俗审美都做了内容丰富的创新演绎。剪纸是流行运用在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题材也都是大众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最终结合而成的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又回归到劳动人民日常使用的生活中去,具有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特点,彰显了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在现代陶瓷装饰的创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剪纸与吉州窑瓷器结合的条件

1.从制作工艺来考察

吉州窑是我国非官方经营的民窑。以烧造商品性瓷器为主,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对生产的要求侧重于能够快速量产统一的瓷器。剪纸可以将几十张纸叠放在一起同时剪刻,大小样式相同的图案满足批量化生产的需求。其剪纸贴花制作工艺生产便利、产量大、易复制的优点,符合民窑快速量产且样式统一的要求。高效快速的制作方法有利于新装饰技法的产生。

2.从生产模式来考察

“耕且陶焉”的劳动模式群众基础宽泛,他们既是务农的生产者,又是陶瓷制作工艺的工业群体。民窑中对陶瓷制作的标准没有太严苛的要求,给当地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多样发展的可能性。剪纸从女红转移到陶瓷装饰,其浓郁的乡土艺术气息和便利的开展模式为剪纸形式向陶瓷装饰的转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吉州窑黑釉瓷的剪纸装饰正是在这样的生产模式和背景中产生。

3.从原材料供应来考察

在吉州窑剪纸贴花工艺中,剪纸贴花是高耗材,在施釉的过程中,釉料的流动和喷洒会对纸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贴花只能成为一次性使用的材料,使得剪纸贴花对纸张的需求非常大。江西造纸业在宋代得到了很大发展,除了传统的造纸原材料如桑、藤、麦秸、麻、稻秆外,还增加了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剪纸贴花瓷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了保障。

4.从日常需求来考察

宋代盛行以“点茶”和“斗茶”为特色的饮茶方式。宋陶谷《清异录》记载:“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别以荔肉为叶。”这种方式虽然会给人带来一时的视觉满足,但是一旦倒入水,盏中的的图案就会消失,如果利用剪纸在陶瓷上做漏花装饰效果,烧制后的图案就能一直留在釉面上,既可以欣赏到图案,又不妨碍品茶。这种流行于宋代的茶艺技法为剪纸贴花工艺的形成提供了灵感来源。

二、吉州窑剪纸贴花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露胎单釉(图1),是先把剪纸图案贴于素坯上,再通体施釉,然后揭掉剪纸烧制,图案呈现胎体本身的颜色,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最终效果颜色对比强烈,具有古朴随性之美,一般与描绘,剔刻相结合,也称“剪纸剔花”,多用于瓶、壶、罐等器具的外部;另一种是窑变双色釉(图2)。是先在素坯上施一层颜色较淡的釉,把剪纸图案平铺于釉面,再通体施第二层颜色较深的釉,烧成后两种釉色深浅不一,具有相互交融,隐约含蓄之美,多与兔毫紋、鹧鸪斑等吉州窑特色釉色相结合,美轮美奂。吉州窑剪纸贴花大都装饰在盏内部的底部和四周。采用的是剪纸工艺中的阳刻手法,用轮廓线来表现形态,剪去图案轮廓线以外的部分达到线与线相连的效果,图案给人精致、秀气的感觉。也有少部分剪纸贴花瓷采用剪纸中的阴刻手法,与阳刻相反,剪去物体边缘线来表现形态,给人朴素、敦实的视觉效果。在烧制过程中,底釉和表面的釉在高温的熔融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渗透,使得图案的边缘有一定的模糊感,而正是这种效果,给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增添另一种美感。

三、吉州窑黑釉瓷剪纸贴花装饰纹样考

1.植物图案

梅花受到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其在吉州窑瓷器上大放异彩。梅花被誉为喜庆之花,组合或单体形式出现在吉州窑剪纸贴花瓷瓷上,纹样简单生动,寓吉祥喜庆之意。月影梅花纹又称月上梅梢,是陶瓷装饰题材之一。北宋后期,吟诵梅、月意象的诗词开始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起来。一支梅装饰纹一般与描绘、剔刻相结合,先将刻有花朵和枝干部分的剪纸图案放置在胎体上均匀喷釉,揭去剪纸,用刻刀刻出纹理,再用色料在花朵上添加花蕊等细节,最后在露胎部分补涂透明釉。剪纸中的其他植物纹样如荷花、桃花,也常常是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器装饰的植物素材来源。

2.动物图案

动物的纹样通常采用非折叠对称的剪纸方式,独立图案可以任意放置在瓷器表面,并且可以和其他纹样一同组合形成别样的意境美。吉州窑剪纸瓷上大致有两类动物纹样,一类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识相关的动物,如牛、鱼、鸳鸯和蝴蝶;一类是从多种动物特征演化而来,寄托人们愿望的神兽,如祥龙、凤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动物纹样,都是符合人们心中吉利美好的愿望。吉州窑瓷器上的动物纹样在借鉴剪纸镂刻技法的基础上,将动物的形态和角度根据瓷器内部弧度的视觉效果,刻划出在内壁翩翩起舞,形成你追我赶的和谐生动的画面。

3.文字图案

借鉴剪纸图案中的吉祥文字也是吉州窑瓷器装饰的类型之一,如“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图3)。剪纸中为了能使吉祥语字样更为明显,会采用和四周纹样相反的手法,如四周图案用的是阳刻,文字则会采用阴刻的手法。而在吉州窑瓷器中,囿于有限的空间,即要在狭小的空间内用细窄的线条刻画出字的模样,还要做到线与线相连,十分考验剪纸艺人的技术,因此,字的易读性变得不重要,转而注重字与四周纹样的和谐统一,字与周围线条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风格的装饰图案。吉祥寓意被减弱,装饰的意图更为强烈。

4.纺织图案

剪纸中从夹缬工艺发展而来的纺织图案也是吉州窑瓷器上的主要纹样之一。在人们没有发明纸张前,利用刻有花纹的木板当作花版进行织物的染制。到了唐代,剪纸和夹缬工艺发生碰撞,推动了团花等纺织图案的剪纸纹样出现,并开始出现为夹缬服务的剪纸纹样。据《唐语林》记载,“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具有纺织图案特色的朵花、团花、如意花剪纸图案随即运用到了吉州窑瓷器上(图4)。

四、吉州窑剪纸贴花瓷的“质朴秀丽”与“禅风儒雅”

1.质朴秀丽

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器上的剪纸样式来自于陶工们民间的日常生活,自然中的事物、意象中的吉祥物,都可以作为题材运用到陶瓷上,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期盼。双色釉与剪纸的结合,使剪纸图案的轮廓线自然的融入到釉色中,产生虚幻的视觉效果,让人体会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质朴秀丽的意境。

2.禅风儒雅

宋代的禅僧在品茶中领悟佛法的奥秘,“小小的一碗茶池中包罗了万象”;禅门巨匠克勤禅师把这称为“禅茶一味”;到了南宋,禅茶文化的美学境界通过在社会中的普及和宣扬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时上层知识分子和禅院推崇的禅学风气与吉州窑黑釉漏花薝葡纹盏等器物上流行的薝葡装饰纹样不无关系。

结语

艺术形式之间融合的有效路径之一是相互吸收和借鉴。通过与剪纸工艺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吉州窑剪纸贴花瓷的装饰内容,也形成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吸收、创新、发展,创造出适合吉州窑独特的艺術风格和语言,成为陶瓷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吉州窑黑釉瓷对剪纸贴花工艺的借鉴应用为其他艺术之间的吸收借鉴起到良好的范例作用。剪纸贴花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题材反映了民间审美和民俗文化符号的特色,为现当代设计师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运用符合现代审美的手法来挖掘传统造物的创新提供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研霞.剪纸贴花瓷器审美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6).

[2]穆青.剪纸贴花瓷器新证[J].文物春秋,1997(s1).

[3]龚煜,陆美娜.浅谈吉州窑黑釉瓷剪纸贴花[J].中国市场,2014(48).

[4]刘菊芬.吉州窑陶瓷器形与装饰艺术变化成因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5]鲍小龙,刘月蕊,陆云飞.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纹样与民间剪纸图案的分析比较[J]丝绸,2015(1).

[6]易心,林曦.民间剪纸艺术图形的象征意义及其造型规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3(2).

猜你喜欢
结合剪纸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剪纸
装饰圣诞树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DIY节日装饰家
剪纸
装饰象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