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效果

2021-01-14 10:01魏炜炜施如霞闵逸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腺肌病肌瘤月经

魏炜炜, 施如霞, 闵逸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妇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以子宫内膜腺体和子宫内膜间质侵犯子宫基层为特点的妇科良性疾病,可导致痛经、月经过多和生育力下降[1-2], 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子宫腺肌瘤是局限性子宫腺肌病,采用降低雌激素水平的药物如高效孕激素、口服避孕药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可缩小子宫腺肌病的病灶,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但存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的问题[3-4]。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有效手段,但不适合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近年来,具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多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联合GnRH-a的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27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观察组120例(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联合GnRH-a治疗)。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腺肌瘤; ② 有严重痛经或月经量过多者; ③ 患者术前通过超声或者核磁共振确诊; ④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⑤患者均无生育要求。排除标准: ① 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 ② 子宫大小超过妊娠12周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联合GnRH-a治疗,所有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经脐孔穿刺置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维持腹腔内压力在13 mmHg, 在腹壁再建立3个穿刺孔作为手术操作孔, 2个5 mm穿刺孔分别位于左、右下腹部, 1个10 mm穿刺孔位于耻骨联合上3指。为预防并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局部肌肉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5~10 mL(1 U/mL)。采用单极电凝钩沿着腺肌瘤边缘切开表面肌层,因患者均无生育要求,应用超声刀尽量完整切除子宫腺肌瘤,扩大耻骨联合上方切口至15 mm, 旋切器取出腺肌瘤, 2-0可吸收线缝合宫腔, 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术后每28 d应用GnRH-a(醋酸曲普瑞林3.75 mg)治疗1次,共治疗6个周期。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1.3 随访及指标评分

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疼痛情况,随访观察组术后月经量评分,评分越低提示月经情况越好。复查阴道B超,观察复发情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分值范围0~10分,评分越低提示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临床指标变化

2组均无中转开腹患者,观察组术后糖类抗原125、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对照组术后糖类抗原125水平为(22.5±16.7) U/mL, 低于术前的(71.2±55.4) U/mL, 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为(123.1±14.8) g/L, 高于术前的(110.7±19.4)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子宫腺肌瘤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阴道B超复查发现子宫腺肌瘤复发6例,伴有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1例再次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 3例给予药物缓解; 对照组4例患者术后仍有周期性下腹痛, 3例给予药物控制, 1例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切除双侧骶韧带后缓解。

表3 观察组手术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3 讨 论

子宫腺肌瘤是由局限在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子宫内膜间质聚集形成,在育龄妇女中较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孕症、月经增多、痛经等[6-7]。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8-9]。研究[10-11]表明,2.8%~13.9%腹腔镜保守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年内会复发, 14.3%~49.0%患者在术后第2年内会复发。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不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标准术式,而子宫腺肌瘤边界不清,难以完全清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风险,需要长期的术后管理[12]。研究[13-15]报道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切除术后辅助GnRH-a可缓解症状,后续联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保守手术辅以术后GnRH-a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在术中保留子宫。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均为已婚已育者,无再生育要求,为减少术后复发,术中尽量完全切除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病灶。本研究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子宫腺肌瘤复发6例,伴有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1例再次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 3例给予药物缓解; 对照组4例患者术后仍有周期性下腹痛, 3例给予药物控制,1例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切除双侧骶韧带后缓解。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剜除术联合GnRH-a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可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腺肌病肌瘤月经
基于数据挖掘的肖承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