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协同育人研究

2021-01-15 16:08杨瑞伦
启迪·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杨瑞伦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发展至今,从认识阶段到普遍深入实施过程中,高校院校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授相脱节的现象,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简单嵌入等误区,保证课程思政实现隐性教育目标,需发挥思政老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能力,重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协同作用,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本文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内涵进行简述,对课程思政实施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尝试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协同育人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实践

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A市在全国领先实施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案,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在高校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问题。坚持两个并重,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同义转换”、是思政元素简单嵌入等误区,保证课程思政实现隐性教育目标,防止出现泛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情况。高校教师要深入的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必须明确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清楚课程思政绝对不是两者的简单加和,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上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涵有三个层面:一是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层面 ,二是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感层面,三是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与度层面。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首先要形成全面的育人格局,教师立德树人首先要秉承德育为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都要将立德贯穿教学始终,思想政治理論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思政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立德先立师,思政教育要身体力行,坚持言传身教的一致性,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治学,全方面育人启发学生拥有崇高的政治信仰,发掘融入了政治素养、人文修养、道德规范、科学精神、传统文化、法治意识等多种思政元素,覆盖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实现了课程体系、专业体系、学科体系的全链条贯穿。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全面发展是衡量人才的标尺,更是教育者的理想追求,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在课程思政实施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以优良的道德素质,饱满的精神应对社会的考验。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有智慧的运用思政教育的德育关怀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辨别清楚未来遇到的困难,成为其良师益友。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现途径

(一)着力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的素养

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从而来推动课程思政发挥更大的作用,看到实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来激发专业教师的育人潜力。让专业教师了解到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道德失范等例子频频出现,仅凭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施是不够的,高校更多的课程还在学生在学专业课,这个更需要强化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专业教师要与课程思政教师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理论,还可以通过学习强国或者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完善相关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要对一个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考核,仅仅通过科研能力是片面的,还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实施课程思政的情况,对学生的关注度,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反馈等各方面的手段作为教师考核的目标。其次,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激发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育人中来,通过对教师表彰等方式激励教学热情,通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

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抓住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契合点,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频同振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作用。结合课程思政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把握有机融合三原则:(1)理论联系做人做事的道理,指导个人成长 (2)理论联系社会主义实际,增强认同感 (3)理论联系学生兴趣,提升参与度。顺应“互联网+”时代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等要素的变革与发展,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以故事或者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中讲解,让课程思政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潜移默化的起到积极的影响。实施有效的课后反馈工作,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与思政相关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2]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

[3]陈玉娇.新时代教育观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18,(4).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