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征程与基本经验

2021-01-18 02:10谭献民
红广角 2021年6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四个坚持

谭献民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由建党先驱们建党思想和革命实践的历史精华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深刻蕴含了党对中国革命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由毛泽东“着重思想建党”、邓小平“着重制度治党”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推进实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构建起和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这是因为不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其所前行的方向道路;以中央对全党坚强统一的领导实施其所需要的自我革命;以全面从严治党铸就其所内需的政治品格;以高级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成就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建党先驱;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征程;“四个坚持”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21)06-0005-15

一、党创建时期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特色与生命活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建党先驱们建党思想和革命实践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深刻蕴含了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勇于自我革命与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统一,开启了筚路蓝缕的百年历史征程,以历史引领和守正创新的思想功能,构建起和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使建党先驱们开创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凝聚出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十月革命一聲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先驱们总结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和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针对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干扰,认定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至关重要。从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到五大,相继体现出建党先驱们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的历史精华。

中共一大公开提出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建立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凡是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且在入党之前就“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者,方可申请入党。党要迅速建立地方和中央组织。“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党的基本任务是发动组织产业工会,灌输阶级斗争精神,且要结合中国工人运动学习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和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的奋斗纲领,要求“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以“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要切记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而是要成为“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大的群众党”。全党“自中央机关以至小团体的基本组织要有严密系统才免得乌合的状态;要有集权精神与铁似的纪律,才免得安那其的状态”。“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和谏训(训练)。”各级党组织都要“严查党员每星期工作成绩”。党员“必须牺牲个人的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必须牢记一日不为共产党活动,在这一日便是破坏共产主义者”。若违背党纲党章和党的组织决议案、无故连续三次不到会、无故欠交党费三个月、连续四个星期不做党的工作、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泄漏党的秘密等其中的任何一项,便予以开除。党的三大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为避免“党内合作”影响和干扰党的性质,党的三大的报告和有关决议案强调:必须克服“党内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乃至“在党内组织小集团”的错误行为。同时,党要批评纠正国民党的两个错误(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专注军事运动),“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党的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工农联盟和武装斗争的初步设想,要求加强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党员相互间对于主义的深切认识之必要”,中央则负责提供统一的材料。党的五大决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全党的政治纪律,使“党不仅应该变成群众的党,而且应该变成波尔扎维克的党”。

建党先驱们建党思想和革命实践的历史精华所形成的“坚持真理、坚守信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深刻蕴含了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错综复杂的革命斗争而掌握党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前仆后继、无私奉献于枪林弹雨的革命事业而牺牲个人名利乃至宝贵生命;积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作风以发动组织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以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统一,开启筚路蓝缕的历史征程,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一起走向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引领全党的思想和作风。

当然,由于建党时期的“理论准备不足”,中共还处在幼年时期,加之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使当时的中共中央由于受“二次革命论”的妥协思路影响难以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立足于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产生的革命急躁情绪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使“左”倾盲动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于八七会议后占据党内统治地位,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亦再次难以立足于解决中国革命的农民问题而步履维艰。

二、以“着重思想建党”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毛泽东作为建党先驱之一,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引领与创新发展的独特贡献,就是将其聚焦于农民运动。通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深刻领会和切实把握伟大建党精神。1925年2月,毛泽东发动韶山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学校、“雪耻会”和梭镖队,创建中共韶山支部,领导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1926年9月,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着手编辑《农民问题丛刊》并写出《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为之作序。文章以广东农民运动为例,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只能采取农民运动的革命形势,以打倒封建地主阶级而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1927年3月,毛泽东又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能否创建农民政权、组织农民武装、创办农民学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事关农民运动的兴衰成败,期望全党的工作重心早日转向革命的农民运动。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暴动失败的队伍放弃攻打长沙而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湘赣边界武装割据”的斗争方式。其间实施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队上,班、排建立党小组,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而改造自由散漫的农民武装;着手恢复和创建井冈山周边各县党团组织、工农武装和革命政权,构建党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组织系统;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严肃党纪党风,消除破坏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的散漫状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制定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具体路线和方针政策。所有措施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将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使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群众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力军和生力军,使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斗争环境中“促进全国革命高潮最重要因素”。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与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相结合,使之能够引领与创新中国革命由“走俄国人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

在封建意识和农民思想根深蒂固的乡村建设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事关“湘赣边界武装割据”斗争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建设,是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创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关键环节。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一文中,郑重提出“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方针,以克服和改造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严肃党内批评、发动群众监督等措施,“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再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与“本本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不懈斗争,推进伟大建党精神与改造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与反对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斗争相结合,建设好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展现伟大建党精神在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勇于探索的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革命热情,为了革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的“苏区精神”。这些成为推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基础。

遵义会议总结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经验教训,肯定毛泽东有关“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军事路线,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于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使毛泽东能够领导党和红军粉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和红军的右倾阴谋,实现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不可战胜的。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在长征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一颗红心、千里追随,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独立自主、务实探索,守纪团结、大局为重,军民相依、鱼水之情”的“长征精神”。全党已经开始突破“左”倾错误路线的思想和组织束缚,认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伟大建党精神又是怎样引领党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组织和领导的呢?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以肩负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责任,且要克服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冒险主义和尾巴主义的错误传统。随后,毛泽东又相继写出《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长文,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知行统一观)分析批评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左”倾空谈和冒险主义;以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批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政治路线使党站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而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从阶级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毛泽东将之概括为共产党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所应具有的十余种先锋模范作用,藉以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民提高落后的重大责任。

当然,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作用的关键环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郑重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并不普遍深入。按照中国革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已经“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来宣传和解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已经提上全党的议事日程,这在抗战时期则体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英勇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非主观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要求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鉴于报告在党内几无反应,毛泽东亲自编辑“党书”(即《六大以来》,后又增加《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发给高级干部对照学习,以他们亲身经历的斗争过程来实现思想方法的转变。为此成立中共中央思想方法学习小组,毛泽东亲自担任组长,召开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采取以史服人、以理服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转变党中央高层的思想方法。随后毛泽东又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篇报告。前者指明宗派主义的作风是主观主义的组织路线,既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又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后者指明党八股是主观主义的语言和文风,以空洞抽象的理论演绎、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使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严重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必须清除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严重束缚。

毛泽东规定延安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打通思想以切實认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错误性质和极端危害,又要挽救同志使犯有错误的同志经过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以新的思想作风贯彻落实党的政治路线。由此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事不对人的思想教育原则。高中级干部以转变思想方法为主,一般党员干部以学习党史为主。要求高级干部严于律己而起引领示范作用,使全党心悦诚服地实现思想和作风的根本转变。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的“延安精神”。推进全党团结和统一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之下贯彻落实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克服和纠正党内的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作风,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始终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奠定思想与作风基础。

三、以“着重制度治党”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建党精神又承担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中既要解决执政党的思想和作风问题,也要解决执政体制与执政方法的问题。通过新中国成立后定期展开的整党整风运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全党很好地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遗留任务、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召开中共八大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反映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焕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先进事迹与精神丰碑。

但是,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高潮来得过快,使中共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加之革命战争年代取得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斗争胜利,使毛泽东形成了历史经验主义的思维特点,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如同革命战争一样,根本任务是调动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必须定期展开广大群众参与的整党整风运动,以党员自觉的思想改造和群众有力的批评监督而密切党群关系。毛泽东曾凭借延安整风而答复黄炎培所提“历史周期律”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已经闯出一条“民主新路”,就是让人民起来批评监督政府,政府就不会“人亡政息”。换言之,伟大建党精神要想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必须定期展开整风运动。不可否认,开门整党对于纠正党内以权谋私、脱离群众的思想作风,虽有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以根除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贪污腐败所赖以生存的体制因素。1957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又强调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贪污腐化等是资产阶级思想作风,社会主义革命不仅需要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更加需要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兴无灭资”的观念革命。作为“思想建党”载体的定期整风运动,又从群众运动逐步走向阶级斗争扩大化,背离中共八大所制定的正确路线,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得不到发挥,一步一步陷于“文革”的混乱困境。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依据第三次高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发展趋势,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将解放和发展被传统社会主义运行体制所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创建一套反映经济社会建设客观规律和提高全党执政水平的制度体制,以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引领与创新。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所犯的失误和错误,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的深刻教训,“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践证明“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伟大建党精神必须要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中来实现其引领和创新作用。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正确阐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排除“非毛化”对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作用的诋毁和扼杀。中共十二大以后相继采取如下措施:全面整顿党的作风,依据新颁布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解决“文革”以来各种思想和组织问题,彻底清理“三种人”。清除在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过程中所遇到的帮派思想和帮派作风。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颁布六条党纪严禁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甚至徇私枉法,以社会主义法制解决伟大建党精神面临的“官本位”体制因素的干扰破坏。充分认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解决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问题;同时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决不允许压制和打击群众的批评意见。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侵蚀和危害都不容忽视。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密切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是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并就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而拓宽党群联系渠道、建立党内外相结合和上下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等作出一系列具体的党纪规定,以克服党内不断滋生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推进党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推進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特别是针对“八九风波”以来党内产生怀疑乃至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而“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必须紧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和深入展开。

中共十四大以后相继采取如下措施:颁布党内监督的五项规定;建立中央巡视组以检查和监督省部级领导干部,解决上级监督难的问题;党的地方和部门纪委有权初步核查并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同级党委的违纪问题,解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党的地方和部门纪委对下级纪委的有关检举和控告无权扣压并需及时报告上级纪委(否则予以党纪处分),解决下级监督难的问题。凡属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各级党委必须征求同级纪委的意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调动,各级党委必须事先征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同意。构建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必须具有党内监督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动力和制度思维提高全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中共十五大以后相继采取如下措施:印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用30余条具体措施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运作,实现基层党组织党风建设的操作性和制度化,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作用的战斗堡垒;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首次提出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重点检查和监督领导干部的党纪党风建设,使之制度化和具有实效性,使之成为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而带头履行伟大建党精神所必须具有的责任制度和责任思维;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全党以忧患意识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对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作用的重要意义。颁布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重点是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而认真检查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以干部选拔的制度创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创新。

中共十六大以后相继采取如下措施: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实现党内监督职责的可操作性,重点是解决监督领导干部形式化和抽象化的多种弊端,解决领导干部难以发挥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作用的制度漏洞问题。发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通知,强调建立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党内督查制和群众监督评价制度等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疑难问题,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走向忠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境界。

中共十七大以后相继采取如下措施:发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彻底转变发展思路。关键是解决思想僵化和实践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转向“以人为本”,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走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提出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和长效制,解决党风不正、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腐败案件影响恶劣等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政党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要求全党认真履行党内法规的制定工作,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能力,以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倡导的“着重制度治党”,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改革完善为突破,着力消除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宗法家族意识和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赖以生存的传统制度因素,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制度体制和长效机制,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创新发展摆脱传统体制和传统思维的束缚窒息,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相伴始终,从而推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不走老路,亦不走邪路,而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引领与创新,则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的“特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贯彻落实中央布置不力、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跑官卖官问题屡禁不绝、铺张浪费和享乐之风突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特别是高级干部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说明伟大建党精神面临最为顽固和最为危险的伤害是“治党不严”“管党不力”。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与创新,就必须严肃认真地解决党的建设软弱涣散问题,建设好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同志将彻底解决“治党不严、管党不力”作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实现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全面领导。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上严肃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行为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绝不容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存在,致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难以立足。

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采取如下措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建章立制,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突出的“四风”问题,由群众予以评价通过。从党群政治关系的高度解决长期难以解决的“四风”问题;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实现“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不能腐”的制度约束、“不敢腐”的纪律惩治,使反腐倡廉既治标更治本,根治贪污腐败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长期危害;颁布经过修改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总结2002年以来旧条例的经验,新条例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作出遵守政治纪律的规定,重点是考察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责任担当,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腐败,走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所長期面临的选人用人的腐败困境、所面临的“帮派意识”“码头文化”“圈子文化”乃至人身依附关系的困境;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使党的各项建设事业都要全面从严,统一布置,讲究政治忠诚与政治担当,开启将伟大建党精神由注重精神风貌和制度遵循转向注重政治品格的斗争历程。

布置开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建制度、立规矩、立责任,强化刚性执行,以解决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问题,将“三严三实”由思想作风升华为政治担当,以制度监督和责任追究为基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战斗堡垒;颁布《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一系列制度措施,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彻底解决“潜规则”“逆淘汰”对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的深刻危害;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及巡视机构必须认真履行政治纪律,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作用,以政治巡视造就政治责任和政治品格;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位而带动其他纪律的实施,把纪律挺在前面而成为“带电高压”,绝不容许党内存在颓废的政治生态。

发出《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持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委(党组)必须遵循学习教育方案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着力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模糊、党性意识淡薄、看齐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散漫、利己主义严重、责任担当萎缩、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彻底解决长期难以解决的“法不责众”“德不配位”等现象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无形伤害;颁布经过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要求将各级党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作为问责重点,严格遵循问责条例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采取“一把手工程”培养造就领导干部传承创新伟大建党精神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

2016年10月,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阐明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核心的一系列准则的內涵,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以造就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政治品格,绝不容许党内政治生活沦为“政治两面派”和“政治两面人”的“私家花园”。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领导干部为监督重点,规定党的中央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纪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所应担负的一系列监督职责,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以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绝不容许党内监督沦为极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遮羞布”和“避雷针”。

中共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实施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之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规定党务公开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着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党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漠视群众利益;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行为的一系列处分措施,构建实现“两个维护”和确立“四个意识”的纪律制度,铸就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所必须具有的“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颁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支部工作的一系列具体要求,突出党的政治建设以担负起基层支部直接教育和管理党员、切实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职责,明确基层党支部传承创新伟大建党精神所需要的各项政治建设措施;颁布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就其明确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等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培养造就完成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所需的一系列政治品格和政治境界;颁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规定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必须向组织和上级请示和报告的重大事项的范围和内容,对违背请示报告制度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以坚守“四个意识”和落实“两个维护”,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而实现中共中央对全党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彻底消除党内自由主义和涣散状态的严重干扰;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就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和过度留痕、干部不敢担当作为、基层困于形式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基层党委要负整改的主体责任,一把手要实施总责追究,彻底解决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等问题,使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能够落地生根。

开展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各地区和各部门以“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政治品质,专项整治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层层加重基层负担、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等违规经商办企业、侵害群众利益、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甚至充当保护伞等八个问题。特别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凭借“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重点查找是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和措施,是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狠下功夫,是否存在机关党建的“灯下黑”问题,是否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严字当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而严肃问责明责,以高级干部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担当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

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优势,要以“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等一系列政治品格,使全党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斗争中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实施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已经铸就伟大建党精神守正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的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的作用,已经由着重于精神风貌的传承、制度体制的遵循而转向着重于政治境界的培养,以政治担当衡量精神风貌的传承和制度机制的遵循,使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发展规律。

五、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征程中实现引领与创新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以其历史引领和守正创新锤炼出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精神谱系和政治品格,这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恪守了“四个坚持”: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伟大建党精神的斗争方向和发展道路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是要实现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党必须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要制定和贯彻落实解决各个时期根本问题的政治路线和奋斗目标。否则,党的坚强领导只能是空洞抽象、苍白无力,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亦将缺失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实践基础。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发动组织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和发展被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私有制,特别是被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传统计划经济运行体制所束缚和窒息的社会生产力,必须建立完善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和长效机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问题,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构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领导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解决上述根本问题就要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作为历史主题,以“着重思想建黨”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使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革命新道路为其斗争方向和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与中国革命新道路融会贯通的历史见证和历史结晶。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继续深入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改革完善为历史主题,以“着重制度治党”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使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其斗争方向和发展道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融会贯通的历史见证和历史结晶。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习近平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继续深入结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以彻底解决“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为历史主题,以“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全面从严治党”,使伟大建党精神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其斗争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会贯通的历史见证和历史结晶。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作用。

(二)坚持以党中央坚强统一的领导实施伟大建党精神所需要的自我革命

按照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与违背党的先进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一切现象作斗争,中国共产党就要展开毫不留情的自我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和斗争环境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实现党的先进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其中关键在于党的自我革命。既要与错误与失误的思想和作风作斗争,又要与过时与错位的体制与机制相告别。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缺失对党自身肌体病毒和顽瘴痼疾的自我革命,党就无法根除阻碍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作风和体制机制,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与创新就难以与中国革命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为一体,难以成为全党认识和解决一系列难题的党性自觉和政治担当。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以“着重思想建党”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与党内似汪洋大海的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特别是“左”倾错误路线作不懈的斗争,清除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作用所必须清除的“唯书”“唯上”心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树立起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革命新道路融会贯通的“三大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以“着重制度治党”开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与党内各种陋规习俗和党内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作不懈的斗争,清除党内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贪污腐化等思想作风。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开创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融会贯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与“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的软弱涣散状况作不懈的斗争,彻底清除“政治两面派”和“政治两面人”的现象及其所产生的体制机制。通过培养造就“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等一系列政治品格,开创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会贯通的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的新局面。习近平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以政治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与创新的根本选择。

(三)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铸就伟大建党精神所内需的政治品格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生命活力。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和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奋斗目标,事关党的先进性质和根本宗旨能否实现、事关党群最为重要和复杂的政治关系能否密切。勇于自我革命清除自身的肌体病毒和顽瘴痼疾,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质和政治形象能否为人民所认同和服膺。共产党人必须以政治忠诚和政治能力领导人民群众切实落实党的政治路线和奋斗目标,避免形式主义和尾巴主义的干扰。因此,坚持党中央对全党集中统一的领导,实现全党与党中央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否实现,决定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内涵和效果是否彻底,归根结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讲政治和如何讲政治。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以“着重思想建党”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以思想方法唤起全党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认识与政治把握。延安整风的实质,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使全党认识党的正确与错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干部路线之间的根本区别和不同作用,实现全党的团结与统一。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以“着重制度治党”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是以制度行为唤起全党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认识与政治把握。通过“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相统一的一系列整党整风,全党认识到,克服党内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贪污腐败等问题,既要改造思想,更要改革体制,必须建立完善能够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制度,努力提高全党贯彻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把握“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否则就会出现“治党不严”“管党不力”。习近平以“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总结伟大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根本经验,以全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事业。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铸就伟大建党精神所内需的政治品格的关键一招。

(四)坚持以高级干部的引领示范成就伟大建党精神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关键在于高级干部严于律己的示范作用。高级干部是党中央联系全党的组织枢纽和思想枢纽,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领导。无论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还是党中央以集中统一的坚强领导实施全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抑或以全面从严治党铸就全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高级干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领导和示范引领作用。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与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相结合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铸就全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能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归根结底是其所负责的地区和部门和基层党组织传承创新伟大建党精神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高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事关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创新的

兴衰成败,缺失高级干部的组织领导和示范引领,伟大建党精神就难以从理论变为实践、从实践成为实效。

毛泽东以“着重思想建党”抓高级干部的思想方法轉变,强调党的高级干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历史比较和理论阐明,推动他们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分清“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和“空洞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对立和原则区别,以请示报告制度规范高级干部作为党中央与全党联系的枢纽地位,发挥他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斗争中上传下达、严于律己的引领示范作用。邓小平以“着重制度治党”实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干部制度的改革完善,要求高级干部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做好废除特殊供给体制和职务终身制的工作,认真选拔和培养好接班人,逐步做好交班工作,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对一批新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高级干部,要求他们提高政治本领和强化制度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习近平以“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内“政治两面派”和“政治两面人”的问题,发挥高级干部在树立“四个意识”和实施“两个维护”斗争中严于律己的示范作用。从思想方法的转变到领导体制的革新,再到政治品质的砥砺,体现党中央对高级干部传承创新伟大建党精神关键作用的规律性把握。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毫不松懈地抓好高级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是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关键环节。

以上所述“四个坚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觉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青春活力的历史必然。

[作者系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原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叶浩豪)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四个坚持
无锡市“四个坚持”筑牢安全防线
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需做到“四个坚持”
柏乡县 做到“四个坚持” 确保“6+1”联动监督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个坚持”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遵循四个坚持 争做四有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