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防御设备维修保养信息化管理探讨

2021-01-18 21:26凯,王
山东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维修保养市级青岛市

龚 凯,王 扬

(青岛市水务物资储备中心,山东 青岛266032)

水旱灾害防御物资是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物资基础和基本手段。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1],青岛市目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有3大类包括防汛抗旱物料、救生器材类、抢险机具类等81个品种,各类大中型防御设备储备数量逐年增加。由于青岛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均为7~9月之间,抗旱一般在春秋两季[2],其余时间水旱灾害防御设备大都处于备用状态,亟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大中型水旱灾害防御设备精准化、精细化的维修保养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良好运行的状态,能够在应急抢险中发挥作用。

本文提出的青岛市大中型水旱灾害防御设备维修保养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结合二维码技术、互联网等技术形成的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大中型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信息资源数据库,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和措施,确保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1 防御物资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大中型水旱灾害防御设备储备做到有实施方案、有维修保养力量的规范化管理,对防汛抗旱抢险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面对水旱灾害防御新的形势,进一步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当前管理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1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盘点统计效率低

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的进出库统计、库存盘点等信息的统计主要依靠人工盘点、电脑登记完成,随着物资设备的日益增加和保障任务的愈加精细,逐渐暴露出记录查询过程繁琐、实际库存和账面不符等问题。

目前,青岛市市级储备管理的水旱灾害防御大中型防御物资共计3大类,81个品种,由于储备仓库内防汛物资种类较多,且存放位置不一,无法精准定位盘点、迅捷维修保养调运。

1.2 维修保养管理碎片化

随着储备大中型防御物资的逐年递增,特别是大中型防御装备的增加,为确保储备设备能够在抢险中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需要制定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大中型防御物资设备维护保养实施方案。而设备保养信息混乱、周期维护提醒机制不完善、维护信息缺乏记录痕迹,导致每年需要人工复核校对保养信息,物资维护工作繁重,降低了保养效率[3]。

1.3 维修保养管控缺失化

部分防御设备储备周期不清晰,维修保养科目信息更新不及时或缺失,防御设备进出库、发生抢险等过程管理不严格,易发生维修保养不到位或者维修保养频率缺少,导致防御设备正常运行率不达标的现象,不能满足应急抢险需要。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一方面依赖于组织建立完善的大中型防御物资管理体制和制度,另一方面需要一个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来作为管理的载体,通过严密的维修信息化审核逻辑,维修保养过程的实时录入和三级审核,实时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真正做到大中型防御设备维修保养数据的动态调用,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

2 防御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组成

2.1 信息化系统组成及流程

1)信息化系统组成。为了解决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青岛市建立了市级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信息化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基础层、数据层和展现层三部分。其中,基础层是结合二维码标签、标签打印机、手机APP组成本系统的基础设备架构,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二维码将物资与标签建立关系;数据层是系统采用“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器分离”方式存储,实现数据与程序的单独管理,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展现层是日常工作中PC电脑登录系统进行日常信息维护,通过手机端APP实现物资的日常维修、复检的日常工作。

2)信息化系统流程。(1)管理员通过PC端管理系统或者手机端管理系统将物资录入;(2)打印物资二维码并粘贴到相应物资特定位置;(3)维护到期物资创建维护单;(4)维护人员通过手机同步维护单,现场进行维护操作,并记录维护内容,并上传至PC端系统;(5)管理人员根据维护记录进行审核,确定维护结束。

青岛市市级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物资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实现与物资绑定,采用运维平台提供业务操作,建立物资维修、报废管理,实现日常维修、报废网络化、规范化。

2.2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点

1)信息化系统将防御设备储备和维修保养管理有机结合一起,实现维修保养从到期维修保养提示、现场维修保养信息录入、远程定位审核、后期维修保养信息统计汇总,极大提升了维修保养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和规范化。

2)将信息化引入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中,操作者按照维修保养管理系统中各类设备维修保养科目任务明细进行维护保养,将维护保养的结果填写相应表单,并附上维修保养的照片,上传于后台数据库中。管理人员通过后台数据库就可以查看维护保养的执行情况,对于具体管理人员来说,能更直观地了解储备防御设备的保养运行状态,包括数量、维修保养次数、应急抢险频率、已储备年限等。

3 防御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

3.1 防御设备日常管理

青岛市市级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各类水旱灾害防御设备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储备地点、储备期限、入库时间、抢险频率、储备状态等基本信息进行自动汇总统计,节省了人工。

3.2 防御设备维修保养

通过现场扫描设备二维码标签,对需要保养的设备进行保养科目选择,相关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更换配件记录和维修保养结论等信息实时上传后,按照系统维修保养审核逻辑流程完成审核确认后,系统自动完成设备维修保养确认提示。

3.3 预期成果

1)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综合统计。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清晰明了的查看防御设备抢险出入库的变动、设备维修保养次数、频率等统计信息。

2)效率的提高。青岛市市级设备维修保养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设备维修保养规范化、维修保养审核流程优化和数据统计时效化。

3)管理方式的便捷。管理方式的便捷主要体现在: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全程信息化,维修保养过程资料全部电子化,统计信息全部自动化。

3.4 管理效果

1)规范了业务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青岛市市级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中,中心对维护的设备进行了统一编码和命名,由此解决了单位长期台帐设备不清和不明的状态,解决了对设备和检修质量的不规范管理状态。通过系统先进管理思想的培训和实践,使储备设备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得以提高,质量管理流程更加合理而科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提高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由于充分应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的基础数据,对各类设备维修保养的科目明细做了合理科学的定制,维修保养作业中的三级审核流程严谨有效优化,使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的可执行性得到充分反映。

3)为上级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在维修保养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和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数据共享,数据及时可靠,使上级领导和对口管理人员对防御设备储备的各类统计数据实时掌握,为应急调运和加强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4]。

4 结语

本文在充分了解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和抢险设备仓库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水旱灾害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关系到整个物资储备的运行状态,通过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对设备状态和趋势的管控能力,建立起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标准化流程,以设备完好率最高为目标,以设备维修保养规范化执行为手段,实现对防御设备从日常盘点、维修保养、出入库等各环节的数据管控,实现对设备储备全周期的追溯管理,加强了防御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为市级防御物资储备管理全面推广信息化积累了经验。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市级青岛市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记张掖市级模范班主任谈军花
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的思考
清洁工程——汽车维修保养新理念(下)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2015中国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行业报告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