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1-01-18 21:39刘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随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拓展阅读内容,达到小学阅读教学目标要求,便于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前提在于智力发展,而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则是培养阅读能力,由此可见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对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之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已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关键,其实际意义重大。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所谓群文阅读,主要是指师生围绕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章议题进行阅读,集体建构以达成共识,属于突破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在阅读文章图片文字描述、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内容的分析,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理解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具体而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方式,相较传统的单篇阅读形式更能丰富阅读教学体系,有效弥补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使得阅读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作用,便于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阅读思维,为学生日后学习与写作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通过实施群文阅读,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后形成个体言语经验,便于深刻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样起到了显著影响,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建议

通过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群文阅读的必要性,可知群文阅读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对提高阅读教学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师应立足于学情分析,积极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方法,以便更好地收获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科学设置群文阅读教学议题

议题是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多维度确定并科学设置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关系着最终的教学成效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议题是指一组选文中可供师生讨论的话题,科学设置具有开放性的优秀议题,便于收获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1)正确区分议题与主题

主题比较明确、精炼,议题范围则更加宽泛;主题大多以人文类为主,议题内容则更加丰富。由此可见,议题与主题有所区别,同时又相互联系。在设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时,教师需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明白议题是对文章的表达形式、写作特点、阅读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的,为学生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阅读议题,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例如,在阅读有关“父母之爱”的文章时,教师正确区分主题阅读与议题阅读的差异,明白主题阅读仅限于“父母之爱”这一个主题,而议题阅读则是在该主题之外拓展“子女之爱”、“感恩父母”等其他主题。遵循选择议题的“多元化、可议性、开放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原则,据此设置恰当的阅读议题,增强学生对自己父母之爱的感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亲子观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

(2)多维度确定阅读议题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语言建构、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来确定议题,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例如,在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群文阅读议题可从不同人称、名人名言等方面进行筛选;在思维发展方面,所选择的群文阅读议题则更加多元化,“什么是勇气”、“如何诚信待人”、“助人为乐怎么做”等议题皆可供选择;在文化传承方面,选取仁爱、正义、民本等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强化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识,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合理选择群文阅读教学文本

多篇相关的文本是支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保障阅读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文本时,教师要保证所选文本类型丰富多彩,涉及的体裁、内容、写作风格应尽可能多样化,使得文本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了显著影响,便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来选择文本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从阅读思维、审美鉴赏等方面出发,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阅读文化,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成为思考者,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实现有针对性的阅读,方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课文《少年闰土》时,教师确定群文阅读议题为“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选择《药》、《示众》、《长明灯》等文本材料,对这些文本中的阿发、小栓、双喜等儿童形象进行分析。从语言、外貌、动作等不同角度,挖掘不同文章所描述的兒童形象的区别,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几篇文章的联系,打破学生在单篇阅读过程中建立的思维界限,有利于学生突破常规,收获更有价值的阅读成果。此外,通过对这些不同作品中的儿童形象进行审美鉴赏,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便于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深入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

(2)根据主客体方面的情况来选择文本

从阅读主体入手,由教师单人或教师、学生共同选择一组文本进行阅读;从阅读客体入手,在同一单元或不同单元均可重组文本,亦或是结合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多渠道选择阅读文本。

例如,在学习课文《草船借箭》时,由教师事先调查学生认知水平,与学生协商确定阅读议题为“认识诸葛亮”,选择《空城计》、《火烧新野》、《孔明挥泪斩马谡》等其他课内外文章,借此形成一组文本进行师生共读,从中感受诸葛亮的人物魅力。课下推荐《三国演义》等课外名著,引导学生探究三国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实现在一篇文本中进行多维度有效阅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大有帮助,便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有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首先,为了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阅读议题,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来实施群文阅读。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在安排适合的学习任务后,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点拨,在对群文阅读相关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群文阅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桂林山水》、《火烧云》等风景描写类文章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内容,掌握文章大体思路和体系结构,并很好的区分开不同文章的异同点。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系统、全面的感悟和掌握。

再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差异,设计不同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要求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适合开展绘本类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绘本文字内容简单、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绘本群文阅读中鼓励学生对后面情节进行猜测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开展相近主题的儿童诗等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仿写,制作“读书卡”,积累阅读材料,打牢语文基础。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群文阅读难度,增加阅读的篇数,提供“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例如在以故宫为议题的实用文本阅读活动中,可以将《故宫博物院》《关于故宫的部分介绍材料》《故宫600年大展》等多篇非连续性文本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信息的辨异整合,完成信息的筛选、重组和再生,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最后,要加强对群文阅读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群文阅读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各种科学的阅读方法,还要严密组织教学过程,控制群文阅读教学节奏,针对临时突发情况积极应对,使教学活动不脱离正轨,確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例如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分组,由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调动组内成员的参与热情,踊跃抒发个人想法和意见,使交流讨论更加深入。教师要合理控制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并运用适合的方法提高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比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群文阅读的氛围之中。而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要转变身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推动学生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主动建构知识。

4.全面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现教师自身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扭转教学观念,实施全面、全过程、多元化评价。

全面强调教学评价内容要全面,需要依据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将评价内容涵盖知识点掌握、阅读方法、学习习惯、阅读兴趣、价值取向、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全过程强调教学评价不唯结果论,而是贯穿群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将重心放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实际表现,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运用;多元化则强调评价主体不仅由教师担任,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评价对象不仅局限于学生,还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表现进行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群文阅读教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科学发展和有效补充。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置群文阅读议题,合理选择群文阅读文本,有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并全面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评价,从而构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系,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6):33-34.

[2]任国珠.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段“1+X”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48):24.

[3]吴帆.基于主题学习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48):44.

[4]徐志敢.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J].学周刊,2021(34):31-32.

[5]张晓安.“1+x”群文阅读,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新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32-34.

[6]王梦涵.巧用群文阅读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41.

作者简介:刘杰,女,1987.5,河南省上蔡县人,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本科,现工作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学科助理,曾获得番禺区南村镇新秀教师大赛说课二等奖,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专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